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新春伊始,外汇理财市场的投资价值不甚清晰,外汇理财的规模、收益率也是一降再降。与此同时,在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普遍呈现收益率偏低,就连此前银行滚动发售的短期理财广品也纷纷下调收益率,2009年投资者们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还是该“慎”字当头。  相似文献   

2.
《证券导刊》2014,(37):59-59
互联网“宝宝”们收益正在逐渐下滑,但依旧有一些“宝宝”类产品收益逐步走强,表现突出。 Wind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上旬,互联网金融主要理财产品收益率全线飘红,其中,汇添富和聚宝领跑所有宝宝,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为5.189%,前一天收益率更是高达5.204%,这也是和聚宝连续三日7日收益率保持在5%以上。  相似文献   

3.
《科学投资》2008,(1):9-9
日前.广东发展银行推出了“真情理财4号“理财产品,该产品期限两年.预计年收益率8.7%.认购起点5万元。在目前市场环境下.8.7%的年收益率在固定收益产品中是很高的。该产品投资于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的“锦秋园贷款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2006年在信托业综合评比中位列第一名.该公司所发行的信托产品全部都达到了预计收益率。  相似文献   

4.
2004年曾被国内金融机构称为“理财元年”。自中国光大银行推出第一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起,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跟进,掀起理财市场的首次大战,许多老百姓都是从这时候开始近距离接触“个人金融理财”概念。但是,当时热火朝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从本质上讲并无差异,都是投资于央行票据和国债的结构性理财,收益也并非十分可观(央行票据收益率在3%左右,结构性理财收益率与其相仿)。无论是从投资品种的丰富性还是市场主体的参与程度来看,2004年的“理财元年”之称都未免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5.
2008年理财市场持续2007年末的低迷,而光大银行阳光理财产品的表现却一如既往地让人叫好:“同升8号”港股挂钩结构化理财产品一年期人民币产品到期收益率为17.53%,美元产品更是高达25.04%;基金宝类产品“同赢5号”实现净值1.0359,“同赢9号”产品累计收益率12.18%……这份漂亮的成绩单再次证明了“阳光理财”持续创新能量,也证明了它在业内的“领头羊”位置。  相似文献   

6.
收益率普遍达7%的票据理财产品,其较高的收益水平满足了投资者的各种理财需求,同时也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成为当前理财市场的新宠。 票据理财的收益率主要取决于票据贴现市场,目前整个票据市场的平均利率水平为6%左右。而现在票据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市场水平,一方面可能是企业融资需求急切,希望尽快获得资金,因而愿意付出相对较高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平台提供的额外补贴。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节前后,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普遍达到了6%左右,而通过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工具,收益率更是能够达到7%左右。这看起来是件好事,但是也有人对此表示了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8.
高健 《投资与理财》2018,(10):81-81
理财类诈骗五花八门,令人防不胜防。切勿轻易相信商家机构“只赚不赔”的承诺,收益率在6%以上的要慎重考虑,切勿将家庭全部财产用于购买民间理财产品。理财类诈骗无花八门,令人防不胜防。北京丰台法院根据实际案例,总结出六大类理财骗局,提出“二三四”规则,提醒市民谨慎购买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9.
周栋栋 《理财》2014,(6):88-89
近期银行理财的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一般在5.3%左右,信托理财的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在8%~11%。为什么信托理财收益这么高?在此,为大家简单做个分析。  相似文献   

10.
银行推出的另类理财热度早已退却,如今,力图抓住投资者的胃口,另类理财伸向了互联网金融。起投金额1元、100元、500元,收益率7%、8%、10%的理财产品比比皆是。互联网另类理财因其独特的闪亮点,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但是它们都可靠吗?  相似文献   

11.
《云南金融》2011,(9):65-65
8月4日晚8点招商银行“理财夜市”正式起售,14天、28天参考年收益率4%~4.6%,客户可通过网银购买。  相似文献   

12.
大牛市守望     
宗学哲 《理财》2007,(3):58-59
2007年春节前的百姓投资理财,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从去年4月份开始,因价值回归和股改引发了深沪股市的大幅上涨,股民们在被套多年之后终于看到了曙光,全年股指上涨超过100%。与股指暴涨同步,人民币理财越来越普及,并且收益率不断攀升,开放式基金更是异常火爆。最关键的是,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老百姓的理财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理财类杂志书籍畅销,理财讲座爆满,报纸理财版受宠,理财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主要话题之一。面对沪深两市历史新高一再被轻松改写的投资格局,春节后究竟是大众理财的“黄金十年”,抑或是现有股指的“末路狂奔”,积极谋划也就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3.
成正邦 《新金融》2005,(3):58-58
华夏银行日前宣布,正式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华夏理财”“人民币稳盈1号”。据介绍,”华夏理财”“人民币稳盈”系列产品第一期的发行额度为20亿元,按期限划分为半年期和一年期,按金额划分为5000至29000元、30000至99000元和100000元以上三档,共计6个品种,每一品种对应不同的综合收益率。例如半年期和一年期10万元以上综合收益率分别为2.814%和  相似文献   

14.
徐磊 《投资与理财》2014,(12):50-50
只要花心思设计好“足球宝”产品,作为股东的马云,真的要躺着赚钱了。既然“宝宝”这么好赚,马云为什么不将“宝宝”进行到底呢?余额宝一经推出,推动了全民理财热潮,一千“宝宝”们蜂拥而起,争抢这块美味的蛋糕。但是,随着“宝宝”们的收益从7%到4%,投资者们也随之理智起来,甚至有人预言“宝宝”将死。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投资》2008,(10):8-9
近日,深圳发展银行推出“聚财宝”金票据2008年5号和6号人民币理财产品。5号产品第一期预期收益率43%.认购金额5万元起,以1万元整数倍递增;6号产品第一期预期收益率4.4%,认购金额20万元起.以1万元整数倍递增。“聚财宝”金票据投资期限灵活,约每2个月为一个理财期,每个理财期末设开放期,存续期约12个月。  相似文献   

16.
白利倩 《理财》2014,(10):77-77
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在互联网金融的催生之下,各家银行理财产品都不断推陈出新,无论是收益率还是产品数量,都有相应的提升。尤其在货币基金“宝宝”收益率的带动下,银行高收益率理财产品也相继增多,破五冲六,甚至个别产品能达到8%。然而,进入2014年下半年,理财产品更趋向于理性,银行理财也回归到“5时代”。  相似文献   

17.
王紫 《中国金融家》2014,(7):116-117
一年前,互联网理财作为一个新兴名词,被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所讨论,而一年后以各种"宝宝"们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已是老少皆知。这足以证明一年来互联网理财对于百姓理财方式和理念的重塑,同时也客观反映了互联网金融在短时期内爆发式增长的事实。近期,互联网理财"宝类"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集体破"5",有些知名产品的收益率甚至一度跌落到3%的区间内,让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宝宝"显得有些黯然。  相似文献   

18.
理财红黑榜     
马年以来,股市持续走低,市场人气尽散。与此同时,人民币大幅贬值,人们开始担忧其股市会不会“崩盘”。回顾年初以来的A股,排名后10名的股票,跌幅都超过30%以上,而涨幅前10名的股票却全部翻番了。在大众理财市场,一样是冰火两重天,央行紧急叫停虚拟信用卡,“宝宝”们收益率争夺赛很激烈,汇添富全额宝货币基金业绩喜人。  相似文献   

19.
《证券导刊》2012,(25):18-18
“月末效应”近期再度显现,Shibor利率出现持续“翘尾”,其中,30天利率自6月15日以来已连续7天上涨,6月26日,30天利率已达4.8000%,比最近10日均值高出115.42个基点,伴随30天利率的持续走高,华安月月鑫等1月期短期理财基金的收益率也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陈伙铸 《证券导刊》2012,(28):36-36
2012年上半年,A股延续低迷状态,结构化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39%,跑赢非结构化私募产品1.96%,略微跑输大盘0.55%,业绩分化严重,首尾相差64.47%。其中,“中泰信托·汇添富专户理财投资1号”以45.28%的收益率夺取半年度冠军,定向增发产品再度大发神威,数君投资旗下5只产品杀入前20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