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9 毫秒
1.
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我国的家电制造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助推作用。但随着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众多竞争者蜂拥而至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转型对于传统的家电制造产业便成为了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纷纷开展了海外并购以便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文章以美的集团并购库卡为研究案例,对其并购动因和并购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进行研究,找出案例所带来的启示并应用于家电行业,以求更好地实现并购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文化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也需要通过并购活动来获取新的资源,并对已有资源进行整合和再分配,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我国的文化企业并购市场发展的如火如荼,并购成为国内文化企业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的重要途径之一。并购后的企业从资产运营效率来看并购后的变化,这个课题值得我们研究。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并购给企业带来的变化,采用财务指标法对并购的资产运营效率进行分析,并从非财务层面对企业并购绩效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企业并购做点贡献。  相似文献   

3.
《商》2015,(39):1-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并购越来越普遍,但由于上市公司在并购的过程中对并购存在误区,导致并购之后的上市公司的绩效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上市并购的形式和并购的原因,探究上市公司并购的战略,找出上市公司并购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上市公司的并购提供保障,保证上市公司在并购之后的绩效得以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我国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企业间并购重组案例逐年增加。但据相关并购研究显示,约60%的企业间并购活动不但没有给企业带来业绩增长,利润增加,竞争力加大等各种正效应,反而使得企业业绩在并购之后呈下滑趋势。本文从2010年中国A股市场发生并购案例中,筛选出其中的53起并购案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预期持有的自由现金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通过并购,能够实现资源整合,而且还能够使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这也是目前国有企业扩大经营生产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实现成功并购的例子有很多,这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并购为其带来的重要影响。但不可否认,国有企业并购也会存在一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实现价值重塑,本文从并购的价值出发点、并购过程的价值挖掘、并购后企业治理、并购后管理流程整合、并购后业务价值再造、综合价值提升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商》2015,(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并购成为资本市场最为活跃的经济活动之一,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并购案例不断发生。本文通过对并购理论及其历史发展的阐述,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并购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食品企业的竞争加剧,为了维持自身长远发展,它们纷纷走上了并购的道路。以H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其短期绩效,用会计指标法探讨其长期绩效,研究并购后H公司的成绩与问题,并总结案例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取并购战略来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文章以科创板首单并购案例———A 公司并购 B 公司为例,简要回顾并购流程,选取 A 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对并购动因与财务绩效进行分析,最后对科创板上市企业从并购战略制订、并购支付方式以及并购时机和标的选择三个方面得出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5-2008年193家有跨国并购行为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数据匹配方法为其找到了可供比较的对照组,然后利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检验了跨国并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工业企业生产率,而且这种提升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对其并购后的生产率效应有很大影响,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其跨国并购的生产率效应也较强;跨国并购并没有给国有企业带来生产率的提升,而非国有企业则通过跨国并购显著提高了生产率;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并购给我国企业带来的生产率提升明显大于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并购。本文在微观层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从生产率提升角度给出了客观的评估,同时也为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寻求更大的市场,海外并购案例也越来越多,实现"走出去"的战略,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本文在分析海外并购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企业跨境并购的财务绩效,意在为我国企业的跨境并购提供一些分析结果,便于企业在跨境并购的决策中开拓思路,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行业在进行多元化转型中如何迎合公共选择,提升企业绩效这一角度出发,基于深大通并购冉十科技和视科传媒,光明乳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以及皇氏集团并购御嘉影视三个案例,分析并探讨了跨界并购和社会责任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所承担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传统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方向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为其成功进行多元化转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5-2008年193家有跨国并购行为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数据匹配方法为其找到了可供比较的对照组,然后利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检验了跨国并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工业企业生产率,而且这种提升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对其并购后的生产率效应有很大影响,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其跨国并购的生产率效应也较强;跨国并购并没有给国有企业带来生产率的提升,而非国有企业则通过跨国并购显著提高了生产率;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并购给我国企业带来的生产率提升明显大于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并购。本文在微观层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从生产率提升角度给出了客观的评估,同时也为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时期,企业并购由于和经济具有较强的同向变动属性,受到了经济环境的影响,2008年的样本并购企业绩效表现不佳,但2009年开始因享受政策红利,并购的财富创造能力有所恢复.后危机时期,并购市场应当改变原有面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体制,丰富并购及其融资形式,深化市场化改革,以其本应具有的市场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4.
并购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常见的操作,尤其2013年国家关于并购重组的相关监管政策逐渐放宽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看准时机,借助并购重组来谋求企业转型和外延式发展。本文将以新日恒力并购博雅干细胞技为引入,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对此次并购给企业财务绩效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其他并购重组企业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国际竞争的压力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重重压力,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的并购重组成为社会热门话题。然而,企业并购重组在给企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财务风险隐患,影响并购重组的效果,抑制了企业经济发展建设。对此,本文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阐述了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针对性提出几点措施,以此控制财务风险,推动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开拓市场、扩大规模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上市公司提高国际化和综合化水平的良好途径。在我国,上市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已开始了一系列的并购重组尝试。目前,我国的并购重组尚处于市场化发展的初期,并购重组给双方企业带来的绩效改善非常有限,因此,上市企业的并购重组是否能促进效率获利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并购行为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或是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并购本应发挥协同效应,改善公司绩效,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本文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动机,并从企业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已有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并购未给企业带来多少收益,甚至有些并购行为给企业带来了损害,从而得出企业并购的实质是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的手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李茜 《商场现代化》2007,(36):10-11
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根据全球经济环境及时对自身的体制、结构、功能和规模等进行重新组合和战略调整的一种重要方式。跨国公司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对中国国有企业进行并购,在并购的过程中给中国的国有企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在面临跨国并购热潮的同时,应适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跨国公司的在华并购。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有企业通过并购整合资产,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竞争力已得到国资委的认可和鼓励。国有企业并购不仅要关注企业财务绩效地提升,更要重视对社会、生态的贡献。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重绩效角度探讨了被并购方综合绩效评价的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20.
吕明 《现代商业》2007,(23):158-159
跨国并购在90年代中期掀起了第五次浪潮,我国作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外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另一方面又必须充分认识到跨国并购可能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对我国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使跨国并购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收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