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统计申报“千头万绪” 基层部门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是指将境内居民与非居民发生的每一笔收支都进行申报、统计、汇总并及时上报上级部门。目前我国开展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是间接申报,涉及申报主体(客户)、外汇指定银行、外汇管理部门三方人员,要素较多,要素之间逻辑关系严格、复杂,经常反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铁军 《中国外汇》2009,(15):19-19
银行作为联系申报主体和监管部门的,纽带,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质量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案中的银行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问题:在大力拓展国际汇兑业务的同时,国际收支申报的管理却跟不上,导致大面积的国际收支数据漏申报。  相似文献   

3.
张倩 《金融纵横》2001,(10):56-56
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制度历经五年的运行,在制度完善和操作规范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进一步满足了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三方面的要求。但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4.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存在五大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政策法规理解上存在不一致。新旧版《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都要求银行解付或贷记入账后进行申报或统计,各银行理解为,涉外收入只要没有解付入账,就不需要统计和申报。二是银行服务创新造成申报主体申报义务流  相似文献   

5.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监测体系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其实是为整个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服务的,不依附于外汇管理,不受外汇管理发展阶段的限制。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信息对外汇管理工作并不是无所作为,其既超脱于外汇管理,又有在一定程度上为外汇管理服务。从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开展五年来的情况看,申报工作与外汇监管是在朴素促进中不断完善的,两展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方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国际收支统计是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四大账户之一,也是唯一的外部统计账户,综合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状况,是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我国于1980年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开始建立国际收支统计体系,但真正意义地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起步于1995年。德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始于二战以后,领先于我国几十年,体系建设较为成熟。本文将从国际收支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方法、结构体系、核查制度四个方面对我国与德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进行比较,由此得出对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外汇局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与外汇管理工作井水不犯河水,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只能用于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及相关国际收支统计,功能单一,信息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实际上,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与外汇管理工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表现在:国际收支统计与外汇管理的总目标都是维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维护汇率稳定;外汇管理的内容与国际收支的统计分类是完全一致的,出口收汇、进口付汇、非贸易外汇、外商投资和外债管理均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得以反映;国际收支统计数据和外汇管理业务统计数据的基础信息来源都是企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青海省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及时发现涉外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收支申报统计制度,从1996年实施至今已有8个年头,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各项制度日臻完善。2003年10月,随着新的出口核报系统的推出,在贸易进出口核销方面都实现了全面利用国际收支涉外收支系统数据开展核销工作,使得国际收支对公收入、支出申报的准确性、完整性、实效性得到有力保障,对公申  相似文献   

10.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自1996年1月1日实施以来,不断发展完善。国际收支统计、分析和预测已逐渐成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从2002年3月1日起,江苏省实施国际收支涉外收入申报的期限由原来的25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大大地提高了国际收支申报效率和质量,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1)申报制度认识模糊。外汇指定银行申报人员对于《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实施细则》、《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等规定掌握不准,比如把5日申报误以为涉外收人的涉外支出的申报都是5日期限。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的诸多问题,本文从申报制度、业务操作、数据核查、统计监测等各角度具体阐述了贸易融资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把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当作负担。而作者十年的亲身经历与感悟表明,国际收支申报不仅仅是义务,亦是完善个人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团队进步的利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张莉 《中国外汇》2007,(2):80-82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是国寐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国寐重大经济政策的出台。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银行、企业、个人均有义务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可以就国际收支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或者普查。《中国外汇》拟从本期起开设“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指南”专栏,希望能够对国际收支统计的具体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并帮助数据使用者了解相关数据背后的经济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4月2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十周年座谈会,从而拉开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帷幕。座谈会邀请了国际收支司历任司长、当年参加过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设计的同志及部分在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岗位工作了十年的银行和外汇局代表,共同回顾了十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发展历程。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6.
1.间接申报信息事后录入,导致涉外收入数据统计不准确。银行在收到涉外收入款项进行外汇收入业务会计处理时,申报系统未能实现业务数据直接向国际收支申报数据的转换,而是事后制作涉外收入统计表,据以逐笔录入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在统计表的制作和数据录入过程中,申报信息不可避免地出现遗漏、错误,导致银行统计数据统计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对了解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情况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收支间接申报业务量也明显增加。在难度不断提高,业务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改进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核查方法,提高核查手段已成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8.
李玲青 《中国外汇》2015,(15):28-29
新出台的27号文,通过明确申报原则和简化申报流程,减轻了申报主体和银行的负担;同时,也对银行工作提出了新要求。2015年7月1日起,《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汇发[2015]27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正式施行。《实施细则》出台的主要目的是规范涉外收付款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明确申报原则和简化申报流程,切实减轻申报主体和银行的负担;同时,实现对原有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梳理整合。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不断修订、完善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的建立,已成为我国平衡国民经济指标、制定正确的对外经济政策的基础,成为了我国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和有效应对金融风险的手段。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收支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交易内容、交易类型、交易方式日益多样化,跨境投资、金融衍生品等新产品,以及电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新业务层出不穷,这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全方位普及国际收支统计知识,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是1996年开始施行的,它引入了新的数据采集方法,采用了交易主体申报制度,将直接申报与间接申报、逐笔申报与定期申报有机结合起来。它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逐笔申报、金融机构的对外资产负债申报、证券投资申报、汇兑业务统计申报等。这套申报体系运行8年来,在监测我国国际资本流动、贸易状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