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钦东 《经济纵横》2008,(1):112-114
2007年对于HR们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国劳动关系立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历经波折的《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量级法律终获审议通过。不过要论最引人注目的法律,则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莫属。从年初《劳动合同法》草案带来的激辨,到年中“劳动合同法》通过带来的期盼,再到年末华为“辞员门事件”带来的焦虑,这一部部法律牵动着所有职场人的心…… 作为人力资源业界最权威的年度评选,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简称中人网,www.ChinaHRD.net)、《管理@人》“中国人力资源(HR)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此次评选活动是中人网新闻频道、《管理@人》在每年辞旧迎新之际以专业人力资源门户为依托,与百位资深HR经理,97.5万中人网HR会员一同互动的传统活动。 2007年度中国人力资源(HR)十大新闻评选在保持原有会员评选的基础上,增添了专家团的评价环节,上百位资深的专家、学者和优秀企业的HR经理人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以他们独特的见解和犀利的目光,从更专业的角度评议事件,2008年初让我们一起回顾发生在我们周围的“HR新闻”!  相似文献   

2.
书评     
《经济》2005,(10)
一部叩问前沿问题的访谈录文/王宏甲《转型中国》是一部访谈录,生动记述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国20世纪发展最快、进步最大、最辉煌的这25年间,经济理论获得突破性发展、进而影响与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史诗般历程。访谈的对象是我国当代一批学者,作者杨林林是多年来深入采访了诸多经济学家、诸多领域学者和省部级领导人的资深记者。在这部访谈录中,访谈双方进行的深度交流,总是言简意赅地一下子就挺进到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前沿的“焦点”,不少“焦点”在当时是禁区,有些至今也是在改革前沿继续探索的焦点问题。访谈相当朴…  相似文献   

3.
自从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来,许多经济界人士和经济学家都在力求探索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我们如何面对跨世纪的新课题》反映出了理论界学者、特别是资深的经济学家孜孜以求的精神和勇气,启人心智,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4.
“草根英雄”异军突起 《英雄》中陈道明扮演的秦始皇身着黑甲,正襟危坐,捧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当起了新闻主播:“观众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是1月12日,一年一度的春运又开始了……”红透网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热潮尚未退去,春节期间,“馒头案”的“作案人”胡戈又拿《英雄》、《骇客帝国》等大片开了刀,《春运帝国》诞生了。除了胡戈的这一最新网络短片,郭德纲的相声、博客电影《小强历险记》、电视剧《武林外传》,还有“草根”得一塌糊涂的网络春晚,这些看似不搭界的娱乐,都凑在一起,火了。捻指细数,看看这些面孔:骤起于茶楼酒肆、勃兴于网络社区的郭德纲;“比我漂亮的都没我聪明,比我聪明的都没我漂亮”的天仙妹妹;隐在百度《唐伯虎篇》、《刀客篇》、《神捕篇》、《孟姜女篇》系列网络电影背后的创意人陈格雷和导演谢晓萌;结合禽流感推出flash作品《我不想说我是鸡》的空中网“K铃制造”团队……越来越多的“草根英雄”异军突起,显示出中国大众文化不再是精英文化的附庸,而是要独立自主地开辟反偶像的奇异道路。  相似文献   

5.
韩信之死     
这是我在《新智囊》的“笑谈管理”中“读秦汉,想管理”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在谈了“强者的激励机制”以及“弱者的竞争策略”之后,我想在年初的时候谈谈有关“战略”的话题。一提到“战略”,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客户需求、市场定位、竞争分析等等关键词,可本期我要讲的是“战略”中往往被人们忽略的另一面——利益的分配!而“韩信之死”恰恰给我们在制定战略时提了一个醒![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我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已经求学数年,2006年暑假回国,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为研究生讲授《宏观与发展经济学高级专题》一课,在与老师同学不断的接触中我第一次突然强烈地意识到我的学术神经和血液已经被彻底地“芝加哥化”了。这是一种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近乎宗教的学术信仰和自豪感。芝大的校训直译过来就是“让知识不断积累,以丰富人生”。每当别人提起“芝加哥学派”,我总是会联想到武侠小说中一个刚入少林的小弟子对于前辈方丈高僧的无限景仰之心和对同门的手足之情,或许在别门别派前还带有那么一点点稚嫩的“傲气”。  相似文献   

7.
以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转型为主题,作者完成了“转型三部曲”:《通往阶级权力之路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的企业家》和《无须资本家打造资本主义》。在本文中,以评述《社会主义的企业家》一书为重点,作者详细回顾了写作“转型三部曲”的思想历程,同时也对“三部曲”的核心理念进行了反思性地梳理和冷静地重估。最后,作者认为,“三部曲”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大转型亦密切关联,并期待它们能在中国的语境中得到进一步地阐释。  相似文献   

8.
王晓 《商周刊》2014,(12):87-87
《山有扶苏》是一部长篇儿童小说,其显现出的古典诗性气象深深地震撼了我。黄子平在《“灰阑”中的叙述》中曾谈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人们梳理出了一条“诗化小说”的线索,像废名的《桥》,沈从文的《边城》,师陀的《果园城记》,萧红的《呼兰河传》等,都属于“诗化小说”的范畴。公允地说,刘耀辉的《山有扶苏》正是这样纯美的儿童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9.
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相比,经济学中成功的女性很少,在中国,女性经济学者尤其屈指可数。《经济》这期展现这样一位女性经济学家:经历上山下乡,当过农民、工人、学者,她的人生过程折射出中国发生的变化;从德国获得经济学博士归来,她不走“热门”路,却一直关注收入分配、乡村发展和贫困等“边缘问题”;每年下乡调研,足迹遍及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七八月的酷暑,年过六旬的她还带队完成了无锡、上海、大连、沈阳的社保调查。作为国内少有的女性经济学者,她低调、谦和,自称忙忙碌碌、举轻若重,大家却尊敬她的治学和为人,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朱玲。“我要上学”  相似文献   

10.
王松奇 《经济学家茶座》2005,(2):F0002-F0002
在《经济学家茶座》第20辑出版之际,我谨向编者表示祝贺。《茶座》以经济学人的“小品相声”定位,但实际上已在广泛的市场认同中办成了彰显华人经济学家文化厚度的思想沙龙。很多年以前,一位台湾学者在回顾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思想文化界群星灿烂的景象时曾惊叹:“天才为什么总是成群结队而来!”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会支持活动,诸如扶贫、赈灾等,在中国早已有之,但以往的这 类活动大多属于救济性或福利性的社会保障行为,局好于对农村社会弱者进行生存支持而不是发展支持,缺乏开发性,再生性和发展性。对于农村社会弱者而言,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各种帮助和捐赠,很少主动参与农村社会支持活动中去。因此,农村社会支持活动一结束,农村社会弱者的生活又重新沦入贫困状态之中,事实上,除了一部分残疾人、老年人和孤儿等农村社会弱者缺乏自立、自强和再生的能力以外,大多数农村社会弱者都有丰富的自立,自强和再生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农村社会支持活动,必须走出传统的农村社会支持模式,农村社会支持下不应该只是“输血”机制,也就当是“造血”机制,应当引进社会保险、社会服务、生态保护和心理培育等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喜闻《江南论坛》复刊十周年,看着手中的这本杂志,我不由地感慨万千。我与《江南论坛》是老朋友了,可以说,这十年里,我是看着《江南论坛》茁壮成长的。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主持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期间,我在无锡县东升村组织召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苏南的伟大实践”研讨会,中央、省里宣传、研究部门,苏南各市领导以及从事苏南问题研究的许多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人员人人都拿到一份《江南论坛》。而当我手拿《江南论坛》的时候,我的眼前不禁为之一亮:刊物紧贴江南地区特别是苏南和环太湖地区改革开放的实际,…  相似文献   

13.
乾嘉传统与九十年代中国史学的主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志田 《开放时代》2000,(1):104-110
今年因为编辑《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一书,对带有学术总结性看法的文字特别注意。近读敝友许纪霖兄为杨念群兄的《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所写的书评,在论及杨书出版的时代学术背景时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史学界“风气大变,转向实证化、朴学化”,一言以蔽之,“到九十年代,乾嘉传统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中国史学的主流”。其史学观是“相信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实在,史学的使命就是通过对史料的发掘,尽可能真实地揭示这一实在”;而其具体的表现则是“史学界大大小小的主流刊物或专业刊物上,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形式化分类或编年史框架的史学论文”。这样的乾嘉传统当然已经被“现代化”了,若起乾嘉学者于地下,恐怕很难有人能识得这是他们创造的“传统”。  相似文献   

14.
近日读到一篇署名为“林众”的《不能为出书而写书》的书评(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4期,下简称《不能》),对拙著《近600年来自然灾害与福州社会》(简称《灾害》)一书提出了多方面的严厉批评。其中的许多指责捕风捉影,甚至严重失实到了荒唐的地步!我以为,在学术批评中,与学术规范同样重要的是,批评者也该具有最起码的批评规范——不能随意想当然,甚至是无中生有地罗织“证据”。特别是涉及是否抄袭史料和观点的问题,作为批评者更不应当轻率地妄下断语,不应当失去他所声称要坚持的“学术规范”。特别是在《中国社会经…  相似文献   

15.
市租是西汉商业税的一种,但对其具体性质及相关问题,在学者间历来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最普遍的看法是将其作为市场交易税、营业税等类型来看待。这一看法直接源自于《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中的一段《索隐》,其正文为武帝时主父偃的一段话:“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索隐》注道:“市租,谓所卖之物出税,日得千金。”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城市中的弱势群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苗萌 《经济论坛》2004,(9):103-105
近年来,在媒体和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弱势群体”这个概念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仅仅限于理论研究。自从朱镕基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弱势群体”这个概念之后,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政府也开始正视弱势群体问题了。那么,什么是“弱势群体”,城市农民工是如何成为弱势群体的,他们的状况如何呢?本文主要就这些问题做初步探讨,以促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相似文献   

17.
在近期的《经济学家茶座》上刊登了一些经济学者关于如何开展现代经济学教学的文章,如陈钊、陆铭等人的《学“问题导向“的经济学》(第31辑)、李俊慧的《巧讲微观经济学》(第32辑),这些文章对我启发很大。身为教书匠,我一直以让上过我课的学生“感觉经济学是一门很好玩的学问,了解经济学是一种思考和生活方式”为教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29):F0002-F0002
工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升级的核心基础 《中国经济周刊》从.上期开始开辟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栏目,从一地区、一行业、一企业关注中国经济在点和面上的探索和突破,很值得推广。作为学者,我也愿意把相关理论研究拿出来与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应当有自己的经营大师──建议《经济师经济学》对经营大师予以研究贾俊跃何谓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何谓大师?《辞源》的定义:“对学者的尊称”。《辞海》的定义与上述相近:“指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尊仰的学者或艺术家。如艺术大师”。“佛教徒称...  相似文献   

20.
《商周刊》2011,(12):106-109
当地时间5月25日。美国最资深的脱口秀节目《奥普拉·温弗瑞秀》(The OprahWinfrey Show)播出了最后一集。这也标志着“奥普拉-温弗瑞秀”从此将告别观众。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在节目的最后含泪告别观众。面对自己做了25年、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节目的终结,这位“脱口秀女王”并没有浓郁难解的留恋之情,她表示自己要微笑着离开,“因为我已经没有一点遗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