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工商》2008,(9):10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发轫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中国人民。 改革开放30年,是浙江省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30年来,我省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力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社会财富、优化产业结构、吸纳就业人口、实现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实践逻辑、支持条件加以学理化分析,对于更好认识并发挥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健全所有制结构、完善分配制度以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需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全生命周期始终离不开来自社会的要素支持和制度支持。其中,民营经济由“扩张”迈向“深化”的阶段是其经营理念由短期转向长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相较于早期的要素支持,制度支持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更为重要。本文据此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制度支持和构建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两方面,提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现实进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浙江省温州市秉承民营经济优先发展的理念,扶持壮大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成为温州快速发展的核心源泉,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成功典范,形成著名的“温州模式”。本文试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人手,通过比较分析重庆、温州两地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提出重庆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和实现“314”总体部署要求,当务之急是要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推动重庆快速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实现重庆在西部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4.
“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实践逻辑、支持条件加以学理化分析,对于更好认识并发挥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健全所有制结构、完善分配制度以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需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全生命周期始终离不开来自社会的要素支持和制度支持。其中,民营经济由“扩张”迈向“深化”的阶段是其经营理念由短期转向长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相较于早期的要素支持,制度支持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更为重要。本文据此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制度支持和构建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两方面,提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现实进路。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战略的全面实施。对民营经济的理论认知经历了从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到“必要的和有益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进而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演进过程。民营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四十五年改革开放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需要在实践中切实落实“自己人”思想、明确“竞争中性”等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从理论上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理论和舆论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宪法修正案再次明确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活力源。如何改善民营经济成长的法律环境,构建立法、执法、司法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有效地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民营经济给予新的认识,在理论、法规和政策上进一步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南存辉 《浙江工商》2008,(11):36-37
改革开放30年,温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30年里,温州人以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靠不等、自强不息的自主精神;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敢于破旧立新的改革创新精神;不甘落后、勤于学习的进取精神孕育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最早胚胎,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子,创造了生机勃勃的“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艰辛的历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把民营经济当作异己的力量,加以限制和否定。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的初期,把民营经济作为国有和集体经济的“补充”,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和空间十分有限,只能在国有和集体经济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浙江工商》2008,(6):45
为充分展示宁波非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取得的巨大发展或果,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宁波市工商联于今年组织开展了“改革开放30年与宁波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活动”。一是于3月底组织企业赴衢州市参观考察,为加强两市的资源和产业合作、推进“山海协作工程”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2007年度)》显示:截至2007年第1季度,登记注册的全国私营企业538.7万户,从业人员达7058.6万人;2007年私营企业税收总额4771.5亿元,个体户税收总额为1484.2亿元,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值得关注的是:民营企业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积极投身光彩事业,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全力履行社会责任。争做“中国特色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成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已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黄范章 《浙江经济》2007,(10):12-13
给“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正名,不再回避所有制,不再讳言私有经济或私有企业。私人投资的企业特别需要产权明晰,在所有权问题上不必也不应含混。更重要的是.要正确认清私人经济(或非公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历史性定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宁波走上了以港城互动、内外联动、混合经济和市域统筹为特征的发展道路,民营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宁波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利用、限制、改造”到“鼓励、支持、引导”的过程,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经济规模、社会贡献和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折射出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力量。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如何推动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民营经济这个“亮点”真正亮起来,并使之在竞争性领域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珏 《南方经济》2003,(3):8-12
我国的改革,不仅是经济体制的转换,更根本的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而民有、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股份制是建立市场经济的最好形式。要使所有的劳动者都成为投资者,都有股权,有分享利润,即“劳者有其股”,才是真正科学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当然中国也不例外。但更为确切地说,中国已经进入中小民营经济时代。中国的中小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在经历了“割资本主义尾巴”、“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国民生银行成立伊始就以支持中小、民营经济为己任,对中小、民营企业倾注了诸多关注。 中小企业的地位及作用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中小企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在中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从工业总产值(占…  相似文献   

17.
陈婧  莫顺龙 《魅力中国》2010,(23):74-74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形成于30年代的苏联,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第一次危机以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为标志;第二次危机以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为标志;第三次危机以1989年至1991年苏东剧变为标志。正是对这三次危机的反恩,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得以孕育、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在全市民营经济大会上,南望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杭州市第十届人大代表、西湖区党代表张健,由杭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第二届“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相似文献   

19.
王珏 《南方经济》2003,(2):9-12
我国的改革,不仅是经济体制的转换,更根本的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而民有、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股份制是建立市场经济的最好形式。要使所有的劳动者都成为投资者,都有股权,都能分享利润,即“劳者有其股”,才是真正科学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市场主体,民营经济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据最新公布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5—2006)))显示,2005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55%增长到65%左右,内资民营投资总量由2000年的1380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319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9.1%,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的增长水平。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之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对外贸易的生力军,而且也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特别是私企税收明显快于全国税收增长速度,2005年私营企业税收为2715.9亿元,是2000年的6.5倍。从税收总量看,民营经济的税收比重已经超过国有经济,在不少地方,民营经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7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