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赵明凤 《现代商业》2007,(20):35-35
本文尝试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财务欺诈预警模型,旨在以最少的且不相关的变量反映财务欺诈公司最普遍的共同特征,以期寻找导致财务欺诈的根源,使监管部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效措施,防止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欺诈,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审计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阮军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3):140-141
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企业财务欺诈行为对于企业财务整体活动的有着重大影响。将着重探讨针对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的审计对策,首先介绍了财务欺诈的相关概念和特征,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原因,给上市公司做好财务欺诈的审计应对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宋子豪 《商》2013,(13):124-124
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最具影响力和成长优势的企业群体,其财务欺诈行为不仅导致利益相关者因决策的重大误差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更会对众多非上市企业树立不良榜样,传递因不诚信的产生可观收益。故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动因,从根源上遏制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动机迫在眉急;本文以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含义和现状为起点,分析产生现状的动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揭示了国内外财务欺诈的种种现象 ,分析其危害和产生的根源 ,探讨遏制财务欺诈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乔丽萍 《商》2013,(3):161-161
所谓财务欺诈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获取不当利益而在财务活动过程中实施的不法活动及非法欺骗行为,财务欺诈会对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充分研究财务欺诈主要手段的基础上加以有效防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商》2015,(10)
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如何侦测财务欺诈,已成为投资者、各大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等相关利益方日益关注的焦点。然而,侦测财务欺诈的前提是要了解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欺诈成因及手段,本文首先探讨了财务报告欺诈的成因;其次,叙述了相关的欺诈手段,并辅以案例作简要分析,从而为财务报告欺诈侦测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7.
喻辉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9):223-224
近年来,国内外纷纷揭露了许多大的上市公司做假账,进行"财务欺诈",蒙骗广大投资者的丑闻。一时间,引得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失去信任,对投资失去信心。财务欺诈将导致大量社会经济资源的严重浪费,搅乱融资市场的正常运作。找出财务欺诈的成因,进而找到标本兼治的方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商》2015,(16)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频频出现财务舞弊的问题,欺诈上市也时有发生。各种舞弊手段、违法行为不仅影响了投资者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还破坏了整体的市场环境。远有琼民源、银广夏,近有绿大地、万福生科,欺诈发行和造假上市不断上演。创业板市场舞弊行为不断,HLX公司也正是被爆出欺诈上市、财务造假的其中一家。本案例以HLX公司为例,分析其财务舞弊手段及其后果,最后对防范财务舞弊、欺诈上市等行为提出独特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5,(41)
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影响甚广,任何隐瞒或虚假陈述都会影响投资者的正确决策,进而影响整个资本市场。如何侦测财务欺诈,已成为投资者、各大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等相关利益方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简述财务报告欺诈的现象;其次,分析了相关的欺诈成因;最后介绍了定性分析方面的财务欺诈侦测方法,并做了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喻辉 《中国商办工业》2010,(19):223-224
近年来,国内外纷纷揭露了许多大的上市公司做假账,进行“财务欺诈”,蒙骗广大投资者的丑闻。一时间,引得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失去信任,对投资失去信心。财务欺诈将导致大量社会经济资源的严重浪费,搅乱融资市场的正常运作。找出财务欺诈的成因,进而找到标本兼治的方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印发《审计技术提示第1号———财务欺诈风险》的通知为了帮助注册会计师做好会计报表审计工作,针对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会将不定期发布审计技术提示。审计技术提示不属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准则、规则范畴,仅供注册会计师参考。现将《审计技术提示第1号———财务欺诈风险》予以印发。附件:审计技术提示第1号———财务欺诈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二○○二年七月十九日附件:财务欺诈作为舞弊的主要形式,导致会计报表不实反映,对会计报表使用者产生巨大的危害。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制定审计计划并实施适当的审计程…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20世纪初的”安然事件”披露的欺诈财务信息的经济背景入手,探讨现行的会计准则对信息质量的要求。财务作假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现象。财务欺诈的关键问题产生于特定的经济环境和会计制度。会计提供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判断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彦莉  金亚娇 《商》2014,(19):72-72
本文以上海贸易公司的财务舞弊手段分析主要的财务分析方法,即财务欺诈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并且由于两个股票市场的误导性的后果,并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公司财务治理: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一、引言近年来,面对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发生的金融欺诈和财务丑闻事件,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分析和讨论,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欺诈行为的产生,现行的制约体制为什么没有能够阻止这些欺诈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金亚娇  马敏慧 《商》2014,(19):73-73
2014年7月14日,万福生科公告声称日前收到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传票,要求财务欺诈应诉。两年前震惊资本市场的财务造假案再次被人们关注。本文基于舞弊三角理论,从舞弊者的压力、机会、自我合理化三个角度详细剖析万福生科欺诈一案,以期为当下资本市场的治理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保险欺诈是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阻碍,不仅危及保险公司的财务安全,也违反了保险法律规范。损失补偿原则是保险法的基础原则,发挥保险法对保险欺诈的约束作用首先要理清法律原则与保险欺诈的关系和各自的功能,然后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法律条文。本文通过解读损失补偿原则的功能和对保险欺诈规制的机理,为完善保险反欺诈立法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3年2月中旬起,韩国媒体相继披露了SK国际进行财务欺诈等丑闻。在韩国政府及司法部门正式传闻属实后,韩国股市、汇市出现了大幅震荡,104家金融机构被迫对其债务进行重组。受SK国际财务欺诈的影响,不少金融机构对该公司的债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  相似文献   

18.
吴艾莉 《江苏商论》2007,(4):126-127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西方国家财务报表欺诈的原因和后果,并发现当公司财务状况不佳甚至出现财务困境时,治理结构失衡甚至失败时容易发生财务报表欺诈行为,并且其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负。  相似文献   

19.
《商》2015,(33)
自十八世纪初期在英国发生的世界上首例上市公司会计欺诈案以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就成了投资人和债权人始终关注和研究的核心。尽管如此,近年来各国财务欺诈案件仍屡见不鲜。"WFSK财务造假案"就是一个鲜明的案例。本文以此案例为出发点,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欺诈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王君洋 《商场现代化》2006,(24):278-279
公司虚假财务欺诈犯罪是指公司及有关人员对依法应当上报或公开的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未能如实陈述,损害股东及其他相关利害关系人利益的行为。公司财务欺诈犯罪的主体具有复合型,主观上包括故意和过失;客观方面实施了弄虚作假、虚假陈述欺诈股东和社会公众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