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和效应测算:1983-1999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一个简单的IS-LM模型中推导了财政政策乘数公式,并估计了我国的IS-LM曲线,发现它们有正常的斜率;计算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约等于2,并测算了我国历年财政调控的效应,发现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占1/5到1/3强,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在需求管理中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当前扩大总需求激经济增长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一个常见的IS-LM模型,可以更为准确地阐述所谓财政政策挤出效应产生的机理和可能的程度。倘若引入政府发行债券所产生的财富效应,使IS-LM模型得以拓展,那么,从中推导出关于挤出效应的一些结论可能与一般教科书是截然不同的:挤出效应的存在与否以及挤出的幅度大小,并不是可以简单判断的,而是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性质与多种经济参数变动值。  相似文献   

3.
IS—LM模型中政策乘数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四部门经济的IS—LM模型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和政策的传导机制,特别是财政政策乘数的变形,给出了挤出效应的衡量。在中国当前的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结构参数一直在明显变化。通过详细讨论结构参数变动对政策效果的影响,得出当前投资对利率不敏感有利于财政政策效果的发挥、货币需求对收入的高度敏感降低了货币政策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引入国际经济部门之后,IS—LM模型扩展为IS—LM—BP模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或被放大,或被抑制,完全不同于封闭经济情形下的分析。以IS—LM—BP模型为切入点,分别对固定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工作的好坏,包括财政、税收理论指导的正确与否,将对中国的发展和改革起着至着重要的作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现实可能性主要有两点:一是我国有充足的生产要素可以吸收扩张性财政政策,二是我国财政对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实现财政政策的转型需要一个过程,要不断降低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积极财政政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创造条件,培养替代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物价有上涨趋势,但失业率却高居不下。对此传统简单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已不能解决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本文从社会保障角度出发来研究菲利普斯曲线恶化下的“反失业”财政政策,希望能够实现高增长下的高就业。  相似文献   

7.
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连续四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及时遏制了经济的下滑,但是,自2001年起我国经济增长率逐步下滑,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出现负增长,通货紧缩加重,本文通过这些现象对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对财政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分析.研究发现:就美国而言,一个短期的、暂时性的、以赤字来融资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可能在0.6~1.8之间,对于其他国家的证据较少,但财政政策乘数也在1左右变化,很不理想.对中国而言,现有文献表明财政政策乘数效应有限,并且在特殊时期也存在非凯恩斯效应,不能过度依赖传统的凯恩斯政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四年来对经济的拉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这在国际国内已得到公认,但是由此产生的挤出效应抑制了民间需求力量的成长,使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政府支出的增加,并且,我国的财政赤字和债务余额问题也到了该引起重视的时候,因此,从长计议,有必要对现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进行调整,从而做到既有财政政策扩张对经济的推动,又尽力避免挤出效应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出口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起了十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成本过大,措施单一,相关配套政策不协调等缺陷,财政政策作用于我国经济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国中长期财政政策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