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纺织服装产业拥有雄厚的原料基础,不仅有像魏桥、南山、如意这样的纺织龙头企业,还有像潍坊星河纺织城等专业市场。然而一直困扰山东纺织服装发展的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有效解决。位于青岛的中韩国际小商品城通过对饰品配件的独特经营,在完成差异化经营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面临的新转变和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产业链的形成,强化和提升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作用和功能,加大对市场的投资是十分必要的,关键是怎样投?在哪投?投多大?以后怎样运营?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袁英图/文)3月19日,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与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及绍兴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共同主办,无锡新世界国际纺织服装城独家赞助的“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与产业协调发展高峰论坛”在绍兴举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等行业领导、各知名专业市场负责人、产业集群地领导及浙江省纺织服装企业代表共20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作为产业链中重要的中间环节,中国纺织服装业专业市场的发展与产业的发展需求始终密切相关。在过去的25年里,我国纺织服装产业…  相似文献   

4.
12月18日,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发布了第一份"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运营情况监测季报"(以下简称"市场监测季报"),标志着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监测体系正式启动。"市场监测季报"将每季度发布一次,通过定量调查、重点数据采集及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经营动态,分析内需市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的运行及走势情况,并最终服务于专业市场的建设、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在2009中国纺织服装市场论坛上,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秘书长钱晋与广东珠江控股集团纺织服装专业投资运营公司总经理周会良共同签署了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产业服务基地(广州)战略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在提升纺织产业竞争力,培育纺织品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倡导诚信经营,深化诚信体系建设,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运营与发展情况,总结国内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年度业绩,表彰在市场运营管理方面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优秀代表,2013年4月18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与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组委会共同主办的“2012年度中国二十大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颁奖典礼暨石狮国际轻纺城项目推介会”在第十六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期间隆重举行。主办方希望通过颁奖活动能够树立行业典范、发挥榜样作用,让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未来产业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并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8.
俊钦 《中国纺织》2006,(12):160-161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形成往往与当地的区域经济特色相关,如何以专业市场为龙头,不断完善纺织产业链,凸显区域经济优势是目前各专业市场的首要任务。专业市场在完成纺织服装企业集群之后,应合理引导纺机印染染料商贸服务等链条产业的完善和发展,并同样形成集群效应才能完成专业市场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凸显区域 经济优势,才能具有全球批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加强行业媒体与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产业集群的关联与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1月13日,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纺织服装周刊》、苏州万豪房地产开发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在行业指导,宣传报道,市场建设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10.
12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1978~2008市场改变中国"大型庆典活动中,30家专业市场获得了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杰出贡献奖。纺织服装周刊于12月24日(2007年第48期)向读者介绍了这一奖项的背景和30个市场的简况。而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我们有幸接触到这些市场的高层管理人员,也了解到更多的市场情况,当我们为总结这次活动,再一次翻阅那些充满激情的材料时,我们发现,对于市场的30年,对于市场的杰出贡献,我们的报道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职业的冲动让我们再一次把镜头对准他们,把笔墨留给他们——让历史记住他们的杰出贡献!3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地方优势,造福地方经济;依托民营企业,带动民营经济;依托产业优势,带动产业升级;依托品牌企业,带动品牌成长,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带来了空前的生机与活力!进入新世纪,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买全球,卖全球",成为全球纺织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如今的专业市场,年成交额高达8500亿元,覆盖从原料到最终成品的整个产业链,在市场配置资源和促进内销,拓展外销等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总结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发展成就,客观、公正地评价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产业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热情讴歌专业市场的杰出贡献,共同关注专业市场的未来发展,让我们在2008年共同努力吧!  相似文献   

11.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是中国纺织服装产品重要的商贸流通业态,是中国商贸流通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伴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在市场规模、营销功能和作用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壮大和升级换代。本文就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业态演变及其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新时期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2.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升级换代。各地的市场已经创建了相应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在辐射范围、主要产品、批零结构等环节上,都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市场背景下,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依然是当前商业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王丽媛)9月19日在无锡召开的首届物流与电子商务峰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信息部副主任夏令敏关于“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提升与发展”的专题报告引起参会代表特别是来自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人士的关注。夏令敏在报告中说,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是伴随产业发展和商业流通体制改革而出现的。近年来,随着纺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专业市场也进入了整体提升的新时期,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市场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配套,形成互动。目前已形成覆盖纺织原材料、半成品(纱线)、各种纺织面料、辅料、服装、服饰、家纺等整个纺织产业链条的市场网络;从市…  相似文献   

14.
徐海云 《中国纺织》2009,(12):59-61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一直被喻为产业的晴雨表,市场兴则产业旺,产业旺则市场兴。后危机时代,专业市场如何突出重围、获得空间出路,是很多人苦思冥想的问题。11月7日,在濮院举行的2009中国服装专业市场圆桌会议上,来自全国13家大型服装专业市场的代表共同把脉服装专业市场现状,探讨服装类专业市场未来新型经营模式。升级、电子商务、自主品牌、现代物流等成为后危机时代专业市场寻求突破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开栏语:在保增长、扩内需政策的拉动下,过去的一年,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表现得异常活跃,不仅在促民生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成为外贸转内销的重要渠道。联盟市线栏目将从产业的视角关注产业流通,从产业链的全局重新认识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致力于促进行业整体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广专业市场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专业市场也不断提升,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配置资源、扩大内需、引导生产、搞活流通、形成价格、推动纺织行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纺织服装产业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其产业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专业市场也不断提升,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配置资源、扩大内需、引导生产、搞活流通、形成价格、推动纺织行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纺织服装产业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其产业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专业市场也不断提升,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配置资源、扩大内需、引导生产、搞活流通、形成价格、推动纺织行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纺织服装产业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其产业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专业市场也不断提升,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配置资源、扩大内需、引导生产、搞活流通、形成价格、推动纺织行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纺织服装产业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其产业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专业市场也不断提升,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配置资源、扩大内需、引导生产、搞活流通、形成价格、推动纺织行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纺织服装产业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其产业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