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信息化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信息化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如何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政府信息化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化,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关系到民族兴衰的一个战略性课题。政府信息化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政府信息化,是指在网上建立一个虚拟政府(virtualgovernment)、电子政府(electricgovern-ment),把政府办事的职能、职权、职责、程序、标准及有关信息等文件资料通过网络公开,实施对社会的管理、服务职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对信…  相似文献   

2.
李根宽 《魅力中国》2009,(24):88-89
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主体是指与企业存在一定的现时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因而为特定目的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需求的单位、团体和个人。其中最主要的利益主体有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内部经营管理者、政府、员工和客户等。由于与企业经济关系的程度不同,各利益主体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关注点和利用目的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3.
信息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因此在明确信息基础设施内涵的基础上,从通信基础、网络基础、用户基础、公共服务基础、科研基础五个方面构建信息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全国各省市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同时利用2005年至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在全国和区域间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且区域间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差异性,表现在东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明显,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效应不明显。政府应继续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信息设施建设差距,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促进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任腾 《中国经贸》2009,(6):166-166
当前,中国倡导创建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性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保证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县镇政府的信息平台则是创建两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县镇政府不断加大信息平台构建投入,在短时期内取得了巨大进步.为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依然存在着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对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0—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以及Logit回归和PSM-DID基于甄选效应和激励效应研究政府补贴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甄选效应和激励效应。甄选效应下,规模大、生产率水平低的企业更易获得政府补贴;激励效应下,激励进入效应下政府补贴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抑制作用,而激励退出效应下政府补贴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促进作用。分样本检验发现不同企业所有制及补贴强度的影响表现出较大差异性,通过对影响渠道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和管理性交易成本是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按要素分配中信息参与要素收入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讨论了信息要素的内涵,认为信息的本质就是信息性劳动成果。进而提出信息要素参与价值创造既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一方面,信息要素作用于生产力,起到了对价值创造的倍增效应和对传统资源的置换效应;另一方面,信息要素作用于生产关系,大大降低了经济主体的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协同成本,减少了经济运行的摩擦。章同时探讨了信息与分配的方式,认为信息主要以知识产权、人力资本产权、形象所有权和信息服务所有权的方式参与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非对称信息范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金融产权的特征与非对称信息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金融市场的萎缩为逻辑起点,说明了金融市场萎缩对商业银行、投资者以及社会(政府)利益的损害,阐述了信息劣势方借助信息甄别行为,强制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消除非对称信息,消灭金融市场萎缩现象的问题.指出,由于投资者信息甄别行为的规模不经济以及外部性问题,致使强制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的主体是政府而非投资者;提出了商业银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目标是形成对商业银行的分离均衡,遵循的原则是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以此为基础,论证了商业银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边界.  相似文献   

8.
张肃琪 《辽宁经济》2006,(3):102-103
会计信息监管就是指各级政府及其会计主管部门依据法律和制度的规定,采取一系列规范的、有效的措施,对会计主体反映的大量的经济数据以及有用的财务数量信息进行的动态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信用信息就是反映或描述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相关数据和资料等,主要包括政府信用信息、企业信用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信用信息资源则是生产制造信用产品的原材料。南京市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发展信用经济,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当务之急就是信用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如何解决特殊行业和垄断行业的巨大外部负效应性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政府依靠行政手段封社会经济主体带来的负向外部性进行矫正,但是政府管制成本高,信息不对称造成效果不理想、本文研究以内控信息强制性披露作为治理手段,既利用企业现成会计核算系统和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势,成本增加较少;又利用内控信息治理机理,减少公司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并以房地产业、医药行业以及垄断行业为例,通过内控信息强制性披露.实现封相关行业的巨大外部负效应性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的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