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1 毫秒
1.
<正>一、引论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没有公允地反映其财务收支状况、审计人员却认为已经公允地反映;或者被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已经公允地反映其财务收支状况、审计人员却认为没有公允地反映并据以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和结论,给利用审计结果者带来损失,而追究审计人员责任的可能性。"可见,审计风险是审计结果与审计事实因某些因素产生差异,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对此承担一定责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政府审计风险,一般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没有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或者总体上已经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审计人员却认为已经公允地反映或者没有公允地反映,审计机关据以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做出不恰当审计评价和审计决定,导致审计失败的可能性.审计实务中,影响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审前调查不细致,审计过程中审计方法选用不适当、审计取证不合规,审计报告阶段定性不准确、评价不恰当、罚则不相当等.针对风险高发点,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与一般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审计不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和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也是提拔任免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涉及到对领导干部的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对党和人民负责,为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负责,经济责任审计就必须确保审计质量。本文就影响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因素和控制审计质量措施方面,做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4.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目标就是评价企业领导任期经济责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本人认为应当包括经济管理责任,经济发展责任,个人经济行为责任三个方面。由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性质决定了它比一般财务收支审计的难度要大。因此,切实做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部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提高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未来时期我国政府必将把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审计人员应客观、正确、科学地阐述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使组织、人事部门能够根据审计结果判断领导干部(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履行程度。  相似文献   

6.
经济责任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是通过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负责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借以评价领导人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履行经济职责和廉洁勤政状况,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任用领导干部提供依据,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手段。审计评价是否客观公正,关系到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和工作业绩是否真实、准确,并直接影响着这些干部的荣辱升降等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审计工作是否落到实处。所以,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效果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责任审计以评价领导干部为主,在我国已经运行多年。根据经济控制论和免疫系统观,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力量、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执行力度和加大经济责任审计业务量,能够预防和惩治领导干部腐败,提高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绩效。实证研究表明,经济责任审计力量越强,经济责任审计执行力度越大,越能够预防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审计人员数量越多,审计力量越强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耗费的行政管理费越少。为了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效果,应当构建经济责任审计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审计的对象范围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准确地确定审计对象范围,科学合理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是全面监督经济责任人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条例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所在的单位。如何界定其所在单位的范围,经济责任审计条例没有具体的规定。我们认为,经济责任人的所在单位应以其职权控制或管辖的能够反映其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的单位为标准,而不能仅仅理解为经济责任人所在的主要单位。比如:对乡镇长(包括乡镇党委书记)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就不能单纯地审计政府本身的行政行…  相似文献   

9.
一、内审机构必须准确定位,使经济责任审计落在实处 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具有特殊的功能,是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考察手段缺陷的有利补充。领导干部作为部门单位的行政主管,掌握着本单位本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经济决策与管理权等,同时也担负着与之对等的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审计正是通过它独特的角度与权利来解除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相似文献   

10.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核心。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发现被审单位在财务收支以及经济决策、管理、执行、监督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清责任主体,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作出评价,实现从客观反映到本质的过程。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到对领导个人的经济责任界定,结果将影响到领导个人的政治命运,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就变的非常重要。本文主要论述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经济责任审计所存在的一些现象,以及如何加强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另外还提出了为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大力推荐使用平衡记分卡,为经济责任的评价标准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履行经济职责和廉洁勤政情况的审计。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为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进行考察考核、综合评价、任用和奖惩兑现提供重要依据。其审计结果是否客观公正,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和工作业绩是否真实、准确,而且也关系到审计工作是否落到实处。因此,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而言,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与风险要远远大于一般项目的审计。那么,如何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环节及原因,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是当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关注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尼燕 《理财》2003,(5):12-12
自1995年中办、国办两个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两个《暂行规定》发布施行以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起来,但如何提高审计效果,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笔者认为应搞好以下5个结合:一、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在对一个部门、单位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之后,审计部门应将涉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个人廉洁自律的有关资料存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档案”,以备离任审计时随时调用。这样,离任审计时既可避免重复劳动,又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从而逐步把经济责任审计变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缓解目前经济审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任务繁重与审…  相似文献   

13.
陈学义 《中国外资》2012,(11):185+187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审计制度,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党政领导干部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领导人任职期间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以及领导干部个人履行经济责任,遵守财经法纪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随着公司制的出现与发展,财产的所有权与管理权逐渐地分离开来,委托人将自己的财产物资交付给受托人进行管理,受托人接受委托后即应承担所托付的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受托责任。由于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需要了解受托人是否全面有效地履行了受托经济责任,而受托人也有证实自己努力工作,消除委托人顾虑的需求,在这种基础之上便产生了独立的审计机构,对受托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以满足双方的需求。政府经济责任审计,是特指审计机关或其他审计组织,接受有关部门的委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领导干部本人对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借以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情况的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活动。  相似文献   

14.
牛国治 《理财》2004,(11):26-26
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经济责任审计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深化和提升。在审计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财政规模、财政财务收支、债务等能反映经济活动的事项进行审计,正确评价责任人任职期间是否履行了职责。  相似文献   

15.
鲁恒超  许继生 《理财》2001,(8):24-24
6月13日,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和《河南省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了领导干部在其任职期间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直接责任:一是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二是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三是失职、渎职的行为;四是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主管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其所在的单位、部门或地区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负责单位财务收支、重大经济决策、内部控制执行、个人经济责任等情况的全面审查和评价,定量分析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和成效,正确评价其是否履行了相应的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审计是干部监督、选拔、任用、奖惩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在实际操作中审计对象与审计主体、审计目的、受托审计单位有关,企业中的审计对象是广义的审计对象,除了董事长外还  相似文献   

17.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确定财务报表是否遵循了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进行了公允表达。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企业管理当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财务报表公允表达。注册会计师要确定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进行了表达,是否存在重大的错报和舞弊。  相似文献   

18.
王冠英 《理财》2003,(5):33-33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机关通过对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任职期间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在审计结果报告中对其应负经济责任和廉政情况作出的结论性评语,关系着被审计对象的升降、荣辱。它既是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撰写审计报告的重点、难点。因此,审计人员在对领导经济责任进行评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客观性原则。审计人员在评价中,要围绕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所取得的审计证据,以审计出的可靠数据和客观事实为依据,既反映被审计对象的工作业绩,又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王爱杰 《理财》2003,(4):40-40
近几年来,我们内乡县立足县情,认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取得了明显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自1992年开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规范、完善提高的发展过程,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2年,我们共对65名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法人代表实施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对象包括县直单位的局长、主任22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33名,县属企业负责人10名。查出应由被审计人员承担主管责任的违规金额3516万元,承担直接责任的违规金额232万元,涉及领导干部个人的经济问题有4…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部门、单位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审计,是对其有关经济活动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审计,是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的一种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将审计监督引入干部管理,既维护了财经法纪,促进了领导干部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