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改革开放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银监会成立以来,以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企业为战略目标,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始终坚持机制体制创新,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全面推进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事实说明。农村信用社对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我国支农服务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多伦县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紧紧围绕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唱响支农主旋律,不断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谱写了一曲曲服务“三农”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3.
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十五”期间如何发挥支持“三农”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1、切实端正方向,改进支农服务。随着支农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前,农村信用社在支农上,应重新审视在“三农”服务中的经验与问题,要按照自身的定位,切实找准自己的位置,真正立足于农村、服务好农业和农民。同时,要恢复组建农村信用合作社初期形成的“背包下乡、走村串户”的优良传统,使农村信用社真正了解农村、理解农民、服务农业,以推…  相似文献   

4.
立足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农村信用社1997年信贷支农成绩突出自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以来,各地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合作制方向、加强经营管理、改进支农服务,在增加农业贷款投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  相似文献   

5.
南珠之乡合浦常乐农村信用社在1997年人民银行总行开展的“双百”评比活动中,荣获了“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支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常乐镇是合浦县的一个农业大镇。从1990年以来,常乐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以突出支农为重点,坚持两个70%...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面临诸多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性机遇。应顺势而为,抓住机遇.拓展业务空间,稳固地占领一方市场。记者:对四川这样的农业大省来说,组建省级联社有何重大意义?黄小祥: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农民群众自己的“银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事关全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大局。组建四川省农村信用社.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意见、增强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功能的重大举措,也是农村经济和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成立,必将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化和业务的发展,对完善我省农村金融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密切联系农民的农村信用社,如何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个人认为:农村信用社实践“三个代表”应具体体现在始终坚持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加大支农力度,改进支农服务上。一、实践“三个代表”,必须坚定“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办社宗旨。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直辖市,重庆市联社从2000年3月成立以来,联社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朱总理关于:“农村信用社是联系农民的最好金融纽带,是支持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的讲话精神,始终坚定支持“三农”的服务宗旨不动摇,加大了对信贷支…  相似文献   

8.
信阳市位于豫南大别山北部,是名贯中外的鄂豫皖红色革命苏区首府所在地,人口760万,耕地780万亩,现有11个县级农村信用联社、280个信用社(部)。多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立足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以规范服务为基点,唱响支农主旋律,不断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民增收、促进信用社增效的“双赢”之路。2000年以来,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支农贷款334808万元,占辖区金融机构发放农贷总额的95%,使全…  相似文献   

9.
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促进农民走上富裕道路,是农村信用社的办社宗旨,也是它的历史使命。上海郊区农村信用社始终把支农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不懈地支持粮棉油生产和“菜篮子”工程建设,积极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按照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立足农村,以农为本,在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创建信用户、村、镇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通过颁发“农户贷款证”,实行“一证通”、“一联三送”等便民措施,简化了贷款手续,使农户贷款更加便捷,不仅大大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而且增加了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投放总量,扩大了农户贷款面,帮助农民解决了很多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日益显现,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  相似文献   

11.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支持农民增加收入,现就当前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工作通知如下:一、进一步端正经营思想,提高支农服务的自觉性。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和农村信用社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精神实质。要把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服务工作放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2.
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农村信用社要继续深化改革,更好地为农业、农民服务”,支农重任历史地落到了农村信用社肩上,同时也为农村信用社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何面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牢固树立支农观念,系统有效地提供支农服务等诸多问题便必然地摆在农村信用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面前。强化支农服务观念、树立支农出效益思想是农村信用社蓬勃发展的生存之本、必由之路,通过支农求发展是解决农村信用社风险问题的根本途径。支农是根本,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是农村金融的必然选择,牢固占领农村大市场…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事关农业、农村、农民和国民经济全局的问题。总结和借鉴沧州经验,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应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和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真正成为服务“三农”的社区性地方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晋江市农村信用社坚持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结合晋江市情,因地制宜地调整经济策略,对在市场经济和主要农产品总量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农民收入,作了有效的探索。确定“以支农工作为中心,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方针,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政策上重点扶持、资金上重点保证,把支农服务落到实处,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农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效益农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桥乡特色的支农之路,充分体现“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目前…  相似文献   

15.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 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 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具体部署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研究和安排非试点省(区、市)农村信用社管理与服务工作,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定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一、充分肯定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效 1997年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  相似文献   

16.
支农不知农?听起来似乎荒唐,但确有其事。近年来,人民银行总行颁布了许多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贷款政策,如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下发《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指导意见》等等,但是一些农村信用社干部对农业、农村经济知之甚少,对农业贷款贷前调查显得无从下手,存在畏贷和惜贷心理,导致农业贷款“农转非”问题突出。农村信用社在支农上如何做到知农?笔者认为,首先要始终明确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意识,多为农民群众雪中送炭。其次,农村信用社要招聘一些农技人员充实信贷员队伍,…  相似文献   

17.
一、深化改革意义重大 首先,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金融业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中央多次强调,必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从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以来,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支农投入明显增加。目前,全国农村信用社共有法人机构3万5千多个,职工63万人,存贷款余额均占金融机构的百分之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和全省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一目标,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在积极筹集资金,加大农业信贷投放力度,加强和改进支农、扶贫、助学信贷服务,解决农民“贷款难”等方面开展了工作,成效显著。至12月底,全省农村信用社累放贷款216.8亿元,较上年多投放23.8亿元,其中累放支农贷款147.3亿元,占贷款投放总额的68%,年底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72亿元,支农贷款余额达到2…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农村信用社选择什么样的改革方向与发展模式 ,不仅关系到农村信用社 (以下简称信用社 )的兴衰、成败 ,而且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当前 ,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改革 ,关键是要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方向 ,明晰产权关系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落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责任 ,以充分发挥其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 ,使之真正成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和桥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 ,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推进其健康、稳定…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把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在明晰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完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将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所有制的改革,不仅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同时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这些关系如何处理,对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