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司法能力是一个内容丰富、含义广泛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司法道德、司法品格、司法方法、司法环境、司法效率、司法质量、司法效果等。它是法官群体司法能力的综合反映,是一种复合的、综合的和全面的司法能力的有机统一体。法官的司法能力是指在司法活动中应当具有的认识、了解、分析、解决或确认与法律关系密切的事实纠纷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集中表现为法官运用法律解决和处理各种案件的能力,而法官的群体司法能力的综合反映则构成了法院的司法能力。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是指法院作为整体认识和把握司法规律.运用司法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素质、方法和技能,具体而言就是人民法院在党的领导下,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遵循司法审判工作规律,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依法独立审判职责  相似文献   

2.
《江南论坛》2008,(12):F0002-F0002
2008年,是无锡市司法行政工作卓有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争当全省全国司法行政工作排头兵为目标,认真履职尽职,在建设“法治无锡”、“和谐无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普法教育以法制文化建设为成为创新品牌;  相似文献   

3.
普金霞 《经济师》2010,(8):89-92
我国历史上存在过对案例的研究和司法实践,形式较不固定功能单一仅限于司法工作方法。在当前司法改革的前提下,最高人民法院主导开展的案例指导制度则是彰显司法理性体现中国特色的案例制度。  相似文献   

4.
现代司法理念是支撑和推动司法改革的本源性因素。司法主体对司法过程进行价值判断,进而认识司法客观规律的过程就是确立现代司法理念的过程。现代司法理念的内涵及其价值定位本质上为司法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作为解决环境纠纷的最终手段,环境司法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环境公益上的重要功能是无可替代的。然而,现实中的中国环境司法却处于效率不高、能力不强、作用有限和效果欠佳的窘境。原因是目前中国环境司法效能依然受制于司法技能不足、法律依据不够和司法独立有限等因素。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法制进一步提高环境司法主体的司法能力,发挥环境司法能动的积极作用,拓展环境司法的引导功能和加强环境司法指导监督等,不断提升中国的环境司法效能。  相似文献   

6.
能动司法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司法能动主义的源头在美国,与其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实践紧密联系。在中国,能动司法是由决策者自上而下、回应社会需求而提出的,并贯彻到各级法院的司法实践活动中。从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能动司法的概括或解释是多元化的。在我国司法大改革的背景下,法官发挥司法能动性有利于填补法律缺陷、提高司法效率、实现司法公正和树立积极主动、司法为民的基本理念。但是,也必须正视法官能动司法的两面性,可以通过完善立法、构建司法能动制度和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来规制法官能动司法的实施,以保障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7.
一、司法警官类院校设立青少年社区矫正司法所的行政管理体制可行性 司法警官类院校属各省司法厅管理,省司法厅是其行政主管单位。在司法[2003]12号文件《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同公安机关搞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既然是司法部门组织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反渎职侵权部门作为检察院重要的自侦部门,对于打击职务犯罪、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反渎职侵权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由于人们对于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理解还不够准确,时于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还不够明了,现实中常常陷入误区,甚至出现滥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人民法院是中国的审判机关,同时也行使国家司法监督权。人民法院对行政权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司法审查的形式来实现的。但目前在中国行政立法享有司法豁免权,这就使行政法治成为一句空话。从美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将中国的行政立法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是十分必要的。要想真正实现行政法治,首先应在立法上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立法的司法审查权;其次要明确司法审查中人民的审查要件、审查对象及审查标准;最后要提高法院的在司法审查中的地位和司法上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王蕾 《时代经贸》2008,6(5):229-230
1刑事和解的起源 近年来,刑事司法体系中生成了一种新型的司法模式——恢复性司法。虽然目前对恢复性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的界定还众说纷纭,但从本质上看,其核心在于,通过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对话、协商来解决刑事案件。它实行的办法是“在一项具体犯罪中有利害关系的所有各方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困扰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些陈痈痼疾仍然没有根本解决,司法定位的长期偏差,价值认识上的失衡错位,司法机制的泛行政化倾向,司法效率亟待改善,司法环境不容乐观,司法保障欠缺等问题表现突出。司法工作应以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为目的,实现社会关系和谐与稳定。司法功能和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其"定纷止争"功能必须突出。  相似文献   

12.
何青洲 《经济师》2012,(5):51-53
当前,中国的司法改革面临不知往何处去的迷惘,作为当代中国司法传统的人民司法被重提。人民司法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价值取向。人民司法的内蕴重在人民,人民的内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决定着人民司法的内蕴。通过解读人民司法的内蕴,对司法改革的方向有些许把握。  相似文献   

13.
信访是中国公民的宪法权利,也是公民的一种政治参与形式。涉诉信访是司法民主的一种特殊形式。目前,中国法院在纠纷处理尤其是信访制度的设计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应从信访工作法制化、加强立案和司法救助工作以及加强信访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法院信访制度。  相似文献   

14.
司法公开是中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司法基本原则。司法公开具有提升司法能力、树立司法权威、维护司法公正等价值功能。当前南京地区法院正大力开展"十万群众进法院"活动,作为司法公开的一种重要形式,该活动对于提高司法公信力、减少社会纠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司法为民是法院新时期工作的宗旨,是党和人民对法院的期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法院的立足之本。那么,如何让司法真正来为民服务呢?几年来的审判实践告诉我们,解决司法为民的问题并不难,法官只要深思一下,与当事人换个位置再想一下,司法才能更好的为民。当事人要求法官做的我们做到没有,做好没有,达到当事人满意没有。我想,法官如果与当事人换个位置来思考一下,就一定能够达到司法为民服务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法院和法官的形象就一定能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  相似文献   

16.
林春江 《江南论坛》2008,(12):39-40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全国法院系统“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要求以“科学的发展统领司法工作的全局,努力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的与时俱进”。运用科学发展观,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务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能。人民法院事业的发展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正确把握审判工作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梦的人权价值引领,大力改善民生问题,着力强调公正司法,使我国的人权司法保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如果说十八大强调“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方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建设规范了中国人权司法保障的制度设置,那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总方略则是为我国的人权司法保障建设指明了根本性的司法理论依据和司法实践指导,从而使我国的人权司法保障具有划时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红心 《经济师》2009,(12):71-72
司法调解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功能。但也不能据此夸大司法调解的作用,因为在司法调解实践中,司法调解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我们理性地审视司法调解并采取有效的创新举措,是充分发挥司法调解作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全国法院系统“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要求以“科学的发展统领司法工作的全局,努力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的与时俱进”。运用科学发展观,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务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能。人民法院事业的发展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正确把握审判工作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传媒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监督力量,对司法活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应当在冲突中寻求平衡。司法活动因其专业性、独立性、权威性而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因此现代传媒在进行司法监督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客观真实、尊重司法特性、严守中立三原则,如此方有助于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对司法活动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