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工程。宁波市委、市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从农业、农村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从农业内部来说,加大投入,千方百计夯实农业增效的基础,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根据全市11个县(市)、区农经信息户全年收支预测分析,农村经济总收入将达463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0%。第一产业收入175.2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种植业收人达到88.81亿元,比匕年增长3.2%牧业收入35.6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全市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410元,创近几年新高,农民增收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2.
牧民增收不仅关系到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也关系到广大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长远之计。牧民增收困难,是当前牧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玉树地区通过牧业结构调整、开展劳务输出、实施扶贫开发等措施,牧民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但与省内其它地区相比,牧民增收仍然缓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强化玉树地区牧业的基础地位,发展牧区经济,建立增加牧业投入、提高牧民收入的长效机制,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草场流转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发展生态畜牧业为目标,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基础上,以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和入股等形式,对牧区草场进行依法、自愿、合理开发、利用、整合的有序流转,以快速推进牧区草场向经营大户、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阿克塞县以设施畜牧业和高效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为核心,着力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据统计,2011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一万元大关,达到10044元,同比增长12.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全省领先。哈尔腾村的牧民穆哈麦提汗兴致勃勃地说:“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牧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干劲也一年比一年足。”  相似文献   

5.
孙静  盂慧 《北方经济》2006,(8):25-26
在民族地区的内蒙古,“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牧”(牧业、牧民、牧区)问题。在现阶段“三牧”问题,即草原荒漠化加剧,牧业增产不增收、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牧区经济发展落后,是影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巨大障碍:化解“三牧”问题,是新农村牧区建设的核心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水产畜牧业是容县新农村建设最现实的要求 水产畜牧业是容县农业发展增长最好发展最快的方式:“十五”期间,该县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尤其是2002年贯彻中央关于“尽快把水产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的要求以来,水产畜牧业发展迅速。到2005年,全县农、林、牧、渔的总产值达到20.82亿元,平均增长4.82%,其中渔牧业总产值达到10.24亿兀,平均增长11.12%,比农、林、牧、渔平均增幅高出6.3个百分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也从2000年的29.21%提高到49.21%,成为农业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7.
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有可利用天然草场5亿多亩。2003年各类牲畜存栏2217.6万头(只)。多年来,全省各地紧紧围绕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稳定的总目标,转变经营方式,推行科学养畜,发展商品生产,畜牧业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2001年4月22日至30日,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和伊克昭盟政协联合调查组,赴伊盟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和乌审旗,调查荒漠、半荒漠草原,牧区和畜牧业.重点是如何把恢复牧区生态、发展牧业经济和提高牧民生活有效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苏文 《北方经济》2012,(19):33-35
内蒙古牧区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既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又是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屏障。作为牧业大区,内蒙古有33个纯牧业旗县,21个半牧业旗县,土地面积97.3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2%。近年来,自治区不断加大对三农三牧的扶持力度,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努力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牧区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瓶颈,主要表现在:草场退化严重;牧民增收缓慢;畜牧业发展迟滞;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密山市大力发展畜牧业,积极推进畜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为密山市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投放畜牧业发展资金10416万元,完成全年计划投入的69%,全市新增奶牛766头,奶牛存栏达到1.253万头;新增肉牛25058头,饲养量达到26.1万头。牧业收入实现39.226万元,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736元。  相似文献   

11.
乔光华  薛强 《北方经济》2011,(11):34-36
一、引言牧区具有边境地区、民族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三个属性。目前,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仍落后于城市甚至农村,草原生态环境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善,牧民收入增长缓慢,草原畜牧业发展问题繁多,牧区的经营体制已不能适应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如何完善牧区的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业是内蒙古的基础产业,是牧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畜牧业的发展对于牧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牧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 112.37亿元(90年不变价),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54.7元。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打破了人吃牲畜、牲畜吃草场的两个“大锅饭”,初步实现了畜  相似文献   

13.
加快和完善新疆游牧民族定居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游牧到定居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一个完全依靠游牧、从事畜牧业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步入先进国家和民族的行列。本文围绕根本转变游牧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增收、牧业增效和牧区社会经济全面进步这一主题,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环湖现代畜牧业项目实施以来,海北、海南等地认真贯彻落实“以草为业、调整结构、提高总增、增加畜品”的方针,进一步深化牧业体制改革,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沟通产销关系,使畜牧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省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和领先区域。从畜牧业发展模式、管理机制、运作方式、基础建设、科技投入、服务体系、草场管护利用与流转、产品购销流通与加工、产业化发展等各个方面都为全省牧区、牧民和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设施畜牧业逐步推开,畜牧产品科技含量和比较效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孙静  孟慧 《北方经济》2006,(15):25-26
在民族地区的内蒙古,"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牧"(牧业、牧民、牧区)问题.在现阶段"三牧"问题,即草原荒漠化加剧,牧业增产不增收、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牧区经济发展落后,是影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巨大障碍;化解"三牧"问题,是新农村牧区建设的核心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6.
花蕊 《北方经济》2016,(11):58-60
牧民收入是“三牧”问题的核心,也是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关键。近几年,由于受自然灾害、牧业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上升、畜牧业产品收购价格不稳等影响,牧民收入增长不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重庆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发展较快。2006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60万个。增长速度超过15%;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增长1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高出全市生产总值增加率6个百分点,其中增加值占全市GDP53.1%,比上年提高近1.3个百分点。到2006年11月,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1152.84亿元,增长22%,占投资总量的59.3%;出口达到19.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57.9%。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纳税超过230亿元,增长40%以上,成为全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新增40万人。达到605万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仅2006年大旱累计捐赠就达3600多万元。实践证明,重庆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以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的水平发展,已成为重庆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全市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都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8.
陈巴尔虎旗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牧业旗,也是国家草地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畜牧业生产是牧民收入主要来源。但是,随着畜牧业规模扩大,与保护草原生态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牧民持续增收和区域生态安全建设。西部大开发以来,  相似文献   

19.
天峻县自1984年以来推行“冬春草场承包,牲畜作价归户”生产责任制,畜牧业一直处于向前发展的趋势,1988年牧业总产值完成1242.4万元,比1984年增长34.43%,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也比1984年分别提高5.3%、6.32%和2.95%,牧民人均纯收入也由1984年的519元提高到1132元。近五年的实践证明,牧区第一步改革是成功的。众所周知,由于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我省完成生产总值54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203.94亿元,增长2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根据我们调研,实现省委提出的推动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目标,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解决以下五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