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娜 《金卡工程》2009,13(2):139-139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从20世纪七十年代在实务中运用开始,为审计界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安然事件"后,该方法却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质疑.由于社会公众的利益需求是审计生存的基础,于是审计界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重新审视.在这种环境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两种审计模式在风险评估策略上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但同时更多地体现出了差异.本文对两种审计模式的风险评估策略作一比较,对两者差异加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智慧审计是人工智能浪潮下发展现代审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的重要途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审计环境,而审计目标的变化进一步促使审计方法革新,即从大数据审计走向智慧审计。这要求审计人员从思维模式上变革审计作业理念,从行动上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智慧审计下审计方法创新的关键是构建智慧审计平台,核心思想是将审计理论与审计经验转化为数字化审计知识体系和智能化审计知识模型,这将有助于审计过程由传统的依赖人工规则的自动化流程转变为基于审计平台数字经验的智能化流程。依托于该审计平台可将智慧审计思想付诸实践,动态感知、高效精准、自主学习、人机交互的智慧审计模式有助于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付代红  张建 《上海会计》2003,(11):49-50
网络时代的到来影响着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市场、虚拟商店、网上购物、网络贸易以至商业互动模式等新兴事物的崛起,打破了传统贸易形式的时空限制,使企业与全球各地消费者、合作伙伴及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得到极大的增强,加速了全球信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审计创新已成为网络环境下的大势所趋。网络环境作为外部因素,促成了审计创新的发生;而同时网络环境又作为外部动力,推动了审计创新的发展。网络环境带来了审计的全面革命,这意味着审计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本文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一、审计思维的…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强调了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指导下的审计方法在我国的应用。本文通过回顾新旧审计风险模型的提出,将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性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的新风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体现了新准则中所强调的围绕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来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的重要理念,最后强调了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会计师》2017,(15)
"互联网+"时代正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并进一步影响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的发展趋势。面对"互联网+"所带的审计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变革,传统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需要应时而变,适应"互联网+"审计思维模式及数据处理模式的变化。本文基于"互联网+"的背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内外部环境进行问题剖析,进而提出构建"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议。同时,通过补充与完善"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让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与"互联网+"接轨。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数据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和海量集聚的特点,这导致传统审计模式的缺陷越发明显。为了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审计质量,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因此从大数据时代下审计工作的变革出发,研究云审计的发展方向,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邢春玉  张莉 《财政监督》2020,(1):100-104
本文从大数据和审计需求的角度切入,针对当前大数据审计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大数据分析下的新审计模式。顺应时代潮流和国家政策导向,提出审计大数据分析的流程以及大数据审计的价值,并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内部控制和反舞弊检查审计方案变革的分析,探讨大数据审计业务流程创新以及审计模式的新变化。审计人员在"科技强审"和"审计全覆盖"的政策驱动下,应该提高大数据分析技能,提升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促进审计行为和审计技能多样化,从而为审计业务的蓬勃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零售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分为三个阶段:传统零售业、电子商务的O2O模式以及当下的新零售商业模式。自2016年“新零售”概念被提出,国家相继发布了相关推动新零售转型的方案意见,凸显新零售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深远影响。新零售“线上线下供应链融合”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其与大数据技术息息相关,因此传统的审计思维和审计方式难以应对新零售的线上交易风险,而数据审计模式成为一种趋势,但也面临各种挑战与危机。本文研究数据审计模式对新零售企业审计风险的影响,并从审计风险模型的三大风险层次总结新零售企业审计风险现状,最后提出相应的意见措施,完善审计风险理论模型,为实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宽和延伸,审计工作正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注册会计师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审计风险责任。本文从审计风险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审计风险和审计风险模型。全文从系统阐述审计风险模型及其缺陷入手,提出了针对改善这些缺陷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以下简称XBRL)财务报告和传统财务报告并存环境下和XBRL财务报告替代传统报告环境下的审计框架模型以及应对机制。本文认为在二者并存环境下,审计人员的基本职责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XBRL财务报告中商业事实、元素映射和元素拓展三个层次的认定是否恰当;在替代环境下,创建审计信息分类标准是XBRL财务报告审计得以高效率、低风险实施的保证机制;审计工作底稿将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和审计认定三位一体地结合起来,以审计人员熟悉的审计工作底稿来组织和构造审计分类标准更可行、更易用。  相似文献   

11.
杨冬旭 《财会学习》2016,(2):100-101
国家提出了审计"一盘棋"的规划目标,旨在整合优化全国审计资源的调配与使用.本文探讨了全国审计"一盘棋"格局下,放弃"地界"的思维及工作模式,对我国现行审计部门间的职能转化与融合进行详细剖析,并展望了我国审计行业未来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目前传统的审计课堂教学普遍偏重对审计理论的讲授,而未能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的需要.审计学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审计理论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及创造空间,提高学生审计实践的能力,本文以传统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的存在问题为切入点,对传统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并构建适宜审计案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课后的实践教学,使审计案例教学得以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审计是在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技术、传统审计学、数理统计、系统论等科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门新的审计学科.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被审计单位越来越多地依靠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技术进行财务和业务处理,计算机审计也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金审工程"的实施,我国的计算机审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基层审计机关还存在一些不足,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计算机审计的运用不够深入,对计算机审计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财政审计是审计机关依照<宪法>和<审计法>对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实施的审计监督,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和基本的职责.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对财政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审计机关应适应形势,认真分析研究财政改革的内容,及时转变思维方式,正确把握财政审计的发展方向,转变财政审计模式.在今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着力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要求.下面就调整现行的财政审计框架、内容、理念、方式等方面,谈谈如何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  相似文献   

15.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的推广和运用,提高了使用者对审计信息时效性的要求.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也使得传统的静态审计面临挑战.持续审计是一种动态审计过程,能够提供更加及时和可靠的信息.文章以美国持续审计发展的制度分析为切入点,阐释了制度环境对持续审计的影响,指出我国相关制度环境的缺陷及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我国特有的(非)整合审计模式的自由选择制度,为本文研究不同模式下审计费用的横向比较提供了基础。利用2011-2015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整合审计较非整合审计能够显著降低审计费用,这主要源于整合审计下规模协同效应带来的审计交易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与"非十大"相比,"十大"实施整合审计的规模协同效应更加显著;随着客户规模的增大,整合审计的规模协同效应也更加显著,但审计师对超大型客户实施整合审计的能力仍显不足。此外,没有发现不同审计模式下审计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的证据。上述结论对政策制订者完善审计制度以及审计师和上市公司决策,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满 《财政监督》2014,(7):58-59
传统的内部审计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会计的应用,传统内部审计表现出不适应性。本文分析了内部审计在网络会计环境下的缺陷,阐述了内部审计所面临的五项转变。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内部审计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会计的应用,传统内部审计表现出不适应性。本文分析了内部审计在网络会计环境下的缺陷,阐述了内部审计所面临的五项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环境,我们必须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考核、选拔体系,建立新常态下的多样化人才队伍.通过组织跨领域的工作团队,分领域培养专业化人才,使审计人员能够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同时,做好"下一代"审计人才的培养也十分重要,使审计人员的素质与技能达到"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前,随着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以及事前、事中审计的不断强化,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因其适时性、效益性显著,已成为各地审计机关开展投资效益审计的主要模式. 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后,跟踪审计已在四川汶川灾后重建项目、奥运场馆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审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跟踪审计改变了以往事后审计"秋后算账"的滞后性和间接性,它要求审计人员全过程参与、全过程跟踪,能够更好地增强审计的时效性,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