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所谓反倾销"前应诉"机制,就是在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之前,我国政府及企业应该预先做好的准备工作.这一机制将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视为一个整体,其功能在于未雨绸缪,以便当外国对我国出口的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时,我国能够从容应对,使我国企业免受损失或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企业反倾销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越发频繁,尤其是欧美各国,近两年采取反倾销更加随意,立案数量猛增.在中国现有的反倾销案中,约有50%的案件无企业应诉,可见,中国企业应诉不力.对方因而根据WTO有关规则要求判定我国反倾销成立,迫使我国退出该国市场,给我国外贸出口带来很大的损失.尽管我国外经贸部在1974年、1997年就颁布了有关反倾销应诉规定,但我国企业仍不乏不应诉的情况.主要原因有:反倾销的预警机制不够完善;"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没有充分体现;部分中小企业信息不灵等.因此,应加紧建立有效的反倾销应对体系,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应诉率和胜诉率,尽量维持出口市场份额,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3.
自入世以来,反倾销已经成为国内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一大障碍。会计防护机制的缺失是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失败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市场经济地位"的定义及对应的"会计标准要求",观察其反倾销调查机构会计参与及运作程序,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理论体系应主要从反倾销应诉会计、反倾销规避会计和反倾销调查会计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外遭遇的反倾销越来越多,且主要反映在一些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的歧视性反倾销。对此,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都在积极寻求应对策略,积极参与反倾销应诉以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反倾销为形式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日渐盛行,不断吞噬着我国出口市场进而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拦路虎”。近年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急剧增加,无论是立案数量、涉案商品种类、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国家,还是最终裁定的反倾销税率,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我国已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应充分应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规范出口竞争秩序,提高企业应诉的主动性,建立健全应诉机制,加紧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积极应诉是企业反倾销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友群 《企业经济》2003,(10):14-16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遭受反倾销最严重的国家。企业不积极应诉是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企业不积极应诉的原因和危害,指出只有积极应诉才是反倾销的最佳选择,并指出了企业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在应诉反倾销时经常面临失利的会计原因,并提出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会计支持对策.  相似文献   

8.
由于国际经济总体形势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日趋抬头,面对愈演愈烈的反倾销调查,许多学者对反倾销会计问题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形成了一批具有原创性的学术成果.本文回顾和梳理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从中获得诸多启示,文章结合出口企业应诉反倾销调查的关键环节,从反倾销应诉证据采集的角度展开思考,提出企业应诉会计证据的生成及其效力的维系机制构建的研究框架与技术线路,以期为我国反倾销会计问题提供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9.
论反倾销应诉中的企业成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讨论反倾销应诉中的会计问题时,往往将立足点放在如何降低企业出口产品成本上.本文对反倾销应诉的内涵作了解读,对反倾销应诉中企业成本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和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系统分析了中国"打包"起诉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案的缘起、美国对华反倾销运作流程及其反倾销调查中的不当规则运用等问题,基于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运作流程的会计信息需求驱动,构建了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会计跟踪机制,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