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星超速发展,成为强势企业,人文环境和市场环境起什么作用? 主持人:企业在快速发展、壮大中的段位,表明某一时间企业拥有量与质的整体业态.就我国啤酒产业而言,可以勾画成一幅财富分配版图,其边界是有限的,形状如"金字塔".由于企业经营规模、人力资源、消费市场、生产能力及有效技术创新等财富的总规模与增长水平每一时期都是有限的,因此,在这幅啤酒财富图上,它所能容下的高速发展段位的大企业数量及容纳空间也是有限的.按目前的产业规模看来,进入高速发展段位的啤酒集团,全国就那么1 0多家,进入"中国啤酒工业五强"的企业只有青岛啤酒集团、燕京啤酒集团、珠江啤酒集团、金星啤酒集团和蓝剑集团,这些啤酒巨头年产啤酒量均达50万吨以上.而从区域角度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啤酒产业基地,当首推河南的金星啤酒集团.金星段位愈来愈凸现,其本土的区位优势已转化为产业辐射的战略优势.从金星起步点3000吨发展到如今的60万吨规模,只用了短短1 6年功夫,是什么样的环境使金星如此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日前,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公布了去年啤酒产销量。据统计,2004年,中国400余家啤酒企业的产销量达到2910.0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2%,继续保持“世界啤酒第一产销大国”的地位。但与世界啤酒平均消费水平相比,中国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啤酒分会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啤酒年消  相似文献   

3.
冯瑞 《企业研究》2006,(5):20-21
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是集工、贸、科研一体化的全国大一型啤酒企业集团是全国食品行业和中国食品百强企业。啤酒年生产能力200万吨,连续四年进入全国四强,是全国食品行业重点企业和河南省工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金星啤酒集团下辖金星、蓝马两大系列啤酒60多个品种。畅销全国20多个省。企业和产品先后获得“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效益型企业”,“中国名牌产品”,”绿色食品”称号等140多种省部级殊荣。  相似文献   

4.
对啤酒业界人士来说,去年发生在徐州市场的一场"啤酒大战"至今仍令人难忘.回首当日,业界人士认为,徐州之战其实是青岛啤酒集团与燕京啤酒集团在一个典型前沿的较量,是一场消耗战、阵地战、持久战,更是一场智谋大战.大战持续至今一年有余,胜负已初见分晓:战前是燕京旗下的"三孔"啤酒占据徐州市场90%的份额,战后则是青岛旗下的"彭城"啤酒占有了70%以上;彭城啤酒公司从被青岛啤酒集团兼并前的停产状态,到2001年销量达6.5万吨(历史上最高记录为2万吨).现在,除在周边县区"三孔"啤酒仍有一定的"根据地"外,"彭城"啤酒已牢牢占据了市内广大市场.  相似文献   

5.
十多年前,燕京啤酒集团公司还是一个年产销量不足60万吨的小企业,2006年燕京啤酒的产销量突破350万吨,跃居国内同行业产销量第一名,而且进入了世界啤酒行业前十强。“燕京”何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了企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坚持不懈地致力于科技创新,无疑是企业活力的一大源泉。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啤酒产销量已达到2500万吨,稳居世界首位,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大国。国内啤酒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今年更是如火如荼,各啤酒厂家开始自寻出路,在内蒙的金川保健啤酒打出保“胃”战的战略。  相似文献   

7.
据《哈尔滨日报》报道,黑龙江玉泉酒业集团去年3月生产的150吨啤酒,因为有几项理化指标不合格,不能装瓶出厂,要全部倒掉。当时有人找总经理李森商量:将这150吨不合格的啤酒按一定比例兑入新生产的啤酒中,工厂可免受15万元的经济损失。李森听后,斩钉截铁地说:“什么问题都可商量,就是质量问题没商量!”于是,150吨不合格啤酒全部倒入下水道。好一个“质量问题没商量!”寥寥数言,掷地有声,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质  相似文献   

8.
跨进金可达集团公司,给人一个惊喜.1到7月份,这个集团的支柱啤酒产业已生产销 售15.32万吨,同比增长25.88%,其中温州金狮9.6万吨、平阳金狮2万吨、金华金狮 1.7万吨、雁荡山金狮1.87万吨,销售增长幅度以金华金狮最为突出,达到3.81倍.其主 要原因,一是实施品牌优势互补战略,让“双鹿”在金华“落户”.“金华金狮”前身 是澳特啤酒有限公司,即金华市级国有啤酒厂.该厂建于1985年,风光年代,产品销售 覆盖市区和郊县,计500个销售点,经济效益省内啤酒行业名列第六位.1996年改为“澳 特”股份公司以后,由于企业制度创新,技术、管理创新没有到位,市区市场丢失,97、 98两连续亏损,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深圳啤酒有限公司是香港粤海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莱英达集团公司合资兴办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占地7.2万平方米,总投资2.3亿元人民币,全套设备从啤酒王国——德国引进,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年生产啤酒10万吨,目前主要生产“金威”和“好顺”两种品牌的啤酒。 深圳人铸造的名牌 80年代中期,当深圳发现内地和国外啤酒大举挺进深圳市场时,特区人再也按奈不住了: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啤酒。于是几经周折,庞然大物般的发酵罐终于屹立在特区的热土上。从深圳啤酒有限公司诞生的那天  相似文献   

10.
据《哈尔滨日报》报道,黑龙江玉泉酒业集团去年3月生产的150吨啤酒,因为有几项理化指标不合格,不能装瓶出厂,要全部倒掉。当时有人找总经理李森商量:将这150吨不合格的啤酒按一定比例兑入新生产的啤酒中,工厂可免受15万元的经济损失。李森听后,斩钉截铁地说:“什么问题都可商量,就是质量问题没商量!”于是,150吨不合格啤酒全部倒入下水道。好一个“质量问题没商量!”寥寥数言,掷地有声,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质量问题的要害,振聋发聩。笔者不禁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