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如心 《企业研究》2007,(12):68-70
一、引言汽车物流在我国还是一个新概念,远远落后于汽车市场的发展。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专业分工深化的必然趋势所致。汽车物流正是在汽车消费需求和汽车产量快速增长的前提下,迅速崛起的。目前我国汽车消费占全球汽车消费的7.5%,已成为世界第三汽车消费国。  相似文献   

2.
汽车开始进入国内家庭,汽车消费已成为拉动内需新的极具活力的增长点,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开始凸显。然而,我国还存在着汽车消费环境不佳的一些问题,限制和阻碍了国内的汽车消费。在当前世界经济下滑的形势下,这些现象与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不相符合。针对问题,本文从9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汽车消费环境的对策,其中包括汽车消费信用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汽车消费的服务体系、拓展汽车售后市场、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体系等。期望通过此文,消费者以积极、开放的姿态迎接汽车消费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汽车购买,维修消费维权已经成为目前的消费维权新热点。为了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警示度合理避免消费中的“陷阱”,本栏目特意摘录一些汽车消费过程中的“陷阱”和对策,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各项鼓励消费政策的出台,家庭汽车消费已成为继住房消费之后的又一热点,汽车消费贷款也开始与中国百姓“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5.
郭琳 《价值工程》2011,30(25):114-115
本文从交通环境和消费需求入手,分析商洛市汽车消费环境,认为目前城镇和农村的汽车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区域环境、消费习惯、公路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商洛市的汽车市场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当前,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扩大需求特别是扩大内需,就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本文以这个宏观环境为背景,探讨了汽车消费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并针对目前我国汽车消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更好地促进汽车消费,更好地实现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提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已成为国民消费的主要支柱之一。国内外汽车厂商纷纷寻找市场,扩大地盘。汽车业已进入群雄逐鹿的“战国”时期。它给汽车物流企业的营销模式、理念、交易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汽车经销商的生存与发展与汽车生产厂的命运密不可分,厂商对物流企业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营销企业的服务内容进一步拓展。从消费者方面来看,消费主体由团体变化为私人,汽车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加快,客户的选择余地加大。  相似文献   

8.
曹世中 《经营者》2001,(1):16-22
"十五"计划提出"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展示出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广阔空间和美好前景。中外汽车生产商、销售商干劲陡增,中国老百姓也一阵阵兴奋。然而,现实的情形是私车消费一路遭遇红灯。于是,面对政策——中央的或地方的、生产、市场、消费、能源、环保等,管理者、生产者、经销商、消费者、专家们围绕"如何拯救、壮大中国汽车工业"这一强国富民的庄严话题,纷纷坦陈己见,其聚焦点则对准目前最突出也是最根本的症结——大众消费。  相似文献   

9.
周娟 《数据》2003,(12):10-10
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汽车价格下降,新车型的涌现,以及国家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汽车消费已成为北京市主导型的消费热点. 据统计,北京市汽车销量已突破30万辆,1-10月达到31.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5%,其中新车销售22.55万辆,增长48.8%,目前汽车销售实现零售额已占全部零售额的15.9%,对整个消费品市场的贡献率达到46.5%,全市零售额14.0%的增长,有6.5%是由汽车拉动的.  相似文献   

10.
“心里想着奔驰宝马,眼睛瞅着富康捷达,掏钱奔着夏利奥拓”,这是大部分中国汽车消费购车时的一种心理写照,同时也是中国汽车消费的一种无奈:难以买到物美价廉的汽车。  相似文献   

11.
汽车消费时代的到来,要求汽车厂商做出更多的努力,适应消费群体的变化;在渠道扩张和发展中,探索新的渠道管理模式;在区域化营销方面进行更积极的尝试2009年的汽车销售增长超过40%,与年初普通预期的5%左右增长率有一个巨大差异。这实际标志着中国真正步入了汽车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13,(3):49
2012年中国的汽车生产和消费达到了2000万辆,其中乘用车是消费主流,《汽车消费报告》的20122013年召同车型盘点也正是基于乘用车的范畴。无论什么时侯,汽车产品的的安全都是第一位的。是否及时官方召同,体现的并不仅仅是汽车质量问题,同时也体现了厂家对消费者的态度,以及对自己产品的负责任程度。年度召同车型盘点知识召回几个集中的重要原因,目的是为了希望通过将召回的主流因素列出来,让读者更清晰地看到,明明白白消费。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汽车消费贷款现状与前景分析`` 1.汽车普及程度低,私人汽车消费明显不足.2000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湖南省汽车消费市场宏观因素的分析,找出其对汽车消费市场增长的影响原因:认为人均收入是影响汽车消费市场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公路里程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会对汽车消费产生制约:最后非完善的金融服务和不合理的汽车消费信贷的政策和法规也是影响汽车市场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汽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汽车在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其原有的使用价值,不断强化的是其符号价值,象征财富、身份、地位、权利和品位的汽车符号消费应运而生.我国中产阶层作为符号消费的主体,他们对汽车符号消费的选择与追求有利有弊,在目前市场和人们消费心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更是弊大于利,应该加强引导和规制.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世纪之初。本栏目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提出共同话题——把我国轿车生产的成本和消费成本降下来,把轿车发展的速度和汽车行驶的速度提上去。戏言私家车、电脑、上网是当今消费时尚,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代表了社会经济进步在消费领域的具体反应。轿车的话题其实并不轻松,因为世界已经进入了汽车过剩的时代,而我们的轿车工业还处在"幼儿期",我国轿车的消费概念生成也只有几年的时间,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解除人为的对轿车消费的羁绊……  相似文献   

17.
姜天琪 《经营者》2012,(14):162-163
中国汽车的飞速发展也就是不到十年的事,汽车生产、消费的整体水平处于由起步向成熟过渡的阶段,至于汽车文化更是在孵化中  相似文献   

18.
保证保险合同主要存在于汽车消费贷款合同之中,一般是由银行、保险公司、汽车经销商三家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凡在汽车经销商处购车者,可以在银行进行汽车消费贷款,保险公司须为借款人提供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汽车经销商为借款人提供保证担保,签订合作协议后,消费者(即借款人)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约定消费者分若干期分批分期偿还贷款,  相似文献   

19.
于明 《经营者》2010,(12):32-33
《汽车消费报告》刊登的这份2010网民汽车使用故障调研报告显示,自主品牌汽车故障率最高,其次是欧系车,然后是韩系和美系车,日系车故障率最低。  相似文献   

20.
一谈别买车,大家都会想到4S店,确实汽年作为消费品迅速走入家庭的十年。也是汽车产业以及汽车市场迅速壮大的十年,同时与汽车消费相关的行业尤其是4S店兴起的十年,然而,随着新车频繁入市以及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单一的汽车营销模式并不能满足人们汽车消费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