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跨国移民流动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既涌现了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移民浪潮,也出现了不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迁移潮流.不同流向下跨国移民的社会适应,不能简单地用“同化论”、“多元文化论”等指涉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移民群体的社会适应理论加以解释.中国移居南非之新移民在南非社会中建构起了具有“桥与墙”双重功能的民族聚集区经济:一方面促使中国新移民出于工具性目的去主动了解移居国的相关状况,同时也强化了中国新移民自身的族群认同,使得他们普遍缺乏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的明确动机.因此,在民族聚集区经济的影响下,南非的中国新移民的社会适应呈现出“非零和型适应”和“多元适应”的二元化倾向.这种社会适应上的差异性体现在居留心态、社会空间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肇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经济体制正在改变我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而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又正在引起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要建立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总的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经济组织形式。而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企业集团,正是这样一种新兴的企业组织形态。笔者认为,在我国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将产生多方面的体制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一)…  相似文献   

3.
张勇  李晶 《当代经济》2004,(12):36-37
发展中国家在其制度结构中最为缺乏的是企业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爱诺教授曾经指出:“市场经济培育了企业家,企业家构建了市场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是企业家经济。”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实践过程中,企业家的地位与作用日显重要,而以首创性、成功欲、敢于冒险、精明敏锐和强烈的事业心为特征的企业家精神则超越企业家个人的价值取向、性格、气质和作风的范畴,甚至超越经济组织,影响并渗透到社会各种组织当中,成为社会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因此,培养中国自己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对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经济文化     
早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在人类社会经济实践中,就形成了一些指导,约束人类经济行为的观念、制度以及对经济行为加以控制的手段等。我们将这些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用于指导、约束人类经济行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等称之为经济文化,它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中国农村社会的“乡土社会”的性质,因此非正式制度在农村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比在城市社会中更为重要,在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非正式制度的因素,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 二者共同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 ,对政治的影响包括中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政企分开、完善法制等。对文化的影响包括“入世”将促进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的经济文化在创新中走向世界等。对经济的影响包括某些贸易保护措施的取消将削弱制定经济政策的自主性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中国的比较劣势产业 ,影响支柱产业的发展 ;“入世”与经济改革同期进行 ,将考验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承受力等。  相似文献   

7.
从人本发展观点来看,绿色经济是以西方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现代公民社会为现实背景提出来的新概念,它是在后工业化时代背景下对工业化社会的白色经济和前工业化社会的黑色经济的否定之否定,具有显著的人本化发展历史含义。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其产业、能源和就业结构演化始终面临着低成本优势与高附加值诱惑、黑色现实与  相似文献   

8.
郭超 《经济研究导刊》2014,(10):175-176
市民社会理论经历了古典市民社会理论、现代市民社会理论和当代市民社会理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复兴市民社会理论的热潮,并于90年代被引入中国。当前中国建构市民社会主要存在经济、法治和文化三方面的短板,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完善市场经济、加强法治建设和培育理性市民文化的角度为中国形成成熟市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化经济地理学:概念、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文化经济地理学在"新经济"崛起的现实背景和"新"经济地理学兴起的学术语境中逐步形成。文章首先梳理了经济地理研究中文化和经济从二元分立到相互融合、相互塑造的关系演变;接着聚焦经济行为和实践的文化维度,阐释经济行动者的文化意义系统和社会互动过程对经济的形塑作用;然后着眼于经济与地方社会的互塑关系,揭示经济活动与生产地和消费地的社会文化本底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建构,目标是提炼一个基于文化经济地理学视角重新认识"经济"作为文化系统和社会过程的系统性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语境研究的引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与中国经济的伦理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物质文明进步与伦理观念更新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向之一。中国企业普遍忽视社会责任的原因在于对经济发展理念、动力、模式和企业角色的认识上存在片面性。中国企业应该从开放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伦理的普遍适用性、历时代问题同时代解决的趋势日益明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视角着手 ,加强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并在观念、制度、实践等层面做出切实的努力。只有这样 ,中国经济的全面伦理化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强调,共产党要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这里讲的文化,我理解就是在一定社会中与经济、政治相应的那种文化,它是由该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是社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相似文献   

12.
经济伦理思想的变化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社会伦理道德变迁的前沿。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变革方向与学理指南。从经济伦理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变革旨在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经济伦理思想的变化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社会伦理道德变迁的前沿。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变革方向与学理指南。从经济伦理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变革旨在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公有资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存在形式,把社会主义与资本耦合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找到与其经济体制相匹配的存在形式。坚持公有制目标,不断完善和丰富公有资本的具体形式和实现形式,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公有制和资本及公有资本的矛盾二重性,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公有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引领和主体作用,才能不断夯实公有经济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7,(1)
企业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要保持自己的发展方向,就必须把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好。文章分析了企业文化对社会经济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分析了企业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渠道与途径及企业文化建设策略,对于实现文化带动经济健康发展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决定法律,法律要与经济相匹配。市场经济要求平权,社会联结度高,内在要求法治与之匹配。不仅要求法治,市场经济还通过其内生的利益集团互制,为法治提供具体的实现路径。通过利益集团之间的普遍互制,市场经济产生了法治实现的基本情势,进而确保与经济匹配的法治实现。对中国的法治建设而言,推动市场经济的建设,提高市场价的成熟度,是建设法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全面地被世界经济体系所裹挟,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自国家力量的制约与牵引,以及市场经济的渗透,一方面中国民族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农村传统经济文化结构遭到解构,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基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石羊镇的调查,以其作为中国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转型的个案,从微观的层面对中国民族经济转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汤新明 《江南论坛》2010,(11):55-5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管理与社会管理领域问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和凸显。加强社会管理,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统筹管理,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监督和保障。因此,要自觉把社会管理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缩小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现状,还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多元经济的发展要求彼此和谐共生的区域、产业进而精神与物质方面差距的缩小。同时,多元社会的发展要求多元文化的共存,彼此促进、创新与合作,共同推动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总结先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贵州省大石乡布依族聚集地以及久长镇苗族聚集地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民族经济品牌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具体的政府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针对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为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落寞     
张建春 《新经济》2009,(11):1-1
如同欧洲的崛起一样.近代中国的衰落也在瞬间完成。美国人大卫·兰德斯的解释是,一切的根本是文化。中国文化固步自封,它需要创新。当现代商业社会汹涌而至时,我们相信.李约瑟难题已不仅仅是科技与历史纠葛.它也是中国经济的阿克琉斯之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