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概念指数风行海外之际,香港联交所推出了H股指数期货,以迎合H股市场迅速增长所产生的市场需求,为有意投资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的投资者提供有效的交易及风险对冲工具,从而加强香港作为内地企业筹集国际资金的中心地位。H股指数期货的推出顺应了H股市场风险管理的需要,扩大了H股及其指数的影响,对H殴市场构成长期利好。随着H股期指的上市,一些深层次的市场效应与潜在的问题也开始日益显现,并引起市场各方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透过个案分析,探讨了香港在内地企业“走出去”中可扮演的角色。文章认为,香港资本市场具有监管制度较规范,市场运作与国际接轨,且国际投资者的参与程度较高等特点,可以很好地配合内地企业走出去,尤其是以资产并购的方式走出去的需要,在推动内地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香港股市是在近年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之地,内地赴港上市企业数量的日渐增多,使得香港股市在IPO数量、首次融资额、市场交易量、上市公司业务经营所在地甚至是投资者与投资资金的来源都出现了"内地化"趋势.本文分析了这一趋势特征、形成的原因和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内地在港上市公司发展概况、公司特征等状况的实证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内地上市公司已经成为香港市场的重要部分,但不同模式上市的内地公司在行业分布、盈利状况以及市场特征指标上仍存在一定差异。从现实看,尽管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符合其微观利益且在短期内无法避免,但从中国金融体系功能完善视角着眼,把优质企业留在内地,夯实内地市场的经济基础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际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和香港创业板市场的上市要求,提出了内地中小企业赴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应做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台湾和香港在金融业务的互动一直密切,约有七十只福建企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不少企业都是香港投资者熟悉的,例如紫金矿业,和一些消费板块企业,中国利郎,361度,特步国际,安踏体育等等,厦门港务更是三通概念的地标股。台资企业在香港上市的也有数家是以福建  相似文献   

7.
<正> 1999年11月25日,酝酿多时的香港创业板正式开市,先后挂牌的浩伦农业、天时软件和松景科技等均得到市场的热烈反应。作为香港的二板市场,创业板与主板相比上市资格要求较低,更注重企业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并不强调过去的盈利记录,且该板以扶持港澳台、内地和东南亚地区的中小企业为宗旨。对于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融资环境差的内地民营企业而言,香港创业板无疑提供了一条良好的融资渠道。同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国际声誉和知名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勿需  相似文献   

8.
林江 《新经济》1995,(3):6-11
中国企业到海外集资,首先会考虑到香港。因为香港毗邻中国内地,又是亚太区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股市在亚太区是比较规范和成熟的。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因素”在香港股市上的反映之一是红筹股的崛起。红筹股是指在香港上市的由中资企业控股的股票。  相似文献   

9.
刘勘 《资本市场》2007,(7):52-53
<正>可以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CEPA框架下,加强与香港金融业的合作,鼓励内地金融企业通过香港拓展海外业务。20多年前的1982年,深圳就引进香港南洋商业银行,让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设立了分行,使深圳成为金融业率先对外开放的城市,并掀起了一波内地引进港资的浪潮。近年来,中国又面临以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为特征的、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历史机遇期。  相似文献   

10.
《资本市场》2009,(10):48-49
1.赴港上市的建业地产,成为衡量香港IPO市场状况的重要参考,为其他想在香港市场上市的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经验;2.上市前引入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战略投资者,为后续上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4月18日,由清科集团发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内地共有9家企业在境外各市场上市,融资金额为34.41亿美元,上市数量同比减少35.7%.早在3月下旬,恒大地产在香港联交所招股失败,宣布中止了在香港上市的计划.由于受到资本市场大环境的影响,许多中国企业推迟或取消了海外IPO计划,宁愿等待更好的上市时机.  相似文献   

12.
官强 《经济世界》1999,(9):59-59
近段时间,关于香港联交所将于今秋10月成立创业板市场的消息.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内地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借船出海”是否真能“一帆风顺”,还有大大的问号。香港创业板市场又称第二板市场(Second-TierMarket),主要为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募集资金提供服务的资本市场。一般而言,新兴高科技企业往往具有风险高。规模小的特点,在净资产及业绩方面达不到主板(MainBoard)市场的要求,因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主板市场外设立第二板市场,降低上市标准和上市费用,从而在市场构架上充分满足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兴高…  相似文献   

13.
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简称CEPA)。今年1月1日。CEPA正式开始实施,其中对于会计行业放宽的限制有两项。这样对于拟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及其投资者来说,了解一下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香港创业板是以成长型企业为目标的新兴股票市场,相对主板市场,上市门槛低,融资与持续融资能力诱人,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吸引核心人才。内地高科技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到香港创业板上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内地企业对外投资,在改革开放后短短的30多年历史中,取得了重大的飞跃。近年来,香港凭借其经济自由化、税收灵活、社会机构发达的优势,成为中国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研究已有的国际税务筹划理论、相关法规和典型案例,探讨了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进行境外投资的几种有效架构,最后给出了内地企业境外投资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易瓯 《资本市场》2002,(9):29-30
<正>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中国银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中银香港)7月25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在香港仅次于汇丰和恒生银行的第三大上市银行股。作为首家在海外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中银香港在香港成功上市意义深远,这不但是香港投资市场的一件大事,更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它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在境外上市有了成功的先例。正如中国银行行长、中银香港董事长刘明康所言,中银香港上市不仅是中国银行发展的一个新里程,更将中国金融改革带入一个新纪元。中银香港此次环球招股约23亿股,原计划10%给香港的散户投资者认购,以每股最终定价8.50港元计  相似文献   

17.
周阳 《经济》2007,(7):34-37
继今年4月中信银行A H股成功上市之后,目前共有11家国内商业银行成功地在内地市场、香港市场或两地上市,这11家上市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已占中国整个银行业资产的5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香港作为与中国内地企业联系最紧密的离岸NDF市场,其NDF业务更加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香港NDF业务的发展状况,以及内地企业参与香港人民币NDF组合业务的避险和套利原理,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内地企业参与香港NDF组合业务的动机,主要以套利及规避汇率波动风险为主,同时针对政府与企业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沪港通将香港与内地的市场打通,A股市场对香港投资者开放,实际上等于向全球一切资本开放。沪港通和QFII这两类产品是可以互相补充的。沪港通还只是试点,还存在一定的变数,试点就是"试错",如果政策设计与QFII相抵触,日后会调整。今年4月10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简称"沪港通")试点,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举既有利于增强内地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也有利于增加香港资本市场的投资总量,两地市场将形成合力,产生1+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离岸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以及市场所在国经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离岸金融市场也潜藏着巨大风险。香港地处亚太地区南北通道和东南亚航线的中心,也是中国内地与东南亚的交通枢纽,因此,研究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经研究得出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等。为防范风险,应采取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严格监管离岸业务,同时加强离岸金融机构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