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电信宽带业务等增值服务的不断普及和拓展,移动通信网络逐渐由2G向3G过渡.互联网应用曰益普及且技术日益进步,通信产业链的内含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传统的封闭性的、相对静态的产业价值链缺陷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逐渐成为电信业发展的绊脚石,构建新的动态通信产业价值链成为大势所趋。近日召开的北京邮电大学SK电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产业 价值链和发展趋势 价值链分析法,即运用系统性方法来考察价值在产业或企业各项活动的流动和相互关系,从而找寻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每个产业都有自己的价值链,而在产业价值链中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业务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的基础是通过不同的上、下游价值链环节的分工协作,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加便利和完善的服务,业务价值链的目的是形成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型,获取更大的价值。产业价值链和业务价值链的结合就形成了角色定位和商业模型。 互联网产业价值链是以带宽流通和应用及增值业务为主线的价值链。目前围绕互联网的产业价…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信业》2005,(1):55-57
随着中国电信业的一次次分拆和重组,移动通信产业以锐不可当的气势一路高歌猛进,如今已超越传统的固网业务,成长为电信产业的巨人。虽然移动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数据业务的未能广泛开展以及价值链的脱节便是其中之一。众多国外电信行业相关企业的有益探索告诉我们,移动通信产业领域的数据业务要想进行有效拓展,必须重新整合产业价值链,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4.
移动通信业务从中国电信剥离,市场格局和竞争的主要矛盾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移动通信业务上没有了直接的竞争关系,中国电信也就不会利用它在市场中的地位或者利用它所控制的必要的基础电信设施,对中国联通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施加实质性影响,构成实质性威胁,中国联通的移动通信业务得以迅猛发展。电信主管部门对码号、频率等电信资源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合理分配,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码号频率资源是运营企业开展竞争的必要条件。现阶段,电信主管部门不再介入运营企业的人财物管理,市场准入和码号频率审批是电信主…  相似文献   

5.
从1991年引入模拟移动通信到3G的即将来临,从“大哥大”到手机,从奢侈品到消费品,从独家垄断到激烈竞争,从国家专有到海内外资本市场,从固话“补充”到“取代”固话,从简单通话到移动信息和娱乐服务,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经过10多年的飞速发展和深入改革,已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拥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信产业已进入全业务竞争时代。随着移动通信和宽带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需求已经发生了两个主要的转变:一是从固定业务向移动业务转变,体现了通信个人化和即时通信的趋势;二是从窄带通信向宽带通信转变,体现了从基础话音通信向多媒体通信的发展趋势。随着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市场环境与业务应用环境日益复杂。  相似文献   

7.
《当代通信》2003,(8):47-47
保持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丰富的业务内容和不断延伸的应用领域来支撑。内容和应用的发展将会推动电信业务价值链由企业价值链向产业价值链逐步演进,竞争也将由单个企业的竞争演变成各条价值链间的竞争。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展价值链上下游的合作,保持价值链参与方的共赢和顺畅合作将成为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保障。目前我国传统电信业务的价值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信新业务创新和应用领域的延伸,在通信行业内建立共赢的价值链竞争模式的呼声正在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8.
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十多年前,如果通信运营企业问客户需要什么?答案很简单,打电话、发短信而已. 同样的问题,如今却很难回答. 随着移动宽带的增强与普及,随着业务应用的创新与丰富,在移动市场领域,客户需求已从单一业务功能需求逐渐转为多产品的融合应用需求.更快速的移动网络、更便宜却更强大的终端以及新的分发和交付平台,都正加速推动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同时也打乱了其原有秩序,整个产业价值链发生了深刻改变.  相似文献   

9.
优化预算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的电信行业并购和重组,对各个运营商都意味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全业务经营后,各大运营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资源结构,面向市场提升企业价值的要求更加强烈,电信市场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价格竞争演变为质量竞争,升级为全新的价值竞争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下研究如何通过ERP系统支撑手段,优化电信运营商基于价值的"价值链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最终形成"价值竞争"优势,能够为国内电信运营企业依据价值链理论实施动态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0.
1994年中国电信业开始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改革历程,至1998年初步形成了中国电信业市场竞争格局。2001年以来,我国电信业竞争格局失衡,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发展壮大,而其他电信企业的表现却差强人意。2008年中国电信运营商重组,重组后的三大运营商实现全业务经营,在新的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中国电信业进行一系列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提高电信行业的绩效水平。因此,有必要对近年来中国电信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和绩效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中,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之间的关系是产业组织理论中最基本的关系,简称SCP范式。SCP范式的理论核心在于确立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一定市场结构下,企业必然采取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和企业组织调整行为,选择有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如何,又取决于企业的定价策略、产品策略等市场行为,也就是说,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而从长远来看,SCP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市场结构是在变化的,市场结构的变化经常是市场行为的结果,有时也会受到市场绩效变化的影响。本文基于SCP框架分析我国电信市场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