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府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行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莉 《商业时代》2008,(10):47-48
农村公共物品存在多元主体供给的趋势,但由于政府责任、市场失灵和"三农"的弱势等因素,决定了政府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应承担主要责任.政府供给农村公共物品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得以实现:中央政府供给纯公共物品,地方政府供给准公共物品.为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应有的作用,政府应立足效率导向、结果导向和顾客导向,以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化,市场和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上的失灵情况逐渐凸现。第三部门兴起,逐渐成为与政府和市场比肩而立的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公共物品供给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通过公共产品理论和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探讨了第三部门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弥补政府不足、提高效率、协调政府关系、纠正政府市场失灵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也应摆脱政府单一供给的局面,实现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  相似文献   

3.
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着"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为公共物品的自愿供给机制发挥作用提供了必要.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公共物品自愿供给机制存在很多问题.应建立有效的自愿供给机制,实现政府、市场、自愿供给三方机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公物概念的界定,指出尽管政府应该是公物供给的主要主体,但却不应该是唯一主体,公物供给应该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结合市场及第三部门等多方的多元化的供给模式。就我国而言,公物供给的民营化是一个主要方向,它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完成从执行者过度到决策者的转变。区别公共物品的类型,建立起多元化供给模式,是目前国外公共物品供给较为普遍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商》2015,(21)
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公共服务供给的薄弱环节,由于其发展比较缓慢,主要是以政府为供给主体的供给模式,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但是面对着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单一的政府主体供给模式就有些力不从心,日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多中心理论的视角分析政府一元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政府是社会唯一的资源配置主体,承担着包括各种公共品在内的几乎所有物品的供给职责,改革开放以来,公共品生产市场由过去的政府及其公共部门独家垄断生产经营,开始有选择地向社会开放,非营利组织作为承担社会公共产品的力量日益凸现,本文着重分析目前共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产品的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正在从政府一元化供给模式向政府、私营部门和非营利部门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供给模式转变,这是政府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回应经济主体多元化的转变。政府、私人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既存在竞争关系,也存在合作关系。最优制度安排的标准就是在多中心体制中寻求静态的稳定性和动态的适应性,以综合的供给模式实现公共物品供给的最优架构,达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公共物品特性的动态性与供给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宪昌 《北方经贸》2006,(9):115-117
现有的公共物品理论较多的是从静态的角度考察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因而,在解决公共物品供给的问题上过分强调单一解决方案的有效性。而现实中的公共物品属性往往因技术水平、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呈现出属性的动态化特征,因而在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上也应采取动态化的模式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而城市社区公共产品的单一供给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社区居民日益高涨的物质文化需要,供给机制正在向"多元供给"的方向发展。本文以武汉的城市社区建设现状为例,通过阐述其城市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问题从产品供给主体单一化、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滞后以及传统供给模式导致决策主体错位、社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不畅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以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借助市场辅助供给以及社区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途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何建春 《价格月刊》2007,(10):64-6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包括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自愿供给三种基本模式,其中市场供给与自愿供给又称为非政府供给。本文在对农村公共产品三种供给模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非政府供给模式存在的前提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一事一议"制度成为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运行机制,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结果;但在实践中机制运行却存在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两个非合作博弈,即"农户选择不提供,基层政府也选择不提供"成为唯一的纳什均衡。因此,中央和基层政府需要调整政策,从积极引导农民组织化,培育多元的供给主体,确立公共财政理念等多方面入手,使基层政府与农民、农民与农民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走向合作博弈。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我国地方公共物品供给领域现实情况的分析,认为我国现行财政制度、地方政府行为以及地方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等方面的制度缺陷是导致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失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环境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喜红 《市场论坛》2006,(9):17-19,26
文章基于建立复合多样的环境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环境管理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我国环境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公共安全和社会服务类的公共物品供给质量不高,农民科教、精神、文化娱乐类及社会福利类公共物品供给匮乏。其原因在于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单一、供给决策机制不合理、供给结构失衡和效率低下等。我国政府应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的配套改革力度,建立"多中心"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以完善民族地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15.
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包括两个方面的效率: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如何来衡量公共支出的偏好就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大部分公共物品供给中.个人的选择没有显示在被观察市场中,本文运用计量的方法时我国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的配置效率进行实证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各省市在地方公共物品供给中都不能达到有效率的配置水平,政府配置地方公共物品的组合是不平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试论城市财政对城市公共物品的适度供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政府通过提供城市公共物品,有利于缓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辅射效应,推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此,笔从城市公共物品的理论界定、城市公共物品的效应、供给主体的选择、城市公共物品的有效最优供给等方面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以期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肖晓琴 《现代商业》2008,21(11):244-245
本文主要分析了民营企业职业卫生服务的供给问题.文章认为职业卫生服务不论在国营企业中还是在民营企业中都具备了公共物品属性,因而民营企业中的职业卫生服务也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基础,要实行政府、企业、社会和劳动者的多元供给模式,据此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中国财政实践,对公共产品及其适用的供给制度进行阐释和论证,分析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弊病及成因,提出一些改革建议,寻找公共物品的供给渠道,对于在实践重解决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效益不高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实施管理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制度,打破行政垄断;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私人投资;使生产提供模式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扩大内需的背景下,要刺激消费增长,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其中政府能否合理地供给公共物品是重要问题.文章指出,政府的职责是以社会性公共物品供给为主,因此应构建一种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实现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合理化,实现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相对均衡,避免公共物品供给的过度市场化.  相似文献   

20.
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提供公共物品,但公共物品却并非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政府直接供给公共物品面临诸多困境,如政府的经济人特征、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如何由个人效用函数得出社会的福利函数及政府自身低效率等问题。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生产缺乏竞争机制和监督机制及多重代理特征决定其效率低下难以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