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性资源,在我国各个行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建设的逐步加快,我国对石油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也越来越多,石油消费增长迅速。本篇论文中,笔者从我国主要行业的石油消费入手,对节油的潜力和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油气资源逐步减少,能源安全更加突出,能源结构多元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煤为原料生产醇醚燃料,发展高效洁净能源,实施石油(液化石油气、柴油)替代战略,缓解石油供求矛盾,不失为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但与此同时,也必须警惕化工产业一拥而上带来的产业风险.  相似文献   

3.
美国和韩国石油消费历史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美国和韩国的石油消费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能够为我为调节石油消费提供如下启示:1)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但遭遇意外事件常促使国家采取新的能源政策,从而导致石油消费增长率下降.高油价和石油消费量的急剧增长,促使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能源政策,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率下降的拐点可能会很快出现.2)交通运输是石油消费的主要部门,控制汽车消费应是中国控制石油消费量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5)重化工业阶段是能源特别是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阶段,缩短重化工业阶段的时间,尽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有效减少石油消费,提高石油利用效率.4)建立适合国情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能够有效替代部分石油消费.5)强有力的国家能源政策是实现石油利用效率提高的根本保证.国家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发展规划、汽车工业政策和节能效率等多方面的政策调整,促使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放缓.  相似文献   

4.
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增长与工业增长变动方向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明显,工业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弹性系数变动的总体趋势是震荡上扬。从单位增加值石油、原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看,工业能源消费高于国民经济能源消费,但单位工业增加值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呈现递减态势。万元工业增加值石油消费量从1995年的0.37吨降低到2005年的0.19吨,万元工业增加值原油消费量从0.57吨降低到0.39吨,万元工业增加值天然气消费量61.72立方米降低到46.03立方米。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其能源消费对国家整体战略实施有一定的影响.东北地区煤炭和石油消费比例高于国家水平、第二产业能耗较高、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要改善东北地区的能源利用现状,应该开发或引进节能增效技术提高能效、减少煤炭和石油的使用比例、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产业结构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智力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6.
将能源消费总量纳入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运用中国199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不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GDP与固定资本存量,GDP与能源消费总量都互为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固定资本存量与能源消费则不同,在短期时,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均衡中,它们之间也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为进一步明确在能源消费中,哪个产业的能源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构建了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高产出的第三产业.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消费的产业关联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璐  王冲冲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2):132-138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为了讨论我国汽车消费的产业关联性,本文应用1985~2007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以及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的分析,随后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就我国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汽车消费与钢材产业、橡胶产业有很强的关联性.最后总结了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关注关联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正确处理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英国等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引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先进技术,并加强自主研发;进一步实施节能减排措施以及以国际标准来指导节能减排。文章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二者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二者之间也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对碳排放具有非常明显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经济结构、增长速度与能源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变动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2000-2005年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呈上升趋势.能耗上升的主要原因: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高耗能产业发展加速,能源消费向高耗能行业集中;国际产业分工低端化,工业增加值率下降;在能源进口不断增长的同时,高载能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速度过快,超过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导致能源过度投入.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应采取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措施:把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标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完善能源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税收的调节作用;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目标;运用法律与行政手段,加强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监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1993~2012年29省市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数据,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规律为依据,将我国的能源———经济区划分为:经济发达区、平稳发展H区、平稳发展L区和飞速发展区四大发展区域。针对四大区域,利用Granger检验法对各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区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不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平稳发展H区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平稳发展L区和飞速发展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单向因果关系。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