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师》2007,(7):F0003-F0004
青海民族学院创建于1949年12月,是青海建立的最早的高校和全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也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相似文献   

2.
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是宁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力度是很大的。用足、用活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使民族用品生产企业在西部大开发中更好地发展“民族”优势,是我们当前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九五’潮间,宁夏被确定的民贸县9个,确定为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的35个。1997年国务院、国家民委、中国人民银行暨国家有关部、委下达了“九五”期间各项有关优惠政策后,自治区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成立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刘仲任组长,自治区民委、轻纺厅、商务厅、供销社、医药总公司为成员单位…  相似文献   

3.
青海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红 《经济师》2008,(7):175-176
环境对于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青海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软硬环境,如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等无法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但是,政府为了加速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给民族地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政策的倾向和引导为青海民族地区卫生系统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起飞的平台。怎样扬长避短,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青海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是文章分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经济改革》2010,(7):5-5
“三聚氰胺”超标奶粉近日再次现身甘肃、青海、吉林三省。消息传来,举国再次震惊。根据警方调查,青海省民和县东垣乳制品厂于近期分别从河北等地购进奶粉原材料58吨,其中从河北购进原材料38吨,  相似文献   

5.
在旅游发展全球化、现代化的潮流下,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究竟是对文化的保护,还是对文化的破坏?对此各方争论不一。借助西方文化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的舞台真实理论,从民族文化旅游主客双方的心理角度出发,对“看什么”和“给看什么”进行剖析,探索民族文化旅游中文化表演的舞台真实性问题,以期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肖雁 《经济论坛》2005,(18):23-27
建立和谐、全面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完成这一任务能着力点在于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地位的转化。20多年的扶贫工作,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93年底的8000万人减少到2003年能29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例由8.7%下降到3.1%。然而在全国列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592个贫困县中,少数民族地区还有257个,占43.4%。从分布上看,国家在西部扶持的205个贫困县中,有126个是少数民族贫困县,占61.5%。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等西部14个省区。这些区域地理环境割闭,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育滞后,扶贫攻坚的难度较大。所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面积贫困仍然是我们的脱贫之痛。  相似文献   

7.
《大陆桥视野》2012,(19):90-90
本刊讯2012年9月17日,纪念察哈尔西迁250周年暨2012年博尔塔拉“那达慕”草原节在博乐开幕。作为新疆三大旅游节之一的博尔塔拉“那达慕”草原节,已举办了12届。据了解,250年前,英勇爱国的察哈尔部蒙古人来到博尔塔拉,戍边屯垦,生息繁衍,在世代薪火传承中,他们与当地各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尔塔拉悠久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多年来,博尔塔拉“那达慕”草原节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已成为新疆三大旅游节之一,成为全疆具有较大影响的集民俗、文体、经贸、旅游为一体的节庆活动。本届“那达慕”草原节以“绿色·多彩·吉祥”为主题,旨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民间艺术、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已然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青海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具有较为丰富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但随着文化产业的逐步成熟,以及新形势下环境的变化,也显现出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产业融资难和人才匮乏等问题.本文对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发掘原生态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增强电子商务在民族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注重人才引进、加大开发力度等建议,以助推青海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宋元之际的郝经,为了保护中原传统文化和使亿万生灵免遭涂炭,提出“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民族思想,冲破了“严夏夷之大防”的狭隘民族观,在促成元朝正统地位的确立,北方各民族的文化融合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信息经济与技术》2004,18(7):28-29
2004年是中国民族游戏产业腾飞的一年。为鼓励中国民族游戏的自主研发,推动游戏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支持正版产品,正确引导青少处健康、适度地使用游戏产品,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部门把2004年定为“中国民族游戏产业年”并决定“第二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品及技术应用展览会”(英文简称ChinaJoy)于2004年10月5日至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1.
一、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12个省、市、自治区.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居住在该地区,故称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民族习惯、宗教等因素,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经济基础较雄厚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静  顾江 《经济管理》2007,(21):62-65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现象不断加剧,新一轮世界文化产业的“瓜分浪潮”已经开始,而文化产业的竞争关乎文化融合和民族精神。“酒香也怕巷子深”,尽快占领文化产业的制高点,捍卫我国的民族文化产业已刻不容缓。如何使我国的民族文化产业面向国际,走向世界,使我国民族文化产业既保持中国民族特色,又为世界人民所接受、所喜爱,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民族文化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经济管理》2021,(9):F0003-F0003
位于高原古城、夏都西宁的青海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青海省“部省合建”高校。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是青海大学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的二级学院。学院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围绕国家和青海战略目标,立足青海,面向全国,坚持“四为”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勉力献疑     
本文针对沟口雄三的“乡里空间”和“省力”两个概念提出了一些疑问。“乡里空间”与国民党主导的建国运动和社会运动具有内在的契合,但这一运动在与中国共产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说明“乡里空间”应该还蕴涵有其他的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方面应该有不同的发展,并导致各方面产生不同的组合关系。辛亥革命尽管以各省独立为呈现面貌,但在接下来的四分五裂状态下,却也有很多跨越省的全国性的学会、商会、工会等的广泛存在,因此在“省力”之外,也有“国力”的因素。从思想史的角度,民族危机感也.并不必然导致对本民族文化的否定。  相似文献   

15.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它改变了以往纯粹书斋式研究的不足,开创了从“书斋”到“田野”的研究范式转向。以此视角来审视当前的民族器乐教育,书斋式的民族器乐教育呈现的是科学理性的僭越、音乐教学的封闭性、民族器乐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分离。而走向“田野工作”的民族器乐教育则表现为人文精神的建构、音乐教学的开放性和民族器乐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统一,这无疑是对“书斋式”民族器乐教育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经济视角》2006,(2):39-43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10年只是短暂一瞬间。而尹同耀仅来芜湖10年,但他的奇瑞团队,敢于亮出自主创新的“利剑”,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史书写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在考察一个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时,很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都基于经济发展本身的共性提出,没有把握民族问题的内涵去思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核.本文旨在从民族的角度去考察经济发展问题,剔除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共有解决方案,抛弃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的片面说法,发挥“民族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发展、保持民族特色的作用,并使其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因子,使经济发展的过程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使民族文化传承的同时带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主义是建立在近代民族这个特殊的人类共同体基础之上的理念和原则,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很难由一个统一的总结性定义概括。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民族主义经历了从强调政治思想意识、国家及公民意识到强调民族情感和民族价值、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异化,从包含国家、公民意识及民  相似文献   

19.
2002年7月,新疆财经学院召开了民族教育教学研讨会。大会总结了多年来学院在民族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同时就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这里将部分同志的发言摘登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民族建筑历来主张尊重自然,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这也是现代“生态住宅”的基本取向。本文从研究和探讨民族建筑设计的基本思路入手,剖析了民族建筑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解读了民族建筑中的生态情节,旨在传承民族文明,弘扬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