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杨耐 《理论观察》2011,(3):28-30
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阐述纯粹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和分配正义的基础上。得出公平的机会平等和纯粹程序正义原则的关系,即纯粹程序正义是实现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的保证;公平的机会平等是纯粹程序正义的价值目标;其二者是构建公平正义社会基本结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探讨的医疗保障正义,主要着眼于解决医疗保障领域中人们各自应得的问题。从正义的角度来看,医疗保障制度的设计应该兼顾公平和效率,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其所应得,同时还应该解决程序正义等一系列问题。公平问题涉及医疗资源、覆盖范围、权利和责任等方面。效率包括医疗保障制度的效率和医疗工作本身的效率。应该妥善解决公共支出和个人账户的问题,并努力在具体实践中的各个环节做到符合正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胡小坤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3):175-178,181
从理论上说,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应当遵循成本分担原则和教育补偿性原则;从现实来看,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所涉及的巨额成本和我国的财政状况使得传统的国家包揽式制度安排难以为继,因此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成为现实的必然选择。现代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的责任是在讲求效率的基础上保障社会公平。然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完全的市场化,更不能流为政府转嫁负担的一种方式。政府的责任在于社会公平和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际公平的碳排放概念及其理论含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外交与环境谈判的热点议题。针对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谈判,世界各国就减排责任分担以及碳排放权分配提出了各种方案设计,试图从国际公平和人际公平两个不同视角量化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作者区分了国际公平与人际公平的碳排放概念,研究了主要国家人均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比较测算了不同国家人均累积碳排放在全球历史和未来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指出减排责任的分担,必须综合考虑各国的历史责任、现实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需求。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需要率先垂范,深度减排,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未来需要更多的排放空间,以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对于中国而言,基于人际公平的碳排放概念可以作为学界研究国际碳排放权分配的理论工具,也可以作为政府部门参与国际谈判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5.
各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一个各国减排意愿和行动的计量模型,作者分析了一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影响因素,认为环境脆弱性变量对各国减排意愿和行动起的作用不是很显著,这表明这一变量目前还不是大多数国家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决定性因素。而减排成本是影响各国减排意愿和行动的决定性因素,减排成本越高,减排承诺和行动水平越低。虽然民主变量对各国减排承诺影响显著,但对实际减排行动影响并不是很显著,这表明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存在"言行不一"现象,也表明"民主-环境"这一假说并不适用于气候变化问题。另外,一国排放是否越过峰值对一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有决定性影响,而一国低碳发展水平和低碳贸易比较优势对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影响并不显著。作者认为,目前影响各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仍然是经济因素,减排成本对各国减排意愿和行动具有决定性意义。相比之下,环境脆弱性、国内民主制度都是次要影响因素。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具备低碳经济和贸易比较优势,因此低碳比较优势还不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解释变量。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内核是社会公平与价值认同。能否实现社会公平与制度和体制密切相关,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和不恰当的市场运作,将加剧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推动公众最大限度参与社会事务是人应对不平等加剧的最佳选择之一。要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机会均等的发展机制;通过税收进行再分配,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强化社会责任,提高社会认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气候治理趋热的今天,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入全球气候治理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章分析全球气候治理国家责任困境的表现,以国家责任困境问题为导向,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提出不同类型的主权国家在当今国际环境中所应当承担的国家责任。一,发展中国家应当优先发展经济,只有保障自身基本权利的实现,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同时也应当积极承担适度的减排责任。二,在资金和技术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应当主动承担国家责任,携手欠发达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三,新兴大国应当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承担大国应有的国家责任,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起带头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与效率和谐统一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深化改革。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践表明,在财富分配领域、在涉及利益时,公平与效率存在矛盾性,而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又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困难的系统工程,股权分置改革凸显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性。股权分置改革把解决公平问题的重心放在促进机会平等上,采用沟通、协商机制解决利益调整问题,通过制度安排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发挥新闻媒体所起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9.
徐柳 《南方经济》2000,(11):20-22
严格责任原则的精神实质在于对社会不幸事故的合理分担,变即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从这一基本精神出发,本文分析了产品责任法中的责任承担机制与生产者、销售者的抗辩机制,认为这两大机制在严格责任原则系统内的对立统一体现了法律对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利益的动态平衡,从而也实现了公平与效率在严格责任原则中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民主政治下,"政党竞争"和"政党协商"两条不同的制度逻辑。"政党竞争"制度逻辑体现在多元竞争的民主政治结构体系中,代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的政党,以自由平等、公平竞争、程序正义为基本原则,通过竞争性的方式、方法来掌握政权和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政党制度模式。"政党协商"的制度逻辑体现在非竞争性民主政治结构体系下,各政党在特定国情中形成了合作型政党关系,以平等协商、理性共识、合作参与为基本政治原则,通过协商民主制度平台来实践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教育公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和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和目标,我们首先应该遵循基本教育权利完全平等原则、非基本教育权利比例平等原则、教育利益补偿原则等,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孙燕 《特区经济》2008,(11):143-144
现阶段我国贫富差距、收入不平衡有加大、加重的趋势,本文从科学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及相互的关系出发,探究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实现公平的机制滞后于效率的发展。因此,要建立起社会主义效率公平的框架,在制度、体制上建立效率与公平的长效机制,使我们的经济社会更稳步、高效地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缺失”与“补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平是社会养老保险的本质属性,以公平为基础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贫困化的客观需要。现行新农保公平缺失,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农保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责任不明确;新农保的筹资机制不公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政策缺位。公平视域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必须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设立最低养老金,保证底线的公平;同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体现机会的平等;合理界定地方各级政府在新农保建设中的责任;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建设。  相似文献   

14.
肖荣 《魅力中国》2011,(15):236-236
《侵权责任法》颁布以来,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学界对法条第二十四条即被称之为公平责任原则的争论一直都在激烈的进行着,本文通过对法学界内中对公平责任原则的肯定说和否定说的阐述中,指出《侵权责任法》中第二十四条不应当成为现代侵权行为法的一个独立的归责原则,并且法条所指内容其实质是公平原则的体现和延伸。  相似文献   

15.
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处于典型的囚徒困境状态,为更有效地开展全球气候治理,作者依据能否保障全球减排目标实现、公平性、排放的静态配置效率和促进减排技术进步的动态效率等四条标准,比较了国际社会提出的三种气候治理政策工具,即行业技术标准、全球排放税和可交易排放许可。分析表明,行业技术标准类政策工具在四个评价标准方面均不如另外两类工具;而全球排放税的政策工具在排放的静态配置效率方面较行业技术标准类有优势,在其他评价方面的优势也不突出。在可交易排放许可政策工具之下,如果把历史排放纳入全球排放许可范畴并在国别间公平划分,且将所有国家都纳入到该治理工具的适用范围内,则该工具既能有效克服国别间的碳泄漏问题,体现国别间公平性原则,又能促进排放的静态配置效率达到最优,有效促进减排技术的进步,其综合优势最为突出。在可交易排放许可框架下,实行碳关税或其他边境调节措施有违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诉讼程序公正对于保障诉讼效益、实现实体公正起着重要作用。程序公正的基本标准应包括法官中立原则、当事人平等原则、程序参与原则和程序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17.
运用市场原则,解决收入分配不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明确收入分配的概念。在市场经济中,初次收入分配被称为要素收入分配。要搞清楚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分配过程并不产生效率。在这个含义中,生产过程应该注重效率,而收入分配应该注重公平。效率与公平是相互促进的。只有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以及其他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参与者之间的和谐,才能够保证生产和交易的顺利进行。在这个意义上,公平是能够促进效率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把国家计划指令下的资源配置方式改为由市场主导,财产占有制度也随着发生变化。收入分配不是孤立的,而要取决于财产分配。如果让一些人不劳而获就获得财产权,收入分配的结果肯定是不公平的。在中国,财产分配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是国企产权交易、土地使用权转让和资本市场的运作违反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造成暴富者不劳而获。我们不但反对鼓吹贫富差距合理论的观点,也反对以贫富差距拉大为借口否定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贫富差距拉大是没有落实市场交易原则造成的;运用市场机制的公平交易原则,不但能够纠正收入分配不平等,也能够纠正财产分配不平等。要把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底,必须真正落实市场交易原则。  相似文献   

18.
李娜 《新西部(上)》2010,(5):76-76,78
个人破产立法在我国已是大势所趋.我国应以保障债权人利益、培育信用经济为个人破产的基本理念.同时,将公平、高效、债权人自治、与国际接轨等作为我国个人破产制度基本原则,以指导有限制的免责制度、破产和解制度、破产前置协商制度和破产程序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张茉楠 《广西经济》2013,(12):53-54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不在于“快”,而在于“好”。未来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将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体系,“以市场化制度为本,创自由竞争之基”,激发和保障人们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通过新制度供给盘活劳动、土地、资本、技术四大供给要素,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并推动整体要素升级和高质量的城镇化。由此实现城市与农村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产业化、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小城镇的良性互动,形成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需要理念创新与制度创新。高等教育合同法律关系的确认,有利于教育者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树立并坚持平等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高校内部的教育公平;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纳入了政府、银行、高校、大学生及其家庭的收益与风险共担机制,体现了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