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巨灾保险研究与对策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灾风险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国际保险界对巨灾风险没有统一定义,各个国家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巨灾风险进行定义和划分。美国保险服务局财产理赔部按照1998年价格将巨灾风险定义为“导致财产直接保险损失超过2千5百万美元并影响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事件”。瑞士再保  相似文献   

2.
应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动我国巨灾债券市场发展,提高巨灾风险管理水平近年来,雨雪、地震、干旱等灾害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如何应对巨灾风险损失、建立巨灾风险转移机制受到各界更多关注。国际经验表明,巨灾风险证券化可通过衍生产品将巨灾风险转移至资本市场,是实施巨灾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保险风险证券化:资本市场的保险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日益加重,保险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分散风险的途径在资本市场上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本分析了保险风险证券化的产生背景、原因和当前的运作方式,并论述了保险风险证券化的优势以及对我国保险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巨灾风险与我国保险公司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5.
近年巨灾频发,巨灾风险成为影响并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借鉴国外三大巨灾保险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巨灾保险模式选择及具体实施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田萌 《中国外资》2011,(24):138-139
随着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急剧扩张,现行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方式弊端日益凸显,严重制约农业保险的持续发展。有鉴于此,可适时发展巨灾债券,作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有益补充。本文在浅析农业保险巨灾债券供求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农业保险巨灾债券的基本思路,并指出当前应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再保险方式很难满足分散风险的需要,通过资本市场的保险交易可以以廉价而高效的方式承担巨大的保险风险,本分析了保险市场进行资本创新的必要性,列举了近年来资本市场主要的保险创新,并论述要使保险创新成功的要素。  相似文献   

8.
一、现状:江西省保险业抗洪救灾预计赔付金额巨大今年以来,江西省遭遇特大洪涝灾害,114个县(市、区、开发区)共1513个乡受灾,受灾人口1871万人,32个城镇受淹,农作物受灾面积1483千公顷,倒塌房屋近16万间,损坏水库1463座、堤防1万余处、护岸1.77万处、水闸6680座,直接经济损失达502亿元。面对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全省保险业快速反应,高度重视,把防汛抗洪、防灾救灾、保险理赔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开展了防灾减损和抢险施救工作。据统计,截至8月15日,全省保险业共受理报损案件8027件,估损金额  相似文献   

9.
巨灾保险的金融创新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Yang 《上海保险》2001,(12):44-45
  相似文献   

10.
对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支持、巨灾保险和社会救助是健全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缺一不可的三个方面,而巨灾保险制度则是核心和关键。因此,面对巨灾,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一整套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