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田口质量理念及其在产品质量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产品研制和开发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从田口质量定义出发,剖析了田口质量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田口质量方法的主要技术,并结合实例演示了田口方法在产品质量优化中的分析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田口方法是由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博士于上世纪70年代创造出来的,田口博士本人将其命名为质量工程学。它的特点是将数理统计、工程技术和经济学等结合起来应用于质量管理中,由于其原理和操作都相对简单,在日美等国家的工程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关注。田口的所有理论都从他独树一帜的波动质量观出发,通过损失函数将质量特性和成本紧密相连。它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质量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堃 《上海质量》2008,(4):34-38
日本筑波大学山田秀准教授以“SQC方法、田口方法以及MTS”为题发表长篇文章,就日本质量管理的各种基本方法作了简明而系统的介绍。本文经编译作为连载的第二篇,主要介绍田口方法中的参数设计。田口方法也称为质量工程学,而参数设计是“线外质量工程学”的核心,也是田口方法的基础和核心。在参数设计中,将产品用户的环境和使用条件等作为误差因子导入设计过程,使设计中的控制因子水平变得更加“稳健”,从而能使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文中将参数设计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特性的设计概念,按设计的实施步骤详细地介绍了静态特性参数设计的操作案例,并指出了参数设计与传统的试验设计方法的不同用途。另外,本文最后对田口方法中的质量损失函数问题(“线内质量工程学”的核心)也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产品功能要求不断增多,设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面,胁圻的问题、迎接新的挑战。萃智理论(TRIZ)、质量功能展开(QFD)、田口方法都是在产品设计中需要使用的先进工具。QFD就是从产品的功能需求出发,找出设计的关键,萃智理论就是如何解决这些设计关键的有效方法,田口方法就是如何将概念设计转换为客户需求的产品。三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从而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李堃 《上海质量》2008,(6):38-42
长期以来,在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中,田口方法与SQC之间一直存在着“唱对台戏”的现象。为此,早稻田大学永田靖教授于去年在日本质量管理学会会刊上发表文章,提出了如何促进二者融合的问题。后来他又应约在近期的《质量管理》月刊上以“田口方法与SQC的友好推进”为题发表专题论文,较为系统地分析指出了两种方法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在以往的实践中未能融合的根源以及今后如何实现“友好推进”的研究课题。文章高度评价了田口方法的新思路,特别对马田系统(MTS)的出现和迅速普及表示关注,并分析指出了马田系统普及过程中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进而从田口方法教育培训的角度、引进企业实际应用的角度以及新方法研究开发的角度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推进田口方法与SQC之间的融合问题。最后概括地归纳出三点意见:(1)田口方法的参数设计是决策选择用的理想方法,对SQC的薄弱环节是一种补充和加强;(2)马田系统是观察研究用的一种新方法,与SQC之间有很大差异而且尚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5)马田系统与SQC必须融合,但尚需进行“教育课程上如何并存”等若干新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田口玄一博士是日本著名的质量专家。他提出的稳健性技术开发和稳健性设计为质量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世界各国都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之为田口方法。田口博士认为,根据质量特性应该把产品质量分为四类:一、顾客质量——指顾客可以感受到的质量。二、制造质量——在制造过程中,产品所呈现的技术状态质量。产品的原材料及加工过程中是否达到要求,都属于制造质量。三、设计质量——设计过程中对产品功能及加工所考虑到的  相似文献   

7.
一、田口方法概述 田口方法是由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博士于上世纪70年代创造出来的解决稳健性设计的一种方法,它将数理统计、工程技术和经济学等结合起来,应用于质量工程中,其研究方向主要分为:开发设计阶段的线外质量管理、生产制造阶段的线内质量管理以及测量质量工程学.其中,开发设计阶段的线外质量管理分为: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陶瓷表面电子浆料丝印后阻值的波动,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电子浆料印刷后阻值的影响,以阻值为试验指标,运用田口DOE在S公司开展质量改善专案。针对陶瓷表面电子浆料印刷工艺参数优化问题,借助Minitab软件,采用田口DOE优化影响产品阻值的条件,当按照最佳工艺参数进行生产时,陶瓷表面电子浆料印刷后阻值符合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9.
沈云交 《质量春秋》2009,(12):25-28
田口玄一(Genichi Taguchi)是著名的日本数理统计学家、工程师与质量学者:开发的宗旨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田口方法”,被美国供应商学会注册成为质量工程学专用名词。笔者综述田口的从业经历:介绍学术界评价其研究成果有代表性的三种意见:并且高度评估了田口对质量业的贡献.同时建议要关注国际学术界有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林琳  吴成锋 《价值工程》2007,26(7):96-98
介绍一种通过适当试验设计,运用试验结果数据近似模拟产品性能指标的均值模型和方差模型的双响应曲面建模方法(DRSM),将田口质量损失函数模型和容差—成本函数模型综合考虑,即提出一种基于田口质量损失函数的SEA模型设计方法,可以提高质量系统稳健性及其优化效率。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田口质量观,合格产品也会产生质量损失,提出了合格产品由于质量特性值波动而产生的质量损失是合格品隐性质量成本。基于非对称二次截断质量损失函数,给出了由过程能力指数估算合格品隐性质量成本的方法,并举例进行了计算,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引言 线内质量工程学(On—line Quality Engineering),又称制造阶段的质量工程学,是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博士针对生产现场的工序管理和产品管理提出的系列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是基于田口质量观的质量损失函数。  相似文献   

13.
田口质量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日本学者田口(Genichi Taguchi)关于质量的定义、美国质量界人士的相关评价与笔者的分析:综述田口管理思想的主要观念与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性地论述田口质量思想的特色、田口与其他学者合作模式的意义以及研究质量思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田口方法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力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应用田口方法的研发过程中,人们几乎看不到反反复复的设计更改:在产品整体设计确定之前,技术人品就可开始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5.
李堃 《上海质量》2008,(5):41-44
日本筑波大学山田秀准教授以“SQC方法、田口方法以及MT系统”为题发表长篇文章,就日本质量管理的各种基本方法作了简明而系统的介绍。本文作为连载的第三篇,主要介绍田口方法中的新成员“马田系统”。马赫拉诺比斯首创了“马氏距离”学说,后来被运用于田口方法中,形成了马田系统,简称为MTS。本文首先论述了MTS的理论概要和操作步骤,并介绍了马氏距离在二元和多元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将某医院实施的特殊健康诊断作为典型案例,具体地描述了基础数据的收集、原有数据基础上的判别基准范围的确定、马氏距离在基准范围界定上的应用以及新数据的判断方法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从而证明了MTS的有效性。文章最后简要介绍了MTS与SQC方法的多元控制以及判别分析之间的关联,并指出了MTS与“多重共线性”之间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计量工作涉及面广,贯穿于生产经营及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特别是工业企业及医疗卫生机构环境检测、电业通讯等行业,对产品质量的主要参数的控制,产品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成品的检验及产品的试验过程等都离不开计量工作。  相似文献   

17.
基于QFD、TRIZ和田口方法的集成化设计原理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的设计质量决定了产品的固有质量。质量功能展开(QFD)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建立顾客要求与设计要求间的联系,寻找和挖掘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创新问题解决理论(TRIZ)是一种专门研究创新和概念设计的理论,可通过普遍性工具获得领域解。田口方法可将设计概念转化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设计参数。文章对这三种设计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讨论了它们的集成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引言 线内质量工程学(On-line Quality Engineering),又称制造阶段的质量工程学,是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博士针对生产现场的工序管理和产品管理提出的系列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是基于田口质量观的质量损失函数,该方法以经济方面的系统设计为基础,使检查和调整费用与产品质量的经济水平相平衡,使生产工序维持在正常状态,降低不良品损失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从事国防科技研究和各种军用、民用雷达等电子系统工程及装备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大型综合性电子技术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雷达研究所,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研究所。为确保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质量,我所在研制生产工作中始终坚持“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的方针,积极推行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大力推进QC小组活动,着力解决科研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刊北京消息 平板玻璃在工业、建筑业等许多领域使用越来越广泛。最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平板玻璃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本次抽查了 63家企业生产的 63种产品,合格产品 35种,抽样合格率 55.6%。其中浮法玻璃抽样合格率 85.7%,普通平板玻璃抽样合格率 73.3%,小平拉玻璃抽样合格率竟为零。  平板玻璃是我国重要的建材工业产品,按工艺分有浮法玻璃、又分为垂直引上法、格法和小平拉法生产的玻璃。  目前,浮法玻璃工艺是世界上最先进和生产工艺,已成为我国平板玻璃的主导产品,浮法玻璃的总体质量水平也在提高。垂直引上和格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