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基础设施、能源、制造业以及农业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然而,中俄双方对产能合作准备不足且缺乏有效的互信机制,加上俄罗斯远东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制度环境较差,使得双方产能合作成效有限。双方必须尽快构建合作共赢机制,建立产能合作共同体,加速推进双方产业结构升级,为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产能深度合作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中国境外农业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在我国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进一步推动农业"走出去"以及俄罗斯增强其农产品自给能力的背景下,该地区农业开发具有良好的前景。我国东北地区是最重要的农业种植区,农业种植人力充足、农机设备先进、种植经验成熟。本文阐述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滨海边疆区农业发展情况,分析中国东北地区对俄农业情况及黑龙江对俄农业投资情况,表述我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开展农业合作的潜力和领域,提出开展对俄农业合作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后危机时代辽宁省与俄罗斯地区合作的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建交以来,双方在政治、经贸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俄罗斯远东地区同中国东北地区的经贸合作方兴未艾,俄罗斯不断表达与中国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合作开发的意愿。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中俄双边贸易额有所下降,但两国经贸合作健康发展的基本趋势并未改变。特别是在2009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批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之后,两国毗邻地区合作成为中俄互利合作的新增长点,为辽宁省与俄罗斯的合作提供了很多机遇。一后危机时代中俄地区合作的新动向始于2008年9月的全球金融海啸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地缘上相互毗邻,但经济合作情况一直不尽如人意。远东地区人口稀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对华合作采取防范心理以及中国东北地区民营企业缺乏积极性是中俄双边合作中的几大制约因素。近年来,两国政府在区域开发、跨境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了新的举措,这可能会给东北与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能源安全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通过对外能源合作,谋求自身安全已成为当前各石油进口国的一大趋势。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相邻,并且与中国在资源、能源、劳动力和资金合作等方面存在着优势互补,因此深入探讨中俄双边能源合作前景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能源安全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通过对外能源合作,谋求自身安全已成为当前各石油进口国的一大趋势。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相邻,并且与中国在资源、能源、劳动力和资金合作等方面存在着优势互补,因此深入探讨中俄双边能源合作前景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俄罗斯远东地区正在成为东北亚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国务院批复了《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2-2020年)》,体现了国家加快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面向东北亚区域深化合作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决策的重大部署。面对新形势,黑龙江省应该把对俄农业合作摆上重要位置,要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形成体系,开发市场、建立信息网络,建立东北国际物流大通道,建立建全中俄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形成规模化,联合体实现旅游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远东地区很早就与亚太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却始终未能深度融入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原因很多,如资金和劳动力不足,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能源等原料出口,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品等。尽管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增长还存在着现实的障碍,但是俄罗斯政府的远东开发战略和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充分表明其未来在亚太经济中所占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一条件下,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在能源等资源领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自贸区与经济特区的综合开发、土地与人力资源合作等方面都面临着良好的合作机遇。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合作粗略算起来,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对俄农业合作发展模式,在多方面有着密切的合作,但是双方在长期的生态农业合作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尽如意的地方,本文从分析这些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在如何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生态农业合作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虽然区域经济合作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明显落后于世界发展步伐.随着中俄关系的深入发展,俄罗斯和我国毗邻地区在地缘上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合作态势,加强中国东北区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成为双方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森林资源虽然总量和蓄积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的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又与中国东北地区毗邻,从长远战略和追求生态效益角度考虑,加强双方林业合作将达到互惠共赢的结果。我国东北地区拥有完整的林业产业、成熟的木材加工技术和经验丰富的林业工人,这些成为中俄在林业合作方面的良好基础。我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在林业技术合作、劳务输出、木材深加工产业建设方面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要认识到双方林业合作中仍存在劳动力和资金困境。提出提高输出劳动力的素质,敦促俄方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打造良好合作环境等加强双方林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合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与俄罗斯欠发达的远东地区毗邻,双方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而使双方在多领域的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近年,吉林省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合作还远远不足。中俄间的农业合作是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双方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时间不长,但前景广阔。再,中国加入WTO后,届时吉林省的农业将直面机遇与挑战,我们亦应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3.
中俄贸易历史背景深厚、双方政治互信、经济互补,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中俄贸易发展主要特点及问题包括:双边贸易水平呈现波动增长趋势;中俄贸易以互补性的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不足,产品进出口主要以单向流动为主,双向流动性不足;中俄贸易秩序不规范。提出推动中俄贸易发展策略: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边境自贸区建设;加强中俄政治和文化交流,为贸易发展夯实基础;推动中小企业合作,为双边合作拓展空间;加强我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合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东北亚区域地理中心,是"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一带一路"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与韩国"新北方政策"联系起来,成为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韩国发展战略对接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东北地区与韩国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经贸和投资合作,强化金融和货币领域合作。在此基础上,东北地区与韩国还将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构建智能物流体系,加强金融合作,为中韩发展战略对接与合作创造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中俄贸易中,俄罗斯远东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地区对中国贸易额占中俄贸易总额的10%以上。随着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及2010年俄罗斯《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下简称《2025年远东战略》)的出台,远东地区在中俄经济合作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6.
中俄双方于2014年5月21日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签署了中俄未来30年的天然气能源合作协议,涉及金额高达4000亿美元,从2018年开始逐年增加到350亿立方米,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丰富天然气储量通过中俄天然气输送管道东线运送到中国。本文以此为背景,从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困境、中国能源发展的苦恼、中俄共同面临的国际局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中俄能源合作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地理位置毗邻、地缘作用相似、发展需求迫切,两地区之间加深海洋领域合作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是,地缘环境复杂、竞争对手多元、出海港口缺乏以及北极航线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两地海洋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可以通过夯实自身发展基础、构建伙伴关系、创新合作形式、建立合作规划、坚持绿色合作以及推动构建海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等举措推进海洋领域的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18.
西方制裁使主要依靠能源出口赚取财政收入的俄罗斯经济严重受损,让俄罗斯坚定了寻找能源出口多元化渠道的决心,其能源外交出现了新的形势、特点和趋势。亚太与远东地区山水相连,互补性强,俄罗斯远东地区能源丰富并且紧邻能源消费大国中国,极具开发前景,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深化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尤其是能源领域上的进一步合作,对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减少能源出口对欧洲的依赖,保障能源大国地位都有重要意义。为使本国利益最大化,普京将能源战略重点转向了亚太地区,利用"能源武器"更好的和各国打交道,能源外交在俄罗斯整体外交格局中的重要性正在上升并将影响其对外政策,能源外交成为了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中俄先后提出两国东部毗邻地区经济振兴与开发战略,为双方通过互动合作实现振兴与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尤其是2009年9月中俄两国正式批准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为两国东部毗邻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及相互投资指明了方向.在中俄毗邻地区资源互补性极强和两国新能源战略的推动下,发展中俄毗邻地区的资源开发合作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20.
中俄天然气合作自1994年启动,历经20年后终于签署正式合同。在双方价格分歧的背后有很多原因,如俄罗斯政府对能源资源领域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国家控制;俄罗斯东北亚区域能源政策存在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东北亚地区在能源供需结构上存在一系列问题;俄罗斯对与中国开展能源合作有策略上的考虑。此外,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匮乏和传统的地缘政治安全观念束缚等也制约着两国合作的深入。尽管存在诸多阻碍因素,但中俄天然气合作在乌克兰危机后终于尘埃落定。从长期来看,中俄天然气合作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