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卖油     
鄙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子弟,用一些人的话来说就是“农民的儿”。如果有人问我“农民的儿子”起了什么作用的话,我恐怕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等级制度早已废除,血统论、出身论也已经得到了比较彻底的批判,“农民的儿子”在理论和法律上都应该和“工人的儿子”、“官员的儿子”、“知识分子的儿子”一样,学习,工作,恋爱,生活,辛勤地为社会尽义务的同时享受着国家赋予他们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福州贪官(原市委秘书长)方长明被判无期。有一篇报道说,判决后,方长明叹气:“官场太凶险,自己太单纯,要是不入错行,不进入政界……”。 这段话让相当一些人笑掉了大牙。我看到的报道就说,“受贿百余万,被判无期徒刑,大贪官竟自称‘太单纯’”,显然是认为一个大贪官,没有资格说自己“太单纯”。 但我对大贪官的这几句话,倒没有感觉太大的不妥当。 我想,单纯不单纯,还得看应对  相似文献   

3.
化蛹为碟     
有一个小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因为残疾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畸形,说话时总是歪向一边,还有一只耳朵失聪。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他每天都在模仿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说话。母亲看着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烂的儿子,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孩子不要再练了,妈妈会一辈子陪着你。”懂事的他替妈妈擦着眼泪说:“妈妈,书上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我也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相似文献   

4.
农民这个头衔,一般来说,许多人唯恐避之不及.一提起"农民",一些人总认为是土气庸俗、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可俺农民这个头衔,在不少落网的贪官眼里却成了"宝",他们争着抢着要与俺农民拉关系、套近乎,争着做俺农民的儿子.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在一次闲谈中,女儿问我:“会不会做假账?”我说:“不会”。她说:“南方某些老板在招聘会计时,首先问你会不会做假账,会则留,不会则去。”我说:“做假账是犯法的事呀!谁敢干?”她说:“待遇优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就业与失业、诚信与造假之间,会计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要么做诚实守信的会计,要么做违法乱纪的会计。  相似文献   

6.
难忘火米饭     
不久前,我陪一位领导到甘孜、雅安检查退耕还林工作。这位领导是雅安当地人,十分健谈。有一天午餐时在雅安一个山沟的路旁,看到一家挂着“火米饭”招牌的小饭馆,他眼睛一亮,说就在这儿吃午饭。当地陪同人员愕然,害怕在这样的苍蝇馆子招待省上领导有失“规格”,该领导把手一挥,并用四川特有不卷舌的椒盐普通话说:“什么‘规格’不‘规格’,咱也是贫苦农民娃儿出身,今天在这里搓顿午饭,我就是冲着这好多年不见的‘火米饭’来的”。大家见首长对“火米饭”感兴趣,也都乐了,于是围了两桌,自己动手盛饭,蘸着老板亲手磨的豆花当菜…  相似文献   

7.
故事人生     
《江苏农村经济》2005,(10):59-60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相似文献   

8.
从学校毕业时,原以为能留在县城,却阴错阳差地分配到了乡经管站工作。正当我对自己的工作茫然不知所措时,站长微笑着递给我一本《农村财务会计》杂志说:“慢慢来,学着干吧。”我翻开刊物一看,都是些枯燥的政策法规以及一些我看不大懂的专业文章,既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社会新闻,  相似文献   

9.
2月4日,正是大年初十,对于内蒙古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朝鲜族农民李鲁山来说,是个“天上掉馅饼”的日子。这一天,他收到了儿子李军从韩国寄来的4万元人民币。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李鲁山高兴地逢人便说:“俺儿子在国外打工挣着钱了!”  相似文献   

10.
阿羽 《中国改革》2003,(5):28-28
原广西自治区副主席、“捞钱手”徐炳松有句“名言”:愿种几亩试验田,借此向人民赎罪。此言论先河一开,不乏步徐氏后尘。贪官所见略同,在痛哭流涕的忏悔中,恳请组织,只要免除牢狱之灾杀身之祸,心甘情愿去当一名农民。  相似文献   

11.
自从选择了农经工作,我就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以最大的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基层农财干部。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有人就对我说:“你们干农经工作的,不就是每天下乡跑跑,传达一下上级指示,很轻松的。”但我认为事实并不这样简单。农经站是党和政府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农村政策的重要部门,是直接为广大农民服务的。我觉得中国农民是最可爱的,但也是最辛苦的,我敬佩他们,感到能为他们服务很荣幸。所以在工作中,我时刻告诫自己,凡事一定要耐心细致,不能简单粗暴。上级下达的每项指示和文件精神,我都及时地向他们宣…  相似文献   

12.
苗青 《浙江林业》2005,(3):44-44
那年,儿子还在妻的肚子里没有出世。我家搬到杭州市下城区,临行前,母亲对我说:“城里人不像我们乡下人,隔壁对门不相识,容容(妻的小名)一旦发作要生孩子的话,谁来照应哟!”  相似文献   

13.
迟到     
春潮 《致富之友》2004,(7):37-37
儿子今年6岁,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了,每天坚持步行到校,因为每天喊他起床,他从未迟到过。一天晚上,已到儿子就寝的时间,可他仍坐在电视机前不肯离开。我再三说无效,便警告儿子?“明天起不来,迟到了,自己负责。”不能自拔的儿子回答说?“明天不用你叫,迟到了我自己负责。”  相似文献   

14.
都说“民以食为天”,可是,“食”以什么为“天”呢?应当是“地”吧。农民常说自己是“土里刨食”,这绝对是真理!谁敢说自己不是!要吃饭,就离不开土地,粮食都是土里长的啊!没有土地,就不会有“食”;没有“食”,我们“民”岂不就没“天”了?古有“杞人忧天”的笑话,说一个杞国人。怕天塌下来砸着自己。终日忧心忡忡,寝食难安。而今天,我却为“地”担忧了,担心哪天“地”没了,我们就没粮食吃了。那,“天”岂不真的要塌了?  相似文献   

15.
命运     
命运“瘸腿说我是大海水命,你是火命,咱俩相克。”说着,她伤心地流下眼泪。她想到婆婆的死和李丕龙因酒后一句话受到的处理,总觉得是自己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灾难。“看又胡乱猜想了!”李丕龙轻轻刮了一下王艳的鼻子,王艳破涕为笑说:“我给你做了大茬饭,你抱孩子我拾...  相似文献   

16.
2003年2月初,家住湖北省房县尧淮乡西沟村一组的卢定略对笔者说:“我要做一个名正言顺的农民!”他说:“作为农民,我没有户口;身为农民,我没有土地。二十五年来,我一家一直过着黑户生活,名不正言不顺,吃尽了苦,受尽了难。事实上,这二十五年来的黑户生涯,全是基层个别人专权专横的结果。我原住西沟村四队,1969年,因阶级成份  相似文献   

17.
《南方农村》2011,(3):91-91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魏晓东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解读新“三农”的文章。他说:新“三农”是相对于传统“三农”而言,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型,新的社会阶层在不断地分化和组合,从传统的农民中逐步分离出的新群体。具体是指“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家出身就业难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新生代大学生村官”。这三部分青年人,他们都和传统的“三农”有密切的联系且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特征明显的新群体,故称为新“三农”。  相似文献   

18.
如何做好乡镇工作,做一名群众满意的农村基层干部?去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湖南省麻阳自治县文昌阁乡副乡长赵小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此作了回答。在这之前,有两件事对他触动很大。第一件事是:1992年,刚毕业不久的他与几位乡干部下村收上交提留款。一位农民向他们请教一个农业科技方面的问题,他们都答不上来。那位农民说:“乡干部下来管事不管用,这点小事都解决不了,老百姓还有什么盼头?”。另一件事是:1998年小赵到西皮溪村贺德良家上门“送温暖”,贺德良拉着他的手说:“虽然送100元钱救我家一…  相似文献   

19.
《农民科技培训》2008,(4):13-15
俞学文,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浙江农民企业家.武义更香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武义更香有机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北京更香茶叶销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而俞学文却更愿意如此形容自己的身份——我是全国两会人大代表中“新型”农民的代表。他解释这个名词:农民出身,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相似文献   

20.
案例:2006年春节期间,金某虽然发出去了3000多元的“红包”.但他的儿子也有不少进帐,收到了4000多元。于是就动员儿子把这笔钱上交给他.但金某的儿子只同意交出一半。另一半由他自己支配管理。金某认为,2000元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小弦子自制力不强。管这么多钱会出事的。于是坚持要他全部变出来用于交学费等。儿子很不服气地说:“压岁钱是给我的,你没有权利收走。”请问,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到底归谁.究竟如何处理才妥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