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电信业》2006,(6):10-1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强凋,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日前印发的我国第一个信息化建设的系统纲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我国向信息社会迈进的宏伟目标。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重要性日益突出,正在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信业》2006,(8):28-29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日前印发的我国第一个信息化建设的系统纲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我国向信息社会迈进的宏伟目标。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重要性日益突出,正在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信业》2006,(9):24-25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日前印发的我国第一个信息化建设的系统纲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我国向信息社会迈进的宏伟目标。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重要性日益突出,正在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信业》2006,(7):20-2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日前印发的我国第一个信息化建设的系统纲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我国向信息社会迈进的宏伟目标。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重要性日益突出,正在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但城乡数字鸿沟越来越大。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主要发生在城市,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滞后,发展障碍很多,此外,地区、部门、行业间存在信息割据现象,也加剧了数字鸿沟。城乡信息化差距如任其扩大,其危害将波及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与社会稳定,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消除城乡数字鸿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周德强副部长──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通信发展水平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大拉动力。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信息化建设,当前要重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继续提高通信能力、技术层次和综合效益,为信息化建设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网络基础。要跟踪下个世纪通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市场…  相似文献   

7.
一、信息化是邮政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正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力。信息化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不可回避的历史潮流。信息化在引发全球经济与社会巨大变革的同时,也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工业化的内涵,对新型工业化具有很强的倍增和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信息化浪潮已经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以及文化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社会信息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移动信息化,而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个新阶段的起点。把握机遇,积极引导,加快发展移动信息化,不仅能够为我国的信息通信产业带来新的商机,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推进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实现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的过程中,应当有侧重点。目前,由于国际互联网(Intemet)的高速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的信息化浪潮,它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更。以互联网为平台、电子商务为主导、相关产业为支撑的信息经济日益成为主导型经济。  相似文献   

10.
区域信息化映入眼帘 所谓区域信息化是指某地区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和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信息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及相关活动改造和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等各领域,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和完善地区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使本地区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过程。目前,区域信息化已经逐步成为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之后,江泽民同志在党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丰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信建设》2004,16(3):42-43
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印度和澳大利亚这样的大国,铁路常常是连接主要城市和偏远地区最为经济适用的货运和客运方式。以中国为例,铁路长期以来在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骨干作用。为了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提出了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一个发达的铁路网,到2020年实现铁路的信息化,使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从而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后备支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大幕开启、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以及物联网日益火热等,我国电信业将发生一次变革性的产业升级。在此背景下,电信业区域竞争力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信息化是否具有经济实力、是否具有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同时,客观看待并清晰了解本地电信竞争力,也有利于当地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信息化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服务作用。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影响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唐志文 《当代通信》2003,(23):16-20
一、概述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以网络/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这已为全球所公认。经济全球化与服务个性化已成为潮流,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建设正在使工业经济发展成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这将改变传统的工业制造管理和经贸交易方式.加快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重组,推动我国从工业化向信息化社会发展。宝钢在实施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实施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针,探索了在  相似文献   

16.
广州是我国目前经济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城市信息化水平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有效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加快行政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步伐,是增创广州新优势的迫切要求。广州联通通过积极参与政府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加强了与政府的关系,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摸索并积累了推进公司转型业务发展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朱健 《中国电信业》2007,(10):30-31
近年来,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现代化程度、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标志。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政府管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把实施电子政务作为创建经济高效政府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由国家信息化办公室牵头,中国网通、中国电信承建的国家电子政务网中央级传输骨干网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作为设备供应商,有幸参与了这一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18.
人类明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迈进。中国在农业社会时代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但在近代工业化过程中被远远抛在了后面,今天如何抓住信息化的发展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当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思路,要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十五期间要以技术进步为支撑,重点强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中国邮政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必须要抓住机遇,打好基础,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从而有效地推进中国邮政的可持续发展。 一、政策导向为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应用系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今世界,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20.
面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我国跨世纪通信发展战略研究张晨霜21世纪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将在21世纪全面进入信息社会,实现社会活动的信息化。通信作为实现社会信息化的基本条件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产业,所面临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