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乡镇论坛》2008,(35):7-7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是较为突出的矛盾,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方面严重滞后城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出来,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影响和渚社会建设。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肩负着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为完善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机制,为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管理、反映诉求开辟渠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基础条件的重任。走好农村社区建设的第一步关系着农村社区建设的效果与成败,尤其关键。  相似文献   

2.
李方才 《乡镇论坛》2008,(23):24-25
党的十七大提出“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从“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本质含义来理解,只有村庄已经形成或初具规模,农民群众具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他们才能在一个习惯性的行政区域范围内形成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这个道理上讲,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应从分析村庄建设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关系入手,明晰组建农村社区的基本条件和客观要求,探究践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不断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乡镇论坛》2008,(29):7-7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这项工作做好,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和农民群众自身的功能;还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作用。这三方面是农村社区建设走向成功的基本保证。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开展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是党和国家为统筹城乡社会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继城市社区建设之后,民政工作的又一重大历史性任务。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14个县(市、区)承担了国家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验任务。在工作开展近两年时间里,全省按照“试验典型、探索功能、由点到面、  相似文献   

5.
<正>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有力支持农村社区建设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2010年,召开全省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议,要求更加注重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在思想认识、资源资金、机制方法上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出台《关于解决全省和谐社区建设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提出要统筹城乡社区协调发展,在总结推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经验基础上,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有序扩大农村社区建设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促进城乡社区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使物业管理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区服务,各地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先后开展了通过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工作,努力整合社区党建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活动。一些物业管理企业也在实际工作中摸索经验。走出了一条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社区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丁涛 《乡镇论坛》2008,(26):18-18
社区,本是具有浓重城市色彩的专用名词。而今,正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红红火火开展的以农村社区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村民活动场地建设、生产生活环境治理、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体育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为内容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却让城乡一体化变为现实。目前,作为全国首批“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的兰山区,积极用城市理念建农村,市民标准育农民,初步形成了城乡社区联动建设的新格局,缩小了城乡差距,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文明对接。  相似文献   

9.
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和谐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建设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党员干部在社区文化工作中应该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将社区文化不断的拓展和延伸,实现现代化的文明社会的发展,引领社区建设的品牌文化,积极推进和谐家园的建设。本文以胜北社区管理中心景苑物业管理公司中区管理站的党建思想文化工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优势性分析,结合现实实践体现,对社区文化建设提出现实的思考,旨在不断的总结发展经验,实现更好的社区文化建设,实现党建思想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不断渗透和深化。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这一重要的社会变迁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撤村转居后农村社区到城市社区的转变;二是农民进城后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典型的城乡并存的“二元过渡”特征.如何化解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生活困境并助其融入城市社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议题是,应将转居社区的治理与建设置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  相似文献   

11.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观需要;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才能强化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只有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进而深化改革,还权赋能,才能最终形成产权清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为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突显了新的矛盾,并已成为影响当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要实现农村和谐稳定,一要增加农民收入途径,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二要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要着眼城乡统筹发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佳木斯市郊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由于郊区三面环绕佳木斯市区,城乡交融,具有亦城亦乡的特点。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可以集约土地、加强村镇规划和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培育现代农民,让农民通过现代化的城市社区居住方式及服务方式对城市化产生心理认同,“农民居住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符合当前郊区农村的发展要求。截至目前,  相似文献   

14.
《乡镇论坛》2008,(32):1-1
2008年8月,本刊主编徐付群、执行主编苏捷、首席记者杨炳珑,组成“一报两刊采访团”,赴云南采访该省城乡社区建设工作成就,撰写了三篇报道,在《中国社会报》上连续刊发。本期杂志所发表的系列报道的第一篇《夯实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专门报道了云南省的社区组织建设工作,其中又以农村社区为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很多生活社区都在逐步加大党建工作的力度,推进社区的和谐发展。作为社区管理处党委,必须把社区党建工作规划到管理处的所有党建工作布局,明确其在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作用,加大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  相似文献   

16.
游艳玲 《企业经济》2006,(6):117-119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农村经济在全省经济整体高速增长的带动下也有长足的发展,相较之下,农村社区的社会发展则明显滞后。全面发展农村社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广东的必然选择。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宏观任务,是以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为目标,“新”在地位、“新”在内容、“新”在主体。社区建设是被世界各国及我国城市建设实践所证明了的有效的社会综合发展方式,极吻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将之推广到广东农村社区,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是广东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区建设是个新生事物,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全国各地都处在试点阶段。针对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有关经验,就如何启动和保障农村社区建设,笔者建议打造农村社区建设“三三工程”。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面,利用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使党建工作责任制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更好的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指示,笔者认为,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建立党组织,有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为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企业行政工作,为企业保驾护航、发展经济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张厚美 《国土经济》2013,(12):54-56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镇化已经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这就是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20.
马斌 《价值工程》2014,(7):304-305
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不仅是维护农民权益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以及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观需要,更是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