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229块蒸汽驱先导试验始于2007年,近年来通过合理有效的调控手段及配套工艺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加大增强了老区的发展后劲。但是随着转换开发方式的不断深入,汽驱井组平面受效不均、纵向动用差等问题已发展成为主要的生产矛盾,而常规机械工艺受井下技术条件制约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转换技术攻关角度,集成创新研发出适合超稠油蒸汽驱的化学调驱技术体系,有效改善井组的生产效果,进一步丰富汽驱调控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为国内外同类油藏提高二次开发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一、间歇汽驱提出的原因 为有效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我矿于2006年5月开始在单83馆陶组,积极开展蒸汽驱试验工作,目前四个汽驱井组已有8口油井见到明显效果,这8口井周期生产天数延长3976天.平均每口井延长497天,累计增产原油56347吨,油汽比达到0.237(设计0.2),减少转周、下泵32轮次,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云怡 《价值工程》2015,(12):87-89
本文以全面收集、整理欢喜岭油田锦92块各项动、静态资料为前提,精细刻画油藏地质体为基础,改善开发效果为目标,对该块转蒸汽驱的潜力及可行性进行分析,优选了先导试验区。先导试验研究中综合应用黑油热采数值模拟、汽驱井网优化部署等各类技术开展蒸汽驱油藏工程设计,为同类吞吐后期油藏的开发方式转换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3,(22):96-97
文章回顾了九6区齐古组稠油油藏井网试验、蒸汽驱特征,结合生产实际讨论了影响蒸汽驱效果的因素,提出了井组分类标准,并依此进行管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孤东油田九区油层薄、埋藏深、生产中易出砂、边底水活跃,属稠油热采边际油藏,通过蒸汽吞吐、蒸汽驱+吞吐引效、间歇蒸汽驱、完善井网,配套应用振动解堵、复合泡沫调剖、泵上掺水、电热杆、亚临界锅炉高压注汽、分层注汽、高压充填+绕丝防砂工艺.针对多轮次吞吐井产量递减较快、部分井汽窜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汽驱井网,堵调吸汽剖面,加大水平井挖掘剩余油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以杜229块为例,针对超稠油注蒸汽吞吐开采油井进入高轮后周期产油、油汽比快速降低,注汽压力下降,纵横向吸汽不均匀,汽窜严重、生产效果明显变差的现状,从油藏特征、采油机理和生产规律入手,经过不断地研究、试验,提出分选井注汽、调剖、多井整体吞吐、间歇蒸汽驱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高轮井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城壕油田悦29区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壕油田悦29区油藏非均质性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注水平面矛盾突出的井组优选了含油污泥调剖技术。该工艺是利用原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即将来源于地层,与地层配伍性较好的含油污泥回注,对高含水区块进行深度调剖,辅助有效的其它工艺技术,在有效处理含油污泥的同时,达到了提高注水效果、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驱替试验经历的热连通、蒸汽驱替、蒸汽突破三个阶段的注入与产出关系,以及地下"三场"的变化特点,对蒸汽驱见效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总结,为齐40块蒸汽驱工业化实施乃至中深层稠油蒸汽驱的动态分析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油井水淹判别、水淹分布、水淹方式、水淹趋势以及水侵对汽驱效果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认清了齐40块边底水区水淹规律,为实施改善水淹区汽驱效果的调控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齐40块蒸汽驱先导试验是国内乃至国际首例中深层稠油蒸汽驱试验,文章根据驱替试验经历的热连通、蒸汽驱替、蒸汽突破三个阶段的注入与产出关系,以及地下"三场"的变化特点,对蒸汽驱见效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总结,为齐40块蒸汽驱工业化实施乃至中深层稠油蒸汽驱的动态分析调控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齐40块蒸汽驱先导试验是国内乃至国际首例中深层稠油蒸汽驱试验,文章根据驱替试验经历的热连通、蒸汽驱替、蒸汽突破三个阶段的注入与产出关系,以及地下"三场"的变化特点,对蒸汽驱见效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总结,为齐40块蒸汽驱工业化实施乃至中深层稠油蒸汽驱的动态分析调控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古城油田泌浅10区属于浅薄层特稠油油藏,经过二十多年的蒸汽吞吐,已进入开发后期,高周期吞吐后,受区域采出程度、汽窜、注采参数等影响,周期递减加大,生产效果变差,通过优化注汽注采参数分析,实施氮气辅助面积注汽、氮气辅助间歇点汽驱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稠油热采吞吐后期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稠油多轮次吞吐的生产变化规律和间歇汽驱的合理周期对稠油开发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对孤东各稠油区块的蒸汽吞吐不同周期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初步认识了稠油多轮次吞吐生产动态变化规律.并针对多轮次吞吐变化的不同情况,结合蒸汽吞吐理论,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和为提高稠油后期开发效果,需进行相应的措施.在间歇汽驱的研究上重点以九区这一开采时间长,开采矛盾突出的区块为对象,对汽驱阶段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并从注采方面对问歇汽驱周期进行分析,摸索出了间歇汽驱的合理周期,并在该块进行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注蒸汽是开采重质原油的最有效的方法,蒸汽干度是影响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采效果的首要因素.在注汽过程中保持高干度并不一定能获得最大热能,需要根据隔热管隔热性能来调节流量与干度,才能获得最大井底热能.在稠油井注汽系统热效率的计算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油田稠油新区块的开发,注汽高压成为影响稠油井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注汽高压,导致稠油井低效生产,生产周期短,使原油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因此,注汽井降压成为一项重要工艺,而采用石油磺酸盐复配体系降压工艺是最近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如何挖掘不同类型剩余油潜力,是双高油藏(即"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整体调驱工艺可有效地实现油层深部液流转向,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改善主力油层层内、平面见效状况,同时封堵高渗透层段,启动非主力油层,达到控水増油的效果。油藏动态监测资料在整体调驱方案设计、方案调整、效果研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间东营油藏为例,介绍整体调驱油藏如何进行动态监测部署、如何运用动态监测资料,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为其他油藏整体调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含聚污水供蒸汽锅炉回用技术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大波 《价值工程》2010,29(1):30-31
今年来,随萨北油田聚驱开采规模逐年扩大,油田含聚污水回用已势在必行,尤其在萨北油田进行北部过渡带蒸汽驱试验采用清水注采,浪费了大量清水资源,增加生产成本。目前在萨北油田北六联污水处理站安装了小型实验设备,对含聚污水处理进行了试验,初步确定了设备处理含聚合物采出水对注汽锅炉的适应性,并研究处理后水质是否达到注汽锅炉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王超 《科技与企业》2014,(1):145-145
正引言自1992年起,胜利油田开始利用水平井提高热采效果,至2012年稠油水平井达到1600多口,控制稠油储量1亿多吨,成为稠油油藏热采挖潜及产能建设的主要技术。理论和实践表明,受油层的非均质性及水平井段的影响,采用常规的注汽工艺(注汽管柱只有一个出汽点),水平井吸汽井段短(只有50米左右),造成水平段吸汽不均,受效井段短,利用率低,导致热采水平井储量动用率低、采收率低,严重影响热采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艳斌 《价值工程》2011,30(27):61-61
锦607块在开发过程中,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油井存在着重要问题,为寻有效措施,对该块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出三种有效技术,并进行优化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其它区块稠油油藏防止汽窜,治理水淹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溶出闪蒸系统控制是溶出工序汽热能转换平衡的关键,也是防止乏汽带料稳定生产工艺控制的关键。文章对孔板节流型闪蒸系统的控制进行了技术分析,通过实践验证并实现了对此类型闪蒸系统的有效控制,满足了生产的要求,对相关的生产企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