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罗松 《特区经济》2013,(11):195-197
生态工业园是为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而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学原理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本研究通过构建生态工业园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复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并根据协调发展度等级标准,分析评价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2001—2010年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及协调度发展模型,对2004-2013年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及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综合协调发展度呈"U"型特征,先下降,后上升;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度整体呈阶段性特征。在空间上,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东部的上海、浙江、江苏的综合协调发展度最高,中部次之,西部的云南、贵州的综合协调发展度最低,且各城市之间的空间差异性逐渐缩小。此外,还从宏观政策调控、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布局优化等进行时空分析,指出了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性逐渐提高,但由于长江经济带所辖城市较多、区域差异较大、产业同构等现象的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行政壁垒,实现长江经济一体化建设,进而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仍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环境经济协调度、社会经济协调度以及文化经济协调度的论述以及计算,对2007年以及2008年云南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经济与社会系统以及经济与文化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评价和预警。  相似文献   

4.
赵珍 《北方经济》2009,(14):81-8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在对舟山经济与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后,利用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了舟山市经济与环境发展的状况,提出舟山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经济建设转型向科技创新驱动的形势下,高耗能企业的经济、科技(科技创新)与环境(节能减排)三维系统的协调发展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构建了高耗能企业经济-科技-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实证比较分析我国三家著名钢企的经济-科技-环境系统的一维以及二维和三维系统协调度演变状况。结果表明,尽管在研究期间企业经济效益出现较大波动,但企业三维系统的协调度均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科技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度良好。  相似文献   

6.
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的手段是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即从传统的偏重数量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强调改善发展质量的协调发展模式。文章针对广东省东莞市的具体情况,构建了东莞市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在其基础上运用协调系数法对东莞市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程度进行了具体评价,并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促进东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陕西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采用AHP法和均方差决策法揭示了2003-2012年陕西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计算陕西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陕西省经历了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时期,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经济的发展响应存在滞后性,仍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水资源,使其与经济共同步入良好协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浙江省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998-2008年,浙江省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基本呈倒“U”型曲线,1998-2002年协调发展度呈上升趋势,2003年协调发展度达到最优,之后基本呈下降趋势。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有利于海洋经济低碳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西部民族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不协调发展严重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寻找西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确保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民族地区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群 《特区经济》2006,(5):265-266
文章在探讨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思想,同时,构建了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并做了实际评价。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与经济密切相关,需要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多数省市区金融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较低,主要表现在生产总值与贷款规模的关联度较低、贷款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偏低以及金融的深化程度和经济的金融化程度较低等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待优化,金融规模较小、金融结构失衡,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环境不理想等原因降低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应采取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水平,扩大金融规模、调整金融结构,改革金融体制、改善金融环境等措施,提升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协调发展理论及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2001—2012年北京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①2001—2012年北京市旅游经济效益函数g(x)与生态环境效益函数g(y)均呈明显的增长态势,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②2001年以来,北京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态不断改善,协调发展度呈明显上升趋势,2006年之后已步入良好协调发展状态;③2003年的"非典"对北京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数(T)、"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C)及协调发展度(D)3个指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3个指标总体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绿色金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构建三者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我国2011~2017年数据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三者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三者的耦合程度较低,始终处在颉颃阶段;但三者的协调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7年已接近中级协调,表明绿色金融、经济与环境之间正逐渐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最后提出了我国绿色金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人口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论文运用系统观点,选取人口与经济两大系统的若干代表性指标,从理论到实证分析二者内在联系.引入“协调系数”与“协调发展度”的概念,对天津市人口与经济的综合发展进行思考、推理,得出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数学模型,针对天津市发展现状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经济系统平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借鉴容量耦合系统模型基本原理,建立了重庆市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对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自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从初期的弱度失调逐渐改善至低度协调;但两者之间总体协调水平依然偏低,未来还有较大的提升潜力。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给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柴玉祥 《魅力中国》2014,(16):36-36
人类的繁衍、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资源和环境。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在工业化以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不断的短缺与我们经济发展相伴随,在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不断加深后,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这一问题的困扰。世界各国认识到协调好森林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本研究立足于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对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等进行理论认识基础上,用SWOT方法对森林区域所处的外部外部机会与威胁、内部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认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从总体上看是可能实现的。再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的建构为主,提出建构:市场机制、合伙协作机制、多方利益协调机制、多方合作参与机制等.只要把这些机制相协调,构成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的模式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
王天榀 《魅力中国》2014,(20):51-51
人类的繁衍、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资源和环境。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在工业化以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不断的短缺与我们经济发展相伴随,在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不断加深后,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这一问题的困扰。世界各国认识到协调好森林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本研究立足于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对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等进行理论认识基础上,用SWOT方法对森林区域所处的外部外部机会与威胁、内部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认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从总体上看是可能实现的。再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的建构为主,提出建构:市场机制、合伙协作机制、多方利益协调机制、多方合作参与机制等,只要把这些机制相协调。构成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的模式的框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贸易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开放经济下的贸易、环境与城市化三者之间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研究对其协调发展评价的定量研究和情景模拟关注并不够,由此导致不便于对这种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性评判.因此,文章以我国开放度程度较高、经济相对发达的长三角(16城市)为例,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方法对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情景分析方法设计3大类9种方案对其未来情景进行政策模拟和比较,由此提出了贸易、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是港口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文章以大连市为研究对象,以2005-2011年为时间跨度,通过构建港——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大连市的港城协调状况进行了测算和对比。结果显示大连港——城协调指数不断提高,港口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人口流动迁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家良 《浙江经济》2007,(22):12-15
中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别与人口大规模跨区域流动迁移及其特点密切相关,不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大体相当是评判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综合指标,.对人口大量流动迁移奢件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要处理好人口集聚和经济集聚、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和均衡协调、城市化和新捉村建设、控制国土开发强度和空间引导产业等几个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