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特征是经济增长停滞不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是收入差距扩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较好地控制收入差距扩大,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经验。本文将分析我国身处"中等收入陷阱"边缘的现状,指出当前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一步提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比较优势战略对"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机制,本文对产品空间理论进行拓展,提出了包含比较优势、制度及产品生命周期的国家竞争空间理论,并采用整体网分析法,通过研究1995—2014年样本国家的出口数据来考察中等收入国家的比较优势战略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可视化样本国家竞争空间的演变过程,结合面板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析"比较优势陷阱"的存在和发生机制及一国制度环境对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经济呈现专业化生产趋势;"上中等收入陷阱"其实是"比较优势陷阱";一国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理论中有三种关于国民收入陷阱的理论,即低收入国家的"马尔萨斯陷阱",中等收入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高收入国家的"代际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通常指的是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发生的经济波动或停滞状态。这个概念在2006年被提出以后,引起国际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为此发表了研究论文。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研究与其他两类陷阱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三者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目前,中国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经济持续发展,国民收入持续增加,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范洁 《商业时代》2012,(33):4-6
包容性增长主要强调经济过程的平等参与和经济结果的公平分配,而中等收入陷阱一般表现为经济发展模式粗放、产业结构升级艰难、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腐败频发等主要特征。包容性增长与中等收入陷阱不仅是工业化、城市化及市场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学术热点和政策焦点,而且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收入分配机制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两个重要理念。包容性增长与中等收入陷阱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即包容性增长的实现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用"包容性增长"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5.
"中等收入陷阱"是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水平迈进的主要障碍。中国于2009年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通过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时一些国家的人均GDP等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经济角度提出符合具体国情并能顺利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速明显放缓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那么,我国是否遭遇了“中等收入陷阱”?又该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文章从经济思想理解政治问题,从经济转型与社会治理两方面进行论述,指明中国定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突破经济发展瓶颈,达到经济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和地区步入中等收入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左右)以后,极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我国经济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经济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我国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政府如何适时调整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中等收入国家改革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1950~2011年两类国家的经验研究发现:(1)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成功实现了主要增长动力由要素投入向要素使用效率的转型,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形成了对要素投入增长路径的依赖。(2)政府干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以要素投入为主要增长动力的发展阶段,政府干预通过引导资源配置、促进要素积累的途径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该效应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逐渐减弱;而在以要素使用效率为主要增长动力的更高发展阶段,政府干预则会抑制要素使用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意味着,尽管中等收入国家的政府干预面临两难权衡,但适时淡出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上,标志着中国终于走出"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迈向"上中等收入"行列,但因此困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在中国也日益凸显。从国际上看,从中等收入经济体步入高等收入经济体的过程中,将面临许多难题,但也是一个国家机遇与挑战共存的重大变革时期。本文从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入手,深入分析中国为什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借鉴各国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战略,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才能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森  杨晓波  王敬 《中国市场》2014,(24):65-65
中等收入陷阱是目前困扰中国经济纵深发展的热点问题。国际上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其中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就中国的实际来讲,宏观经济政策长期以来过多地倾向于经济增长,而忽视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的协调性,是社会经济矛盾日益突出的关键原因。因此,未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倾向性的实质性变化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进程,大部分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因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不断凸显,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掉进“中等收入陷阱”,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只有少数国家或地区成功跨越。当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处于艰难爬坡的关键阶段。总结中等收入国家沉浮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利于中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确保国民经济稳中求进并书写新的传奇。  相似文献   

12.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陷入长期经济停滞的状态。文章主要通过研究韩国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从原来依靠资本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科技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模式,对于其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有效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要素配置扭曲下的贸易分工福利模型,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不同贸易分工格局下内部要素配置扭曲对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揭示: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或"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无关,其背后隐藏着发展中国家产品质量创新失效的事实;在产品同质竞争条件下,贸易条件恶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福利改进;在产品比较优势分工中,发展中国家提升对外经济自由度的开放,将使其经济福利改进,并产生对国外资本流入的依赖;"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根源不是比较优势陷阱也不是贸易分配不公的"马太效应",而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自由度政策选择落入内部要素配置扭曲陷阱的结果,渐进式提升对外经济自由度应是发展中国家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现象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杨秀林 《消费导刊》2011,(11):181-182
本文从整体分析了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成因,从而特定浅析我国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成因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策略途径。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个阶段是能否完成产业升级步入高收入国家的敏感阶段,如何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至关重要,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杨秀林 《消费导刊》2011,(12):77-78
本文从整体分析了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成因,从而特定浅析我国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成因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策略途径。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个阶段是能否完成产业升级步入高收入国家的敏感阶段,如何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至关重要,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进入这个时期,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大部分国家则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相似文献   

17.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再次聚集于"中等收入陷阱"。拉美及东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进程表明,收入分配不均和不平衡在诸多因素中是影响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诱因。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从收入分配制度的顶层设计出发。本文运用收入分配、经济发展与跨越陷阱之间的均衡互动关系理论分析宏观构架,剖析我国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发生重要转变,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于是,关于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议论多了起来。这个问题应放在长期增长框架下并在国际比较中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经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后,正面临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严峻挑战,即面临所谓的世界难题——“中等收入陷阱”.中产阶层的培育与发展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基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三维”视角,论证了培育中产阶层确实非常有必要,而美国、日本、韩国及拉美国家的相关经验教训为此提供了国际证据.  相似文献   

20.
田聪 《商》2012,(23):223+204
目前我国已进人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居民收入差距仍不断扩大,社会进步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程度,长此以往,终会阻滞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居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居民幸福感却没有明显上升,相反,还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下降趋势,呈现出"不幸福增长"的格局。本文通过分析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和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此,针对性地提出缩小收入差距的策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经济发展,进而对提高居民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