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九月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古都西安迎来了西部开发的又一个盛大节日。 ——“2001·中国西部论坛”在古都西安隆重召开 两年前的6月17日,就是在这里,江总书记发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伟大号召,中国西部从此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成为一块商机无限的投资热土。 在成功开局两年背景下举办的新世纪首届中国西部论坛,以西部投资环境与对外开放为主题,人员精,规格高,内容实,影响大,是中国政府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又一  相似文献   

2.
2000年9月,本刊记者就“2000·中国西部论坛”及四川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实现四川跨越式发展的问题采访了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 记者:我们看到,“2000·中国西部论坛”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次论坛无疑会给四川带来更好的发展契机。 周永康:“2000·中国西部论坛”是经中央领导同意,由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家外经贸部、国务院新闻办、四川省委、省政府共同主办的。这次论坛将围绕“西部开发───政府与市场”这一主题进行探讨,阐释政策,交流信息,聚合智慧,推进合作,共谋发展。“西部论坛…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以“西部开发”为主题的会议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上半年在西部地区举行的有关会议不下100个,仅记者亲自参加的就有20多个,一名记者甚至创造了半个月参加了12个会议的纪录。毫无疑问,适当举办一些高档次的研讨会、投资洽谈会,就西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交流经验,吸引外商投资,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如“2001·中国西部论坛”,就是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有关部委阐释西部大开发政策、聚合海内外有识之士智慧的载…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4月26日,由欧洲货币组织、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旨在为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西部的发展提供资讯和参考,吸引外商投资西部、投资重庆的“西部大开发引入新机遇论坛”在重庆希尔顿大酒店隆重开坛。本次论坛是重庆第一个面向全球投资和商业银行范畴的高层对话,吸引了全球数百名银行家、投资粗、商界领袖、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及重庆和西部地区企业家参与关注;同时,谈论坛作为本届“渝洽会”的重头戏之一,也为外商投资重庆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的人眼中,投资环境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有人关注法制环境,有人担心民企地位,还有人则更看重投资是否会有长远的回报。不过,再怎么说,投资环境总有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具备了,自然会让投资者不同的期望得到满足。 2000年11月。某报发表议论:“新世纪全世界最重要的市场正在中国西部形成,这是任何一家有战略眼光的公司都不能忽视的。”“西部开发,国内企业莫短视。”这里面称“全世界最重要的”是很可笑的,但国内企业为什么敬而远之总有一定的道理。这话题是从在成都召开的“ 2000年中国西部论坛”引起的,参加…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2004&;#183;中国西部论坛”开幕式和西部开发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西部大开发,不断开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杨亮 《北方经济》2001,(9):12-14
2001·中国西部论坛已经落幕,但余音尚存.论坛引发的讨论仍在学界、政界、传媒继续着.理论家的思想突破往往来源于民间的实践成果,而经济理论的超前性又会引发实际经济行为的有序发展.西部发展不能再重演"大干快上"的闹剧了,因为,简单的头脑产生不了生产力.本次西部论坛带来四个疑问:  相似文献   

8.
自国家提出两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的许多经济学家和理论工作者对西部的投资环境问题在理论上都进行了不懈探索,产生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诸如“仿真国际投资环境理论”、“低门槛理论”和“综合投资环境理论”等,这些理论和观点的提出为指导西部地区改善投资环境和吸引投资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为适应开发战略,使国内国  相似文献   

9.
金菊 《当代陕西》2001,(10):12-13
金秋,最美的季节.古城西安俨然一座花园都市,用她那多彩多姿的清秀与温馨迎来了"2001·西部论坛"的盛会.西部开发在这里聚焦!  相似文献   

10.
《四川经济研究》2000,(12):4-5,9
10月21日“2000&;#183;中国西部论坛”召开期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王春正发布新闻,首次向外界透露了即将公布的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措施要点。  相似文献   

11.
上下一心南北呼应 当2005年的春天悄然走近时,我们依然能感受到2004年冬天里的温暖和火热。 2004年冬天,西部再度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 11月18日,由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2004·中国西部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两天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和《新西部》杂志社等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主流媒体联合主办的"西部开发五周年系列回顾暨中国·新西部  相似文献   

12.
新财经关注     
《新财经》2000,(7)
西部大开发财富公式未来的西部之路和财富究竟在哪里?在“2000中国西部论坛”会议论坛闭幕前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为与会者列出了一个“西部大开发财富公式”:“外国投资者的信心+西部市场+中国政府的优惠政策=我们共同的财富”。西部的未来潜力无限,商机无限。赵启正表示,中国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东西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的主流媒体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西部大开发五周年系列回顾活动暨中国·新西部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五年来,在西部开发进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200多个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等领导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领导、专家学者向获奖者颁发了奖牌和证书,著名药理学家赵东科教授荣获"中国西部开发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4.
金碚 《北方经济》2001,(10):9-13
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和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在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西部大开发的一切战略规划都必须通过投资活动来实现,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有可能获得的投资资金的多寡归根结底取决于其投资环境的优劣,所以,改善投资环境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就投资环境而言,西部大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同义于西部大开放,西部大开放的积极意义和所取得的成效,将直接体现于投资环境改善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2006年6月8日,一场名为“三峡大讲坛·重庆发展论坛·川渝产业发展峰会”的论坛在重庆的渝洲宾馆举行。“一次非常奇怪的会议在重庆召开!”这是一个名为“最成都”的BBS上网友对该论坛的预告。网友对“峰会由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攀钢集团协办”这点似乎感到很不可思议。还有网友在后面跟帖到:“清谈会吧!估计很多“爱重庆”的重庆直辖市市民又会大声批驳重庆市政府的投降主义和四川情结了……”不过,现在持这种论调的人在网络上似乎越来越少,“攀钢集团为什么不能协办了?攀钢集团把渝钛白收购了,是川渝产业共发展的典型例子!”在第二帖就已经有网友开始反驳了!“在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四川、重庆任重道远。”在6月8日的论坛上,川渝两地部分市区县(自治县、市)领导、专家及企业界人士共200余人汇聚一堂。他们共同呼吁,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川渝自古是一家。川渝应该携起手来,力争用10-15年的时间,将川渝地区建成我国西部最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  相似文献   

16.
9月的西安,风清气爽。在如此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2001·中国西部论坛”。前来参加的人员有政府高官、国内外著各学者和世界500强企业的代表。在众多的知名人士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Davil Wall教授尤其引人瞩目,成为老记们的“抢手货”。经过一番努力后,本刊记者终于得以独家采访Davil Wall教授。  相似文献   

17.
“重庆是中国西部的桥头堡,是活力之都、创业之都。”——CE(通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波“重庆是ABB在西部投资的重点。”——ABB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路义普“重庆是一座充满机会的城市。”——瑞安集团创办主席、行政总裁罗康瑞“重庆是我们中国战略的重要部分,在重庆投资的回报率很高。”——BP集团中国乙酰部总裁戈登·威尔森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西部地区处处孕育着生机。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手笔。不久前隆重闭幕的" 2000·中国西部论坛",秉承交流信息、聚合智慧、推进合作、共谋发展的宗旨 ,架起了一座让世界了解西部、让西部走向世界的桥梁 ,构建了一个世界与西部、东部与西部、西部与西部相互沟通、平等交流的平台。富有远见卓识的 1700多名中外政要、专家学者、企业家们 ,共商西部开发大业。西部的开发与开放,从此迈出新步伐。   开放成为西部人的共识   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基本上是 1992年以后才逐步展开的,与 80年代初首先在沿海地区实施的对外…  相似文献   

19.
法治环境的优劣必然会对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西部大开发的全局。 蒙振祥提出“抑制司法腐败是西部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之观点,并建议应加强对西部的专项立法。  相似文献   

20.
2002一l百年技术创新的回顾与展望······……..........................·……路永祥(l)国土资源与西部大开发…田凤山(11)坚持”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方针,推进和实现吉林跨越式发展··,…..................·····,……洪虎(20)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纳米技术.........···……青年科学家论坛(58)”九五”期间铁路科学技术重大进展.............··……中国铁道学会(25)”九五‘,期间医学科学技术重大进展.............·····……中华医学会(29).,九五”农业科学技术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