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益相关者理论自产生以来,其影响日益深远。我国学者从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绩效评价和公司财务目标等方面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展开了研究。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利益均衡机制等基本问题的解决,是解决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困境的基础。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契约理论和企业价值理论入手,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的含义,并建立了企业价值一般模型,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者"满足",使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价值理论相结合,分析了各个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公司理财目标逐步从以股东至上主义为基础的股东财富最大化转化为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最终目标无疑是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绩效的研究是其最终的落脚点。本文从契约理论、信号理论、产权理论和期望理论对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做了分析。分析不同理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形成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企业是一个由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关系网络(Wicks& Gilbert & Freeman, 1994),价值是在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网络中创造出来的,因此,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理应成为企业价值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从当前价值管理的相关理论中,仍缺乏将利益相关者和价值管理结合起来的系统研究,更缺乏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价值管理机理阐释和模式设计.本文以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企业理论为基础,尝试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及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设计应用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价值管理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从这一意义上讲,企业可看作是一种治理和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其理所当然地要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股东只是其中之一。企业决不是只为股东而生存的.诸多相关者受企业决策的影响,也会影响企业的决策。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最大问题是其界定。关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类型的相关利益者对于企业决策的影响以及被企业影响程度的不同,从多个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划分,认识较一致的分类有:股东、债权人、管理当局、企业职工、政府、社会公众、其他等。  相似文献   

6.
智力资本理论与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理论都是研究企业价值经营的理论。文章在对智力资本内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智力资本与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从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角度分析得出新的智力资本评估模型,使其有效地融入现代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评估中,为智力资本和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的后续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战略研究所率先提出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概念,此后,一些学者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到企业管理研究中,逐步形成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相关研究筒要述评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全球的企业普遍遇到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环境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企业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20世  相似文献   

8.
玉晓新 《企业研究》2011,(4):147-148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会展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会展企业对包括股东、参展商、雇员、政府部门、当地社区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并提出了会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传统的企业利益至上理念受到巨大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地位日渐提升。社会责任与企业的人力和技术等竞争要素同等重要,企业积极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有利于其实现价值创造。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计量、披露、价值创造机理以及如何落实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战略研究所率先提出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概念,此后,一些学者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到企业管理研究中,逐步形成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相似文献   

11.
在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这一角度下,有效市场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契约理论及经济后果理论等相关理论说明: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契约来解决。在会计准则规范下的会计信息使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及其利益模式不断发生改变。笔者认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最终会促进会计信息逐渐趋向于信息中立的本质发展,进而增强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社会责任从上世纪初在美国被提出以后,一直是伴随着争论,直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才确立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文章论述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相关问题,包括其概念、内容、利益相关者等,并从一些案例探索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虽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但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机理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借鉴生物共生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利益相关者满意和多元资本共生的中介作用,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理论解释框架。文章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多元资本共生系统;企业社会责任是对利益相关者投入资本的一种回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和边界随着企业多元资本共生关系的演变而演变;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前提是利益相关者满意并以此引发的资本持续投入的行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满意能够促进利益相关者多元资本的共生,进而产生共生的过程能量和结果能量。  相似文献   

14.
正一、利益相关者界定与分类虽然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至今已有多年,但目前国内外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并无统一的认识。杨瑞龙,周业安(1999)认为: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凡是能够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这是广义的利益相关者范畴。第二类,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第三类,凡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集体选择理论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水电企业的特点,分析了水电企业对包括股东、债权人、消费者、雇员、政府部门、当地社区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并指出了如何履行水电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一)利益相关者基本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s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英国等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1963年,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利用利益相关者来表示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没有其支持,组织就无法生存的团体,它使人们认识到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为股东服务,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不同理论视角,从非市场行为概念、非市场行为的具体表现、企业非市场行为成因等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探析: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制度理论视角、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交易成本理论视角和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分别从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均衡与妥协、获取合法性、减少外部依赖、降低交易成本和影响政府政策及立法方向等方面对企业非市场行为成因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一组利益相关者达成的契约。达成契约的利益相关者能否有权参与企业的剩余分配.经济学的契约理论、产权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共生理论,将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强大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对企业管理的效应 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全球的企业普遍遇到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环境管理问题,如“公司经理人员应该对谁负责.应该对他们承担哪些责任,公司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公司应该对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在内的群体利益负责。进入80年代后,利益相关者价值观念在学术界、商界和社会公众中的影响迅速扩大.利益相关者理论由此确立,并开始影响美英等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促进了企业管理理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龚丽 《财会通讯》2011,(11):124-126
本文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达成的契约。契约利益相关者能否有权参与企业的剩余分享,经济学的契约理论、产权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集体选择理论,将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强大的经济学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