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最基本概念.1993年它已经成为宪法中的一个条款,但中国的法律没有给予它法定解释.理论界的主流解释则违反了形式逻辑,出现了循环定义.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从逻辑上解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把经济看成是大系统,市场经济是其子系统;一种是把市场看成是大系统,市场经济是其子系统.依据前一个思路,市场经济就是自由经济,也是民主经济、民本经济、自治经济、自主经济、分权经济、分散经济、竞争经济;依据后一个思路,市场经济就是以商品交换为网络的(社会)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现在来看,中国经济之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与党领导下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深化密不可分。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深受西方经济理论和话语逻辑的影响,主要从资源配置角度论证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及政府与市场的合理行为边界。由此造成西方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指责,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真正市场经济,以及给我国市场经济贴上"国家资本主义标签"的种种"污名化"说辞。对此,为避免陷入西方话语陷阱,我国学术界应该结合新中国70年和改革开放40年伟大成功实践,不断深化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谈特区现代市场经济理念的生成与培育杨立勋市场经济理念是生成现代市场经济的文化心理环境和人文价值的背景,这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就象阳光土壤与鲜花的关系。市场经济理念又称市场经济精神,其内容极为广泛,涵盖市场游戏规则应遵循的法理精神、经济行为的动因、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国的某些朝代或者时段,市场已经高度繁荣,市场技术手段也相当发达。经济史学界认为,其中既可能已经存在朝市场经济演化的经济形态,也有可能存在着并列于市场经济的经济传统。聚焦于此,国内学术界形成了吴承明的传统中国交换理论、刘志伟的贡赋体系理论、龙登高的朴素市场经济理论和彭凯翔的传统中国民间市场经济论等不同看法。吴承明的交换理论模型,强调使用价值交换并非商品交换,不可能是市场经济,进而区分了传统中国商业中的市场经济传统和非市场经济性质的交换,指明了传统市场中既含有向市场经济演化的成分,也存在着反市场经济的交换行为;刘志伟的贡赋理论模型,从本土经验出发,构建起一套分析框架,认为中国传统的经济意识形态不是Economy,而是王朝国家为实现统治而聚敛和分配财富的手段,传统中国的整个经济体系不是市场经济,而是贡赋经济;龙登高的朴素市场经济理论,重视的是生产要素的产权形态及其交换、民间公共产品的供给,以及王朝国家对私有产权的法律保护;彭凯翔的传统中国民间市场经济理论,注重传统中国市场运作的制度要素,充分论证了市场交易得以实现的制度产生历程及制度自身的运行逻辑。这些理论模型或从经济学理论出发,总结了...  相似文献   

5.
10年前,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不仅是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且也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在谈话中,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两个“不等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是在对国际共运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作出深刻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这既解决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问题,也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市场经济与政府经济职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和政府职能作用演变关系的分析,指出了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的职能作用及其行为方式的特征,进而结合中国的实际,分析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采取渐进式和选择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为目标的必然性,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与政府转变职能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关键在于转变政府的职能作用和行为方式的论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新的改革课题,需要加强理论的超前研究,上诲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经济探索”丛书就是一套分析、研究我国当前现实经济中一系列重大的、深层次热点理论问题的学术性丛书。去年底推出的两本新著是:《中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和《中国:企业兼并的理论与操作》。  相似文献   

8.
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共同对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经济行为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更为广泛的积极作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重大举措,本质上都是对政府经济行为的调整。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寻求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我国政府经济行为的合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明确政府经济行为模式,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基础和前提。世界各国的政府经济行为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发展导向型”,一种是“调节型”。所谓“发展导向型”,指政府把发展经济放在…  相似文献   

9.
论市场经济中的国家经济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经济职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阶段,其外廷和强弱差别较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家经济职能理论的历史考察,分析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失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家经济职能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列宁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的创始人,斯大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市场经济下政府经济职能的道德规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法容 《南方经济》2002,49(3):25-28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管理的主体进行宏观调控,如同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一样,也必须遵守规则。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昭示,政府行为除了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之外,还必须具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理念,遵守道德规则,增强自律意识,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对政府行为的道德规约显得日益重要。这是经济伦理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我国社会各界特别是思想理论界再度活跃起来,“市场经济不等予资本主义”的论断消除了许多人思想上的禁镏,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行的理论探讨打开了新的天地。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政策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宏观调控汤若岩,王玉华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当前投资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是投资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市场的导入,使投资活动进一步取向市场化...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人”假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人”假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朱卫平,张元元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经济行为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不但要求有一定的基本假定前提作为其分析基础,而且这种假定前提还只能是关于人的假定,更具体他说只能是关于人的经济行为方式和行为动机的假定...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如何建立市场经济法律机制,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行企业审计工作是在计划经济框架内建立起来的,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状况严重不相适应,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组织方式、行为目的及具体内容等方面加以改革。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王华 《中国经贸》2013,(22):18-19
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要想发展好市场经济就必须建立起来完善有效的信用体系,来约束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这对我们这样一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浅要分析市场经济和信用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当今社会给信用经济带来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有效促进信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改革实践进程的一次重大飞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引起上层建筑领域包括法律意识的深刻变化。中国妇女作为社会主义魂代化建设的一支伟大力量,在这场变革中如何顺应潮流,从法律意识方面与市场经济同步发展与完善,已是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一、市场经济与法律意识的关系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是一切商品生产发达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所客观必需的资源配置方式。法律意识是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碰撞顾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最具影响的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尤以儒家学说影响最大,几千年来一直左右着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政治、经济行为,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经商从政的行为准则。纵观中国历史,几经朝代更迭...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中国不再是计划经济,但是还不属于成熟的市场经济,而是处于二者之间,是一种转型经济。因此,新西兰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是对中国的优待,欧美根据WTO协定暂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也不是对中国的歧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