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遵循怎样的原则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及避免风险?许多人进行过讨论,从提出的各项原则看,“谨慎性”原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它指的是审计人员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持稳健、谨慎的态度,显然这是对审计实践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作出的一种反映。但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所具有的倾向性、不平衡性以及在实践中存在的随意性,陔原则如使用不当,有可能使审计评价偏离正常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浅析会计谨慎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它是实现会计信息客观真实的重要保障,也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职业判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本文从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以及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体现,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弊端以及解决的对策,从而更好地运用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或保守主义。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会计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财政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条规定:“会计核算应遵循谨慎原则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承认谨慎性原则的科学性,并有选择地应用了这一原则,这是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的重大突破之一,也为我国银行会计实行谨慎原则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一、正确理解谨慎会计原则谨慎原则也称稳健原则或审慎原则,是指会计部门在处理各项会计事项时必须持稳键或审慎的态度,对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应当合理预计并予入帐,而对可能取得的收入,则不能提前入帐,谨慎估计资产和利润…  相似文献   

5.
林洁芬 《财政监督》2005,(12):70-71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其含义是指对某一会计事项有多种不同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尽可能选用一种不导致企业虚增盈利的做法。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会计人员对尚未发生的情况做出合理估计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为减少会计估计的随意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谨慎原则应运而生。谨慎原则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原则的出现,要求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应保持职业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能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能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原则在2006年颁布实施的  相似文献   

7.
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的职业谨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扩展和被诉讼案件的急剧增加,注册会计师该如何减少审计过失,避免法律诉讼?除了增强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独立性,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在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和谨慎态度是降低审计风险、避免审计失败的有效途径。以下是笔者对注册会计师在不同的审计阶段应持有的职业谨慎的一些认识。一、计划阶段应有的职业谨慎(一)业务约定时的职业谨慎依据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无论承接何种业务,都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审计约定书。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注册会…  相似文献   

8.
殷洪良 《新金融》1995,(7):28-28
《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所谓谨慎性原则也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对某一会计事项有多种不同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尽可能选用一种不导致企业虚增盈利的做法。在这种原则核算下,企业在某一段时间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可以先估计入帐。  相似文献   

9.
熊仪先 《上海会计》2002,(12):60-63
《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以下简称《验资公告》)向全体注册会计师发出了特别忠告,明确指出,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验资业务时,除了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外,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原验资公告没有这条规定)。旨在警示注册会计师时时处处应以职业谨慎态度处理验资业务中各种关系,降低和化解验资风险,减少和杜绝验资诉讼发生。一、验资计划阶段怎样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一)接受委托之前要初步评估验资风险。1.委托人的动机。委托人动机不纯甚至与开户银行、评估机构串通有欺诈之嫌的,会给验资带来较大风险。2.…  相似文献   

10.
谨慎性原则又称健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企业在不确定因素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不高估资产或收入,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  相似文献   

11.
会计谨慎性,又称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惯例,它隐含着在确认和计量收入与资产时应保持谨慎。谨慎性被认为是最基本的会计估价原则,它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久远而明显。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谨慎性的要求是:“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在会计实务中,广泛采用各种减值准备、对存货估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加速折旧等谨慎会计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王阳 《时代金融》2014,(5X):159-159
谨慎性原则又叫稳健性原则,是一个企业在对资产和负债,收入和费用等核算时涉及的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谨慎性原则是实现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保障,会计人员在进行实际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循此原则。  相似文献   

14.
谨慎性原则又叫稳健性原则,是一个企业在对资产和负债,收入和费用等核算时涉及的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谨慎性原则是实现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保障,会计人员在进行实际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循此原则。  相似文献   

15.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小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日益活跃,经营者在关注企业收益的间时更加注重风险的规避与防范,从会计核算的角度,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因此,谨慎性原则应当成为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会财会》2010,(3):10-10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这就是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随着独立审计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注册会计师(以下简称CPA)执业质量愈来愈重视,相应地追究CPA法律责任的意识也愈来愈强烈,CPA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显得尤为重要。一、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的概念(一)概念。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是指CPA在执行审...  相似文献   

18.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及概念解读 (一)定义 2006年财政部令第33号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这就是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杜华峰 《会计师》2016,(4):17-18
会计实务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与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关。为了解决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培训,使会计工作人员能遵循谨慎性原则,合理的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此外,企业要确保会计工作人员在依据谨慎性原则工作时,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本文对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殷东梅 《上海会计》1997,(12):36-36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4号》对期初余额作了很明确的定义:“期初余额,是指首次接受委托时,所审计会计期间期初已存在的余额。”接着,准则又进一步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充分考虑期初余额对所审计会计报表的影响。”从此定义和要求出发,我们可知,被审计单位本期的交易、事项及会计处理的结果,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在上期的基础上增减变化的结果。所以期初余额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本期审计结论的正确性。为此,作为注册会计师,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关注期初余额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对于这一点,大家是没有疑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