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汉油田最近几年来针对套损井大力开展51/2"套管内开窗侧钻和悬挂4"套管完井。为解决4"小井眼内打捞难题,研制了7套小井眼打捞工具,同时配套了相应一些工具,从而形成了4"小井眼打捞施工能力,并在严5-9CZ井成功完成一口小井眼井打捞施工。  相似文献   

2.
塔河油田自2014年以来,开始在老井侧钻小井眼固井施工中引入膨胀悬挂器固井工艺,替代了原卡瓦式或直接座底倒扣丢手式悬挂器,大大加强了悬挂器与上层套管的密封性,解决了常规悬挂器重叠段固井质量差、密封不严易互窜的难题。可是在现场实际施工过程中,膨胀悬挂器也暴露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旋转尾管技术常用于固井过程中,以提高顶替效率及固井质量。渤中A井设计井深5 300.0m,开发层位为太古界潜山。实际作业中在四开Φ215.9mm对应下入Φ177.8mm尾管。由于在东二下段钻遇极易坍塌层发生2次卡钻,第三次侧钻完后为保证Φ177.8mm尾管顺利下入,通过原钻具测试井内裸眼、套管内摩擦系数、反算尾管串组合旋转的扭矩分布,以此优选高性能尾管悬挂器、球座、可划眼浮鞋等配套工具;通过对管串实际组件物理抗扭、抗拉参数校核,得出可旋转下入尾管的方案。最终渤中A井在Φ177.8mm尾管下入过程中成功处理频繁遇阻、划眼过程憋压,顺利通过易坍塌层井段,完成封固任务。  相似文献   

4.
蔡军 《化工管理》2013,(22):149
可膨胀管悬挂器(ELH)为尾管固井、完井工艺中一项革新型工具,可以成功地解决常规悬挂器因其原理和结构特点带来的固井施工难题及重叠段固井质量差等问题,成为下一代悬挂器研究的重点。文中以实体膨胀悬挂器系统为例,介绍了其结构原理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应用小井眼开窗侧钻技术是降低钻井综合成本、老井再度稳产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哈国卡拉姆卡斯油田K2357C完井作业的主要难点,详细介绍了小井眼内开窗侧钻水平井实施复合尾管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包含浅井尾管下入技术、新型XG-F完井系统设计、小井眼窄间隙固井、水平井固井技术等。为今后同类型井,特别是浅层开窗侧钻水平井的固井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兰荣 《中国石化》2014,(11):64-66
经过刻苦攻关,在短短5年的时间内,工程院工具研发中心先后研制成功了内嵌卡瓦旋转尾管悬挂器、超高压封隔式尾管悬挂器等新型固完井工具。建院以来,工程院工具研发中心以科技发展规划为指引,以中国石化石油现场需求为导向,借助工程院钻完井工艺研究、现场技术支持及产品制造等一体化平台,致力于先进固完井工具的研发,先后开展一系列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为现场复杂井况下固井作业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为非常规油气藏的储层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石油固井工具研发基地,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德州大陆架公司承担着石油工程固井工具的研制,30多年来开发出以尾管悬挂器为主打的多种规格产品.  相似文献   

8.
新型扩眼器在海上油田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海蓬莱19-3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地层出砂和产量下降的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恢复生产的方法是通过封堵原有产层、开窗侧钻出新井眼并重新完井。A06ST 04井计划在178mm(7in)套管开窗,侧钻152mm(6in)裸眼并下入127 mm(5 i n)尾管完井。但面临的问题是环空间隙小和井壁不稳定,导致下尾管不顺畅、固井质量难以达到生产要求。扩眼作业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该作业只用一趟钻就成功地将906米的152 mm(6 i n)井眼扩大为178 mm(7 i n)。此后,127 mm(5 i n)尾管顺利下到位,并获得较好的固井质量。作者将在本文介绍新型扩眼器并回顾此次作业的具体过程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油田小井眼卡钻事故在钻井和井下试油作业过程中时有发生,处理难度很大。介绍了小井眼卡钻处理程序与技术难点,描述YTK5-1井、HD18-1H井事故处理过程,分析小井眼卡钻事故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小井眼钻井井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小井眼钻井成本较常规钻井低,并有利于环保,因此,小井眼钻井已成为了一门热门钻井技术。新疆油田也进行了小井眼钻井试验,并取得了成功。根据井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小井眼钻井过程中的井控技术与常规井进行了对比,阐述了小井眼钻井过程中的井控控制。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渗透油田压裂选井、选层困难,压裂效果变差的问题,以提高剩余油措施挖潜为目标,对套损修复井、小井眼井等小直径井压裂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小直径封隔器、喷砂器与压裂管柱的配置适用套管内径大于Φ102 mm、井温小于120℃的套管修复井及小井眼井的压裂,可一趟管柱坐压4层,并根据套损点位置限制设计了4种管柱结构,实现小直径大砂量多层压裂;套损修复井压裂后,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液2.6 t,日增油2.2 t,增油强度1.3 t/(d·m),含水下降26.0%;小井眼井压裂后,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液1.8 t,日增油1.6 t,增油强度1.1 t/(d·m),含水下降29.9%;套损修复井与小井眼井所在区域的剩余油分布较重复压裂、转向压裂井所在区域的剩余油更加丰富,措施潜力更为突出。小直径大砂量多层压裂工艺技术拓宽了压裂选井、选层的空间,为大庆长垣外围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川西是我国西南天然气藏的主产区域,该区水平井产层一般位于蓬莱镇组与沙溪庙组,具有高压低渗的特点。由于受到井位条件限制,且地质情况复杂、井眼稳定性差、靶点窗口窄等因素影响,大多数水平井存在井眼轨迹差、拐点多、狗腿度大、裸眼段长等问题。造成砂泥岩井段尾管下入的风险极高,给后续作业带来不便甚至无法达到开发目的。通过对尾管下入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并根据现有工艺及实践经验提出应对措施,从井眼准备、钻井液性能调整、保证尾管居中度、施工工艺优化等方面降低尾管下入摩阻,并配合使用旋转尾管悬挂器、平衡液缸尾管悬挂器等新技术。统计5口井现场应用效果,成功降低了川西水平井尾管下入风险,达到了完井开发的目的,对该地区尾管下入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技术套管挂尾管井固井声波容易在尾管口遇阻,常规做法小钻杆通井影响固井质量,增加建井周期,而如何解决尾管声波遇阻的问题鲜有论述。本文从现场施工角度分析遇阻的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施工措施,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产层中进行小井眼氮气钻井将面临井控、钻头使用、轨迹监测等难题。此类地层上采用小井眼氮气钻井在工艺技术上是可行的,能大幅度提高钻井速度。在龙002-4-X2井钻进时提高钻速的同时还直观有效地发现了一个气层,并确定了珍珠冲段的含水层深度。  相似文献   

15.
采取小井眼钻井技术是减少泥浆用量、降低废弃物和减少固井成本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小井眼钻井环形空间小、泥浆排量小,导致钻头泥包、小螺杆钻具输出扭矩低等问题,在加上小尺寸PDC钻头定向工具面不稳、螺杆钻具防托压效果不好,使其机械钻速慢、使用寿命低。针对小井眼施工及工况特点,以PDC钻头的防泥包设计、螺杆钻具的防托压设计、小尺寸PDC钻头和螺杆钻具的高攻击性、高造斜、高抗磨等个性化设计为基础,形成了一套小井眼PDC钻头+螺杆钻具优化配置提速技术,达到提高机械钻速、减少起下钻次数、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疏松出砂油藏的侧钻井防砂问题,研制适用于侧钻井小井眼的防砂砾石充填工艺管柱及相关配套工具.该筛管可以实现压裂砾石充填完井方式,使侧钻井眼充填足够的砾石层.一起组成多级防砂屏障,起到较好防砂效果.同时又能够支撑井壁,防止井眼坍塌,延长井的使用寿命,充分挖掘老井剩余油潜力.  相似文献   

17.
今年来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的扩大和深入,钻探开发力度不断增加,钻探难度提高,钻井复杂程度更加突出。深井、超深井、定向井、大斜度井、水平井、多底井、小井眼井等特殊条件井越来越多,而钻井速度又需要大幅度提高。因此,钻井难度的增加也对钻井液的抑制剂和润滑剂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润滑剂和抑制剂都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和局限性,不能很好的满足现场需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稀油紧缺、稠油举升与深抽工艺适应性差、稠油井作业难度大、机采井数不断增加等难题,西北油田塔河采油二厂相继实现4项成果转化、2项技术引进、4项自主创新。其中稠油井掺稀接力举升装置、尾管悬挂装置、机抽井口高压变换器等3项工艺在2010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0年在现场推广应用以来,解决了稠油开采技术难题,极大地提高了稠油、特稠油的开采效率,原油日产量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19.
文章由膨胀管技术入手,以油田中某侧井施工为例,通过对其施工流程的介绍,详细阐述小井眼膨胀管钻完井技术的实际应用,同时说明能够对膨胀管施工效果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从整体上提升小井眼膨胀管钻完井技术施工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AT40-2井在完井期间拆井口过程时发现17.78cm(7″)芯轴式套管悬挂器预留部分存在严重偏磨现象,裂缝长8.5cm,上部边缘最薄处4mm(实测原壁厚10mm)。为了搞清该井井口设备偏磨原因,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对该井井口设备和防磨套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从井口偏心、防磨套、钻杆接头与井口设备尺寸匹配、下钻、钻柱转速等方面对井口设备偏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芯轴式套管悬挂器预留部分偏磨主要与井口偏心和防磨套结构有关,根据偏磨原理推导出井架偏心与防磨套尺寸及钻具偏磨的测算公式。提出了防止井口设备偏磨的建议,并在工区得到良好的应用推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