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布仁 《北方经济》2005,(8):78-79
古代:蒙古族的发祥和兴盛 蒙古族是我国境内一个有悠久历史、英勇强悍、富有战斗精神的民族."蒙古"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新旧<唐书>中称"蒙兀室韦",最初它只是蒙古地区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这个部落起源与我国东北部的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才西迁至漠北的不儿罕山(现肯特山),额尔古纳河一带至今是我国的领土.  相似文献   

2.
一、蒙古族古代生态文化的理解与界定蒙古族古代生态文化是该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草原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其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内容,诸如这个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法律制度等,这是一个相互影响、协调的整体。蒙古族古代生态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生产生活的物质方面,还是宗教信仰的精神方面,以及生态法制当中,都体现了蒙古民族"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3.
蒙古民族是一个较为古老的民族,始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部落,以“蒙兀室韦”之名初见于《旧唐书》。蒙古民族历来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有自己的信仰和崇拜。  相似文献   

4.
文全 《北方经济》2011,(22):89-90
蒙古族民族手工艺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蒙古族手工艺产品关系到草原民族的衣、食、住、行,随着蒙古族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手工艺也得到了发展,手工艺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蒙古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本文对蒙古族手工艺的历史和发展进行了初步梳理并就其保护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张小荣 《魅力中国》2014,(27):92-9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她有着绵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春节成为我国多民族的重要节日。商朝建立,商王钦定以《夏历》十二月初一日为“春节”,名为“元朔”起,一年一度的春节在中国的沃土上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的特征。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这使得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有别于农耕文化的其他民族,有着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特点。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更具体的叙述兴安盟东部德伯斯镇--这个游牧民族文化浓郁的地方的春节习俗,力求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及多民族国家中蒙古族民俗文化所体现出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青海蒙古族是13世纪20年代进入青海这块神奇土地的。16世纪初踏入青海境内的顾实汗各部落是今天青海近十万蒙古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是和硕特蒙古部。蒙古族是青海世居民族之一,在青藏高原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繁衍生息,用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生态环保文化。生态环保文化是青海蒙古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含金量较高、“储量”较丰富的文化“宝藏”,独具特点,有较高研究价值。青海蒙古族的生态环保文化的形成是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所决定的,它不仅表现在语言、习俗、宗教、生活娱乐等方面,同时也包含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大自然不断发生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生态经济之中。他们的生态伦理、文化习俗与生态经济原则和大自然发展规律密切吻合,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受草原文化的影响,舞蹈风格彪悍矫健。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盅碗舞等。这些舞蹈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的健康气质。建国后蒙古族舞蹈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舞蹈风格从朴素的捕捉舞蹈形象到编创者个性的升华,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8.
布里亚特蒙古族具有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民族服饰别具特色,特别是妇女的服饰,不仅保留了蒙古族的总的特点,还明显地保持着自己部落和姓氏的特点,鲜明区别于其他蒙古族部落,从而成为世界民族服饰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9.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里秣马厉兵.与各部落争雄,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他利用这里的资源和无数骁勇的骑士,完成了统一蒙古的大业。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在千回百转、蜿蜒曲折的“中国第一曲水”莫日格勒河畔,坐落着一个“全帐汗蒙古部落”,是仿照成吉思汗称霸大草原时屯兵的部落建成的旅游点,这个部落的布局.就是当年成吉思汗行帐的缩影和再现…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简称西乌旗)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盟东部,是一个以高平原为主体的地区。西乌旗面积2.3万平方公里,生活着7.1万人口(其中蒙古族占68.8%),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以畜牧业为基础经济的纯牧业旗县。这里东邻草原煤城霍林郭勒,南连红山文化发祥地赤峰,西接草原重镇锡林浩特,北通中蒙边界嘎达布其口岸。  相似文献   

11.
草原“五畜”在草原游牧人生产、生活中的功能是不言自明的常识。骆驼为戈壁游牧人提供乳、肉、毛等日用产品,也是戈壁游牧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从蒙古高原经中亚,赴欧洲的古代“丝绸之路”是以蒙古双峰驼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蒙古双峰驼具有耐饥、耐渴、耐风沙、能负重。善于行走戈壁和沙漠.享有“沙漠之舟”的美誉。蒙古马在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变迁中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是我国的一个人口大省,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散居省份,其中蒙古族是河南省第二大少数民族。当前,对于河南省蒙古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族源问题上,而对于其经济、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方面却涉及的较少,研究现状明显滞后于其民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蒙古是一个史历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长期以来生活在北方草原,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据1982年统计,我国蒙古族人口已达340多万。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甘肃、北京等八省(市)区。除此之外,河南的平顶山、云南的通海、河北的承德、四川的盐源、贵州的大方、福建的惠安、湖北的洪湖、山东的淄博等地也都有聚居的蒙古族。  相似文献   

14.
辽宁是除内蒙古自治区之外蒙古族人口最多的省份,蒙古族在辽西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基础。辽西蒙古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有赖于国家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和引导,适时出台适合的辽西蒙古文化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是辽西蒙古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青海是我国蒙古族人口聚居的地区之一,据1990年普查,青海蒙古族人口有71515人,占我国蒙古族总人口的1.57%,占青海省总人口的1.60%。青海的蒙古族主要聚居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和西宁市。 一、人口来源 青海蒙古族原来居住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十三世纪初叶,即公元1206年前后,蒙古王成吉思汗统兵西进,兵攻中亚时,曾派兵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一带。自古以畜牧为生的蒙古族看到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人口稀少,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公元1227年,成吉思  相似文献   

16.
蒙牛酒业是一个新兴的民营企业,名不见经传;其领军者牛迎骏同样名不见经传。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蒙牛酒业,在刚满两周岁之际,便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就是这样一个志存高远的牛迎骏,出手不凡,悄然间吸引了社会惊异的目光——   草原的“神奇”不善饮酒、尚未跨入不惑之年的牛迎骏,竟然将个人立业的选择,在历时数年、经众多项目苦心过筛之后,最终锁定在“酒业”,并将蒙牛酒业的起点和发展,毅然标示为开发、研制、生产和经销用纯鲜牛奶精工酿造蒙古奶酒,传承、弘扬草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蒙古民族奶酒文化。“牛劲”十足的…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布尔津美丽的喀纳斯湖畔,久居着一个神秘的民族,他们生活在深山密林和辽阔的草原上,以游牧和狩猎为生,几乎与外界隔绝,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其古老的部落、氏族观念和宗教信仰,被人们称作“林中百姓”,世有人称其为——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民族的室内设计都因其个性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风格特征,它以不同的造型,图案及色彩等,表现着不同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征。本文通过研究蒙古族传统室内的基本形态,从而对蒙古族传统室内设计风格特征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认为蒙古族传统室内设计风格与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9.
潘美玲 《西部人》2003,(7):22-24
蒙古族,举世公认的英雄的民族,也是一个爱国的民族。 小时候听过一个广播剧《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于是几十年来,英雄的土尔扈特部落和渥巴锡汗、策伯克多尔济、舍楞这些蒙古族英雄的名子,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只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我这个远方的崇拜者,今天竟会成为土尔扈特王爷府——满汗王府的邻居。闲暇之余,流连沉思在这宝贵的历史遗迹前,遥想当年渥巴锡和他的子孙们在这里壮怀激烈指点江山、挥戈策马驰骋疆场、对酒当歌神采飞扬的景象,心里总是升起一股莫名的激动和感慨。  相似文献   

20.
马是蒙古族社会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亲密朋友和战友,在蒙古族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建立过辉煌的功绩,由此而形成了一系列“马文化”,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对马的热爱和敬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