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房地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尤其在长三角地区,该引擎作用表现的尤为突出。但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严重依赖银行信贷。这样银行就承担了过大的巾场风险,对金融系统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我国也加强了对房产业从银行获取信贷的限制,各种新的融资方式在我国房地产业因此日益受到重视,这其中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已成为其中的一个融资新热点。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房地产业,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建材业、冶金业、建筑业、地产服务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众多部门的发展.房地产金融是保证我国房地产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据,在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房地产金融业的发展速度却远远跟不上其发展步伐.房地产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筹集是其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王沿娣 《时代经贸》2009,(9):119-119,118
房地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是房地产业发展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房地产业的融资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问题。本文在房地产业融资问题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风险种类、原因、特征进行探讨,同时借鉴已有的经验和教训,尝试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融资体系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世界房地产金融新探姜淑芝所谓房地产金融,主要是指为房地产业及其相关部门筹集、融通、清算资金,提供相应服务的所有金融行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作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房地产金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得十分普遍,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作为一个资金密集性产业,金融支持是不可或缺的。现阶段房地产开发中存在的金融风险,国内银行信贷收缩等因素已使房地产多元化融资体系建立势在必行。新的金融市场、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现,房地产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才能确立,这是中国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之关键。  相似文献   

6.
罗媛  龚君良 《时代经贸》2007,5(12Z):24-25
随着中国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房地产金融在金融业比重中将进一步提升,尤其以房地产新增贷款在我国银行新增贷款规模比重的快速提升,将对银行产生相当大的压力。积极探索发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于有效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提高资产流动性,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城市住宅制度与土地制度的改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但总的看来,我国的房产金融发展水平仍然十分低下,发展速度缓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旧的房地产金融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房地产金融发展的需要,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出路就在于加快房地产金融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杨慎 《经济导刊》2004,(5):14-15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产业,有持续发展的空间。目前制约我国房地产发展的瓶颈是资金,如果不能解决房地产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问题,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表现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金融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不仅是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业稳定和发展的要求,而且对整个金融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也至关重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现状与特点,接着描述了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集中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业和金融业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房地产市场的起伏与房地产金融及相关政策变动密不可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房地产金融的问题和房地产金融体系的不健全。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融资渠道不合理、房地产金融法制建设滞后、金融创新缓慢。所以,我们应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培育和发展房地产金融市场,建立个人及企业信用制度,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郭敬 《经济经纬》2005,(5):108-110
房地产业是今年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近年来房地产业发展速度惊人,商品房价格在节节上升,房地产泡沫逐步累计并日益显现,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而且房地产贷款也在大幅增加,存量和新增的房地产不良贷款已经开始暴露,对银行房地产贷款造成重大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区域经济间的关系——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张所地  夏天舒 《技术经济》2011,30(10):81-86
采用VAR模型,对1990—2009年山西省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区域经济基本面变量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影响房价波动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识别。研究表明:山西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房地产投资额、城镇化水平与商品房价格存在协整关系,且前者均是商品房价格的Granger原因;市场主体预期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要大于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最后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泡沫问题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1998年开始,随着福利化分房的结束,住房商品化的开始,我国房地产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也连续快速攀升.近年来,关于我国房地产泡沫问题的争论不绝于耳,但是一直未有定论.在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引用最新的统计数据,运用定量方法,对我国1997-2006年房地产业运行中是否存在泡沫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还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全国普遍性的房地产泡沫,但泡沫化倾向明显,需警惕.  相似文献   

14.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既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又是碳排放大户,探索其低碳发展的战略与路径有着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文章从政策引导与制定、经济扶持补贴、低碳技术创新、产业完善整合、低碳行为宣传等战略角度,研究低碳房地产发展路径的选择,得出合理的结论,并提供某房地产项目的成功实践经验。研究成果不仅可为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而且为房地产低碳实践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许晓文  贾春贵 《时代经贸》2007,5(10X):101-103
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它的健康发展关乎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并且有加剧的趋势,从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协调发展出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一系列政策对房地产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行业对三次产业增长的贡献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破响应函数等方法,从数量上研究房地产行业和三次产业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房地产业对三次产业有明显的正影响,带动效应的大小顺序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房地产业在短期内出现失衡的可能性不大。这个结论和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相吻合,房地产业可引领三次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我国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近年来,房地产业发展旺盛,处于高位运行阶段,但也存在非理性的一面,危害到行业本身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定程度冲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此,笔者提出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分析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房地产市场,促使房地产健康、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房地产业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国家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2005年整个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不断下降,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应对中国房地产业未来市场需求、投资等状况进行分析,做好房地产业税收制度,及金融体系等方面的规范和改善,以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9.
胡日东  李颖 《经济地理》2011,(11):1862-1866,1873
我国房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侧重从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的角度对2005—2009年全国31个省市的房地产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全国房地产业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就横向比较而言,北京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的综合水平在全国各省区处于领先地位。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省区综合排名相对靠前,如天津、广东、福建等。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平均综合得分较低,表明房地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达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总的来说,全国各地区的房地产业开发和销售的发展状况普遍表现正常,行业发展态势较好。  相似文献   

20.
长株潭一体化中的房地产业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庸萍  袁冬梅  刘建江 《经济地理》2007,27(3):438-440,446
房地产业自主创新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在长株潭一体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房地产业的自主创新主要包括精神创新、物质创新和体制创新三部分,其中以开发理念和文化创新为主的精神创新是核心,以建筑和科技创新为主的物质创新是基础,以管理和开发体制为主的体制创新是保障。长株潭房地产业的自主创新应从这三方面入手,并结合风俗习惯、市场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