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建伟 《东北之窗》2012,(21):18-18
西哲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既是哲学命题,也是对人的本质意义的终极追问。从共产党人的信仰角度和实践角度看,解决好“三问”,对于当前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快讯》2012,(41):56-57
在中国足坛这样一个“多事”的地方,为什么我从不放弃?我又凭什么相信自己的耕耘会有未来?答案其实很简单:这是一种信仰。  相似文献   

3.
张悟本现象映照这个社会越来越蔓延着一种“弱智现象”,而要把类似张悟本事件中我们束手放弃的“思考能力”找回来,究竟要靠什么?公共监管完善?科普市场法治?媒介自律自省?公共精神担当?科学信仰普及?基本生存保障?或者干脆就是——一样也不能少?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什么?是生活。它“生”在校园的土壤中,“活”在学校的成长里,表现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上。简单地说,校园文化之生活就是校园的行为习惯、品牌服务、价值追求、信仰信念等。  相似文献   

5.
孙涤 《西部论丛》2008,(9):82-83
收入一百万元的人所领受到的快乐和收入十万元的相比,有没有增加十倍呢?钱财积聚到什么程度才算到位,才值得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这应该是一个依赖于个人生活观念和价值信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迎春  何华 《发展》2008,(12):88-89
校园文化是什么?是生活。它“生”在校园的土壤中,“活”在学校的成长里,表现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上。简单地说,校园文化之生活就是校园的行为习惯、品牌服务、价值追求、信仰信念等。  相似文献   

7.
《走向世界》2007,(7):24-25
对每对热恋中的情人来说.爱情就是信仰,还有什么比钻石更能象征恒久纯粹的爱?还有什么比收到爱人送的一款钻饰更甜蜜窝心?他有着一颗守护着对方的心,她有一种被爱护的期待,就在这情人节来的一个肆意的剖白!这个甜蜜的季节,你是否为寻找这样一款见证爱情的礼物徘徊不定?周生生“炫动钻饰”系列会是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记者:南街村以集体经济闻名,现在一些村庄集体经济发展不是很让人满意,您对此有何看法? 王宏斌:十七大已经提出来了,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方式。发展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是执行问题。集体经济要发展好,首先是靠中央方针路线,这是主要的,其次是靠基层干部的一种信仰。  相似文献   

9.
信仰是一种力量,而它存在的本质在于人类的永恒性的缺陷以及对自我的一种极限的超越性的追求。信仰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神圣性精神需求,真正的信仰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楷模,是一种面对生死都能释怀的情怀,信仰有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之分,科学信仰来自人们对实质和理想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0.
吴遐 《沪港经济》2008,(8):64-64
《沪港经济》记者:你在法国生活了很多年,你对国外慈善的最大体会是什么?徐林:在法国读书的时候,我结识过一个法国人,他的家族非常庞大,拥有贵族血统。与中国富豪的炫富相比,可能他们显得低调和内敛。他们家族有着慈善的传统,加上信仰的缘故,  相似文献   

11.
张晶晶  王刚 《魅力中国》2011,(10):339-339
信仰本是人行为的原动力,但是在中国现代社会,信仰却被无情地忽视着,人们的行为似乎也没有发生什么异常。信仰的表现方式发生了带有中国特色的异化,这种新的信仰方式发挥着她特有的作用。世俗化与个性私密化地信仰与真正的信仰南辕北辙.不容置疑的是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出现,而信仰重建则被强烈的呼唤。  相似文献   

12.
【德国《商报》1月1日】新年伊始,原材料市场上爆发了一场信仰上的争论:石油和金属价格的迅速下跌结束了一个尤为剧烈的周期吗?或者它只是中断了一个漫长的周期?简单来说市场流行的关于原材料超级周期的投资神话还有效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与地缘政治和世界经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江彬  周艺红 《产权导刊》2010,(11):25-27
如今的“企业文化”可谓是光怪陆离,下跪培训、乞讨培训、拥抱异性培训、拿大顶培训、喝冲厕水培训等等都“闪亮登场”:这样的“企业文化”真能培养出员工的感恩、忠诚、自信、信仰和能力吗?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11,(13):45-45
白石崇拜是羌族重要的信仰习俗,羌人视白石为天神和保护神,顶礼膜拜。为什么要供奉白石?释比们这样传诵:“白衣女神立云间,三块白石抛下山。三方魔兵面前倒,白石变成大雪山。三座大雪山,矗立云中间,挡住了魔兵前进路,羌人脱险得安全。”  相似文献   

15.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因此,我们必须以求是精神统领信仰教育全过程,以创新精神构建信仰教育的体系,以实践精神加强信仰教育的环境建设,重塑大学生的信仰。  相似文献   

16.
赵晓 《宁波经济》2011,(8):40-41
东西方企业家不同的信仰塑造了有所差异的企业家精神。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呢?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创新!企业家代表着一个社会中最具备创新精神的人,但是至少到目前,西方企业家相对更具备创造精神,而在中国传统社会里面,企业家在创新li的表现还不太充分。  相似文献   

17.
萨满神话与萨满教对达斡尔族文化有深刻影响。萨满教是一种多神教,反映了人类在生产力水平不高时对大自就的崇拜与信仰。?  相似文献   

18.
人应该有信仰,绝大多数人也都是有信仰的,人若没有信仰,便会浑浑噩噩,懵懵懂懂,失却了生活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信仰教育是中国教育较为薄弱的地方。语文也有信仰,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语文信仰的教育是双方面的,与减轻语文课程负担有着一定的关系。师生在语文信仰形成后.语文课程也就称不上负担  相似文献   

20.
法律信仰是实现真正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法律信仰对整个法治来说更具有基础性、发展性、未来性;同时,法律信仰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而养成教育对青少年法律信仰具有特殊的借鉴作用和价值。青少年法律信仰养成教育的途径应在实践中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