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国资》2009,(4):63-64
平安养老作为中国首家专业养老金公司.目前已经拥有受托人、投资管理人和账户管理人3张资格牌照。自2006年开始正式运作企业年金以来.凭借众多客户的认可.已经在受托和投资领域成为市场的领跑者。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2.
马力 《上海国资》2008,(8):88-91
按照企业年金的相关法规和治理要求,长江养老确定了走信托型、专业化养老金管理公司的发展定位,集受托人、投资管理人和账户管理人"三位一体"的服务功能,以受托责任为核心职能,以养老金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本着诚信、尽责、审慎、专业和客户至上的使命责任和企业理想,以人为本、以老为尊,不负所托、竭尽所能,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上海国资》2007,(8):82-84
目前,在年金市场上,养老金公司主要涉及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两个角色。经历两年多的市场考验,养老金公司的确不负众望,逐渐在众多资格人中脱颖而出,被客户接纳认可。而这样的成绩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年金产品本身特性所赋予养老金公司的天然优势;二是养老金公司在年金计划中所占据的角色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年金市场上积极作为的国际经验证实了年金产品的特征符合养老金公司和寿险公司的固有业务优势;而从长久来看,角逐年金业务,能够最大化利用养老金公司在之前寿险产品的市场开拓、研发、账户管理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积累的已有经验。基于这些优势和经验,我国养老金公司在未来年金市场的卓越地位兼具理论依据和现实参照。而凭借寿险公司和整个保险集团为背景所享有的诸多资源,相信养老金公司在年金市场上会有更广阔的业务前景!  相似文献   

4.
企业年金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多层和复杂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企业和职工将企业年金基金交由企业年金理事会或养老金管理公司等法人机构管理.由后者负责对退休人员支付企业养老金.从而形成信托关系.企业年金理事会或养老金管理公司等法人机构又将企业年金账户管理、投资管理和资产保管交由不同的主体.由企业年金账户管理人负责对其报告账户状况.由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负责对企业年金基金进行投资管理.由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人负责对企业年金基金资产进行保管.并构成对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的制衡。由此,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与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资产托管人形成各项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5.
企业年金又称职业年金、私人养老金计划、公司年金计划或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它的直接目的是提高退休者的养老金水平,是对基本养老金的重要补充。企业年金一般被企业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一部分,即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报酬管理或员工福利进行安排,雇主为了吸引和留住员工长期为企业服务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向雇员提供一笔年金。企业年金计划一般被经济单位单独举办,只覆盖本单位职工。 一、企业年全的重要性 1.企业年金是基本养老金的补充和扩大。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分散了老年收入风险,提高了保障的功能。有条件的企业在实行基…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资》2007,(11):86-88
信托模式进行管理、严格限制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比例、加强风险准备金管理、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等多重的制度保障着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性,并且伴随着各种制度的逐渐完善,企业年金将会成为未来养老金安全稳定增值的更好的方式。除了制度保障之外,作为企业年金核心的受托人的选择对年金基金的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建立企业年金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养老保险制度有益的必要补充。企业年金不同于国家强制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也不同于纯市场的商业人寿保险,它本质上是企业自愿为职工建立的养老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8.
编辑指引企业年金受托人有两种模式,法人受托机构或理事会。其中法人受托机构是监管部门所倡导的一种模式,认为其有利于强化受托人的职责,解决年金治理主体缺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年金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基于年金产品和养老金产品的同质性和国际寿险类公司的主导模式,一般对企业年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养老金公司等受托人层面.该文则基于银行视角,对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然后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提出促进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亟须大发展,但却面临覆盖面过窄等难题。而美、英两国在职业养老金制度发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21世纪初建立的职业养老金自动加入制度在提高职业养老金计划参与率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借鉴美、英两国职业养老金自动加入制度,也许有助于破解中国当前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难题。但是,考虑到中国企业年金发展所处的特殊环境,自动加入制度的设计应该重视一些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恰当的合格企业年金计划条件、有效的鉴定测试机制、良好的过渡计划、有力的税收优惠支持和高效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