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06年,胶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3211”奋斗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更加重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态势,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社会明和谐程度明显提高。在最新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中跃居第26位,列全省第4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发展中的和谐。;只有坚持和谐与发展并重,以和谐求发展,以发展促和谐,才能在更高层次上使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动态的平衡,建立新的高质量的和谐。近年来,孝义市坚持以统筹思路、和谐理念、走富民优先、特色发展、和谐文明之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到2005年底,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第二位,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186位,比五年前前移622位,并成为全省唯一的县级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经济》2010,(2):66-67
近年来,义马两次入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100个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居河南省第5位,是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城市。  相似文献   

4.
慈溪市场经济发达,民营企业活跃,城乡消费旺盛,产业富有特色,近年来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等权威评比中名列前茅。在"三思三创"主题教育活动中,宁海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学余慈、争进位”目标,本文从慈溪市近年来在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的学习和分析,来探索宁海的工业经济发展举措,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山 《唐山经济》2006,(2):16-17
我市在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比中位居第55位,为下步争先进位、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省政府又将我市列入22个扩权县(市)之一,为我市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抢抓扩权机遇,乘势而上,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关键要从解决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入手,突出“五抓”,努力实现“五个增强”。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2020,(5):80-80
近日,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在人民日报社发布。浙江18个县(市)上榜,数量仅次于江苏(25个)。注:中国百强县(市)全称为中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竞争力百强县(市),是对中国县级行政区域以县份、县级市与旗为主,包括部分市辖区的经济综合实力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前,县域占中国国土面积的93%、人口的85%,多年来县域经济突飞猛进高速成长,已占国民经济半壁江山,也成为地方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的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山东有16个县市入选,稳居全国第二位。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从而培育出全省不同县区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据初步统计,截至2012年底,山东省县域经济GDP平均水平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江阴,地处长江之南,得江河便利。连续多年领跑中国县域经济,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0.56亿元,高居百强县市GDP排名榜首。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江阴政府又提出要建设“幸福江阴”的新目标,以独特的民本视野,将人的发展放在了第一位。江阴,以前要富有,如今又要幸福,这个城市的政府、企业、居民,究竟是怎样使江阴变做现在这个经济实力强大、人民安居乐业的乐园,希望能借以下一些小小的侧面,管中窥豹,拼出“幸福江阴”的地图。  相似文献   

9.
1.马鞍山跃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74位。2007年9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6年我国286个(不含拉萨1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实力比较研究成果.马鞍山凭借殷实的城市综合实力,列百强榜第74位.比上年的排名前移15位。这充分表明马鞍山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所具备的综合实力和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0.
“十五”时期,宁海县大力实施“五五举措”,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双百强”。“十一五”时期,宁海县将初步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区、最佳生态人居区、和谐发展先行区,全面实现更加宽裕、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1.
南安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区域,是全国著名侨乡。自1993年撤县建市以来,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位居全国百强和全省十强县(市)行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第56位,并荣膺“中国建材之乡”、“中国龙眼之乡”等多项桂冠。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0.1亿元,财政收入9.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15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莱阳市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适时确定工作思路和发展重点,走出了一条产业化起步、工业化壮大、城市化提升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跨入了全省30强,2006年初步核算达到195亿元,是2002年的2.1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5亿元,按可比口径是2002年的2.5倍;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比2002年前进了53个位次。到2007年末,确保实现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安徽十强县座次已排定(宁国、凤台、肥西、繁昌、当涂、天长、芜湖、无为、肥东和广德等十县(市)居全省前十位)。这次评出的全省综合十强县评价也采用了全国百强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因此,这十个走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其反映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是可以与全国百强县作对比的。换句话说,这十强县将是安徽县域经济冲击全国百强县的希望所在。那么,  相似文献   

14.
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时代课题。近年来,调兵山市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充分发挥县域优势,强化招商引资,实施项目带动,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建市27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翻了8番,财政收入增长230倍,工业总产值增长290倍,城市面积和人口扩大了4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了20倍。2007年在全省44个县(市)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第9位。曾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平安建设先进市、国家卫生先进城市、国家畅通工程优秀管理城市、辽宁省文明城市建设标兵市、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乃至各省的综合经济实力都显现了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在对各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区域划分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以县域为基本单位分析了该省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区域特征,从而为该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该省经济实力区域特征分析,也为类似其他各省乃至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唐山经济》2006,(4):21-22
近年来,遵化市始终把项目建设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一二三产业一起上”,通过做大做强项目这个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促使该市完成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市的转变。中冶集团、上海阳晨、上海复星、上海宝钢、上海华篷、广东宏远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慕名到遵化市投资兴业,成为项目建设主战场的生力军。从2002年至2005年,遵化市连续四年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分别位居77、76、61、55位,位次逐年提升。依托项目建设的有力支撑,该市又响亮地提出了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双百强”,把遵化建设成经济、政治、化、社会全面发展的中等城市。综观遵化近年的发展,可以说咬定项目不放松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市抓项目的做法给人以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一个曾以种植粮棉油为主的传统“农业县”,一个原本被苏沪杭紧紧“包围”着处于“经济发展的夹缝”中的小县,近几年的经济却以平均14%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在全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百强县市中排名第44位,比五年前整整提升了20多位。据国家统计局2001年公布的全国县域基本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结果,这就是百强县市中唯一一个呈上升趋势的县市——平湖市。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纪念唐山抗震三十周年。三十年来,遵化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穷棒子”精神和“当代愚公”精神,自我加压,负重奋进,全市经济及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十五”末,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12.6亿元,年均增长15.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615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8.33亿元,年均增长51.1%。提前两年实现了“翻两番、三步走”第一步战略目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百强中位居第55位,三年之内前进了22位,并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位居第65位,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扩权县(市)。同时,  相似文献   

19.
诗圣杜甫的故乡河南省巩义市,自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4年位居河南省县(市)首位,连续九届跻身全国百强。 然而,贫困老区村仍然是巩义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近年来,巩义市以“三带”共促老区和谐发展。各乡镇也致力改善老区人民的民生问题,使老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区人民也没有坐等救助,新中镇杨树沟村人民发扬老区精神,自力更生建设了引水工程,为拔穷根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巩义革命老区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20.
宁波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宁波要努力成为发展质量好、民生服务好、城乡环境好、社会和谐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建设"四好示范区",既是对宁波群众关切的积极回应,更是对宁波科学发展的卓越追求,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慈溪作为宁波市下辖的一个重要县市,综合实力一直位列全国百强县前列,有基础、有实力、有义务为宁波建设"四好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