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中国成为贸易大国的进程 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发达国家为了获取综合竞争优势,只保留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环节,将产业链中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制造环节,以及部分低端服务业大规模地向外转移。我国紧紧抓住这一全球化分工的机遇,承接了大量国际产业转移,通过吸收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和细化,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逐渐替代传统分工与贸易形式,成为当今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主流.在这种形式下,贸易对象不再是最终产品,而是各个工序(或生产环节)生产的中间产品,国际分工不再是产品分工,而是工序(或环节)分工,相应的贸易利益分配不再是传统的凭借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获得贸易利益,而是转变成工序分工与贸易中以工序(价值链)上的分工位次和价值增值量未分配标准的利益分配形式.  相似文献   

3.
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迅猛发展,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4221.2亿美元,全年贸易顺差历史性的突破千亿美元大关,高达1018.8亿美元。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但并不是一个贸易强国,其实在巨额贸易额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隐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1997~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货物贸易进出口状况及各自的差额,计算并归纳总结出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间一定的替代关系,即货物贸易出口总额每增加1000美元,则我国对外服务贸易逆差约增加7.35美元;以及服务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即FDI每增加1000美元,服务贸易总额约增长5476美元,进而在此对比分析基础之上给出了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转变必须加强和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就要加快实现从有形的货物贸易为主,向有形的货物贸易与无形的货物贸易并重的方式转变。本文首先概括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然后提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额突破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贸易国,但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较.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距离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应采取措施逐步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争取早日成为世界贸易强国。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OECD和WTO网站的TiVA数据库,首先界定了Tradeinvalue-added的概念。再从进口品和出口品的关系,进口半成品和出口市场的关系以及服务市场这几个方面阐述了转变贸易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向军  柴华 《市场论坛》2009,(10):6-8
文章首先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产品内贸易的定义及其发展原因,发展趋势。然后,详细分析了产品内贸易的发展对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意义和启示。最后,文章针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从产品内贸易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2012年出口总额居世界各国首位。毫无疑问我国是一个对外贸易大国,但是距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现状的分析,来探寻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差异促进了战后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产业内贸易日益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本文认为,近年来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发展迅速,而随着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推动因素。为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现代化发展,推动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此外,有必要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保护国内产业,获得规模经济以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俄罗斯主要的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大类,其贸易壁垒的设置和实施根据贸易对象的不同具有一定差异性。在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中,俄罗斯贸易壁垒呈现出关税壁垒设置较多、使用广泛、技术性贸易壁垒占主导地位的特点。俄罗斯贸易壁垒的实施对中俄贸易的影响是正反两方面的,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两国贸易的发展,若使用不当也能起阻碍作用。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中俄两国的贸易潜力,俄方应尽量减少不合理的贸易壁垒的使用;中方应着力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中俄双方也应加强沟通,增强互信,共同努力促进两国贸易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阴影下的中美贸易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入世后 ,中国输美产品扩大在美国的市场准入的同时 ,遭遇了美方高频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探究美方此种措施的原因 ,使我们认识到贸易摩擦是中美贸易关系的另一个常态。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支持这样的观点 :笼罩在中美贸易关系上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阴影 ,尽管并不会逆转中美贸易关系发展的大方向 ,然而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并探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对中欧贸易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Michaely指数纳入引力模型,并建立面板协整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欧贸易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欧洲经济一体化促使欧盟的经济小国调整自身生产和贸易结构以适应欧盟的生产贸易结构,欧盟经济大国对华贸易则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从长期看贸易转移效应是影响中欧双边贸易流量的最主要因素,而贸易创造效应、中欧双方的经济规模以及汇率因素也对贸易流量有重要影响;短期在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共同作用下,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理论历经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五个阶段,主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贸易动因、贸易结构和贸易结果。依据不同的假设,贸易理论对影响贸易的边界条件的解释各不相同,对贸易动因解释也不相同;贸易结构从行业间贸易、行业内贸易发展为企业间贸易,国际贸易正在向全球化下的企业分工演变;贸易结果是国际贸易得以持续展开的效果,生产力提升是最终的结果。基于三个基本问题,比较各种国际贸易理论,揭示各种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亚洲三角贸易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贸易增长的来源,并揭示了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真相。研究发现,亚洲三角贸易模式夸大了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的规模。通过参加亚洲三角贸易模式,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通过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在中国建立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从而将其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为中国对欧美的贸易顺差,扩大了中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恶化了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在贸易秩序变迁过程中,对传统贸易理论问题的研究在贸易利益的分配,环境问题和多边贸易体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挑战。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和新制度主义复兴演进的交替促进过程中,生产的全球化和统一的世界市场需要一个全球统一规范竞争的规则,这就对现有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理论创新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9.
防范贸易保护主义 促进我国外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保护主义主要通过提高关税、禁止进口、通关环节—海关障碍、歧视性的政府采购、原产地标志、卫生与检疫规定、反倾销、出口补贴、"337条款"问题、征收"碳关税"等形式表现出来。贸易保护主义使我国外资利用率降低,出口增长困难,冲击我国对外加工贸易,使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和纠纷增多。我国应通过增加海外投资,扩大内需,增强自主创新等措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面临着保持贸易自由与实行贸易保护的两难选择,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政策实际上是各国政策博弈的结果。本文从静态博弈的角度出发,证明任何一国试图实施单边自由化的努力都很难成功,短期内各国出于本国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均会选择保护贸易政策。针对现实世界中日益凸显的是贸易自由化而非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引入重复博弈的概念和方法,得出了对我国贸易政策选择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