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6个条件大致相同、面积为450.0m2的带水泥板护坡的池塘中,按不同的施放程序泼洒"解毒活水素"后,定时测定池水中Cl~-、SO_4~(2-)、HCO_3~-、CO_3~(2-)、Ca~(2+)、Mn~(2+)、K~+、Na~+等8种离子和浮游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池塘和对照池塘池水中Cl-的浓度为0.002mg/L,比较稳定;SO42-的浓度为0.001~0.002mg/L之间;HCO_3~-的浓度为0.003~0.004mg/L之间;CO_3~(2-)的浓度为0.004~0.005mg/L之间;Ca~(2+)的浓度为0.006~0.007mg/L之间;Mn~(2+)的浓度为0.001~0.002mg/L之间;K~+的浓度为0.001mg/L;Na~+浓度为0.009~0.011mg/L之间,说明在池塘中施放"解毒活水素"对养殖水体中主要离子的变化没有明显影响。对浮游生物数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池塘与对照池塘中无论是浮游植物还是浮游动物的数量均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作为对照池塘的Ⅰ和Ⅲ号池塘浮游植物量为0.2mg/L,浮游动物量为0.1~0.2mg/L;而试验池塘中施放2次的Ⅱ和Ⅴ号池塘中浮游植物量为0.3~0.4mg/L,浮游动物量为0.2~0.3mg/L;试验池塘中施放3次的Ⅳ和Ⅵ号池塘中浮游植物量为0.3~0.7mg/L,浮游动物量为0.2~0.5mg/L。  相似文献   

2.
将"解毒活水素"定量施放在池塘养殖水体中后,定时检测水体中浮游生物量和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作为对照池塘的Ⅰ、Ⅲ和Ⅴ号池塘浮游植物的量为0.1~0.2mg/L,浮游动物的量为0.1~0.2mg/L;而试验池塘中经过2次施放后,浮游植物的量上升为0.4~0.6mg/L,浮游动物的量为0.2~0.5mg/L。浮游植物中绿藻、蓝藻、甲藻和金藻的数量虽然在施肥后数量有所上升,但是,上升的数量没有硅藻、裸藻和隐藻明显。3个试验池塘中浮游动物的数量也较对照池塘有明显的上升。  相似文献   

3.
将“四季爽水产专用液养剂”定量施放在池塘养殖水体中后,定时检测水体中浮游生物量和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作为对照池塘的Ⅰ、Ⅲ和Ⅴ号池塘浮游植物的量为0.1 mg/L-0.2mg/L,浮游动物的量为0.1mg/L-0.2mg/L;而试验池塘中经过2次施放营养剂后,浮游植物的量上升为为0.4mg/L-0.6mg/L,浮游动物的量为 0.2mg/L-0.5mg/L。浮游植物中绿藻、蓝藻、甲藻和金藻的数量虽然在施放后数量有所上升,但是,上升的数量没有硅藻、裸藻和隐藻明显。3个试验池塘中浮游动物的数量也较对照池塘有明显的上升。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四季爽水产专用液养剂”对养殖池塘水质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将其按不同的施放量施放到池塘中后,定时取水样测定水体中Cl-、SO42-、HCO3-、CO32-、Ca2+、Mn2+、K+、Na+等8种离子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池塘中施放“四季爽水产专用液养剂”的浓度控制在0.20mg/L~0.40mg/L的范围内,对养殖水体中8种离子浓度不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3个条件大致相同、面积为450.0m2的带水泥板护坡的池塘中,将尿素用水稀释后泼洒在Ⅱ号池塘中,使池水中的尿素浓度达到3.0g/L,在Ⅲ号池塘中泼洒"解毒活水素",使浓度达到2.5g/L,Ⅰ号池中不泼洒任何物质作为对照池塘。结果证明,无论是施放尿素还是施放"解毒活水素"后,试验池塘中的浮游生物数量较对照池塘有大幅度上升,尿素对水体中绿藻、蓝藻和隐藻的促生长效果明显,而"解毒活水素"对硅藻、裸藻和隐藻的促生长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2、泼洒营养剂前、后浮游生物种群的变化 试验和对照池塘中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经过2次按0.20mg/L的浓度施放“四季爽水产专用液养剂”后.试验池塘与对照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种群结构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正>一、肥水水中溶解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丰富,浮游生物是营养丰富、易消化、个体大的种类。1、肥水的生物量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20~120mg/L,浮游动物生物量超过5mg/L;  相似文献   

8.
三江平原地区水体浮游生物量与鱼产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江平原地区水体的浮游生物,鱼产潜力分析测定表明,浮游生物共计257个种属,浮游生物量为19.94毫克/升,其中浮游植物131个种属、生物量为12.65毫克/升,浮游动物126种,生物量为7.29毫克/升,浮游植物中硅藻为主要优势种类、隐藻、裸藻在部分水体可形成优势种群,浮游动物以轮虫类占优势。食浮游生物鱼类的鱼潜力以泡沼型水体最高为20.9公斤/亩,水库次之为19.76公斤/亩,湖泊最低为6.4公斤/亩。  相似文献   

9.
<正>1.养殖池塘所有的外用药品在使用时必须注意防止池水缺氧,一般天气晴好的上午9时以后至5时以前用药,阴雨天气禁止施药。池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具有毒性,水体氨氮中的氨最高含量不得超过0.02mg/L(总氮不超过0.2~0.3mg/L),亚硝酸盐含量不得高于0.2mg/L。p H的最适范围为7.0~8.5,适应范围为  相似文献   

10.
试验探讨了施用生物渔肥(峻丰生物008)后水体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变化。试验取2个小型水库(云龙水库和蔡和水库),其中蔡和水库为试验水库,施入生物渔肥量为4kg/亩,云龙水库为不施肥的对照水库。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渔肥后蔡和水库中的浮游植物在第2天开始迅速增长,第3天达到生长高峰,比施肥当天增长238%,硅藻门取代绿藻门成为优势种群;蔡和水库中的浮游动物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比施肥当天增长130%,试验水库浮游生物总量在施入生物渔肥后的第6天仍高于对照水库。本试验条件下,生物渔肥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种类影响不大,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数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正>一、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底质硬,淤泥少,日照好,排灌方便,水质优良,远离污染水源和工业废水,面积3亩-5亩为宜,水深1.5m-2m,池水透明度30cm-40cm,溶氧大于5mg/L,pH值7-8, 氨氮小于0.025mg/L。  相似文献   

12.
<正>池塘施肥可促进水中细菌、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繁殖。不仅为鲢、鳙等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而且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池塘溶解氧的重要来源。一般来讲,施传统肥料(这里指有机肥料)首先引起细菌的大量繁殖。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和营养盐类,然后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进而使细菌和浮游植物为食的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也得到繁殖。从而,满足各种鱼类所需。  相似文献   

13.
<正>养殖池塘中的氨氮以分子氨和离子氨的形式存在,分子氨对鱼类有很大毒性,而离子氨不仅无毒而且还是水生植物的营养之一。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分子氨浓度应小于0.02mg/L,这是理想安全的水质标准,分子氨浓度在0.2mg/L以下时,不会导致鱼类发病,分子氨浓度达到0.2-  相似文献   

14.
<正> (六)浮游生物 池塘的浮游生物对养鱼水质的影响最为重要。我国传统的养鱼经验看水养鱼,就是根据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所反映出来的水色为依据的。有经验的人可以根据水色来判断池水的肥瘦。因此,看水色是池塘养鱼的基本功。现将几种主要水色及其浮游生物的组成作一简要介绍。 1、瘦水与不好的水:瘦水水质清淡,或呈浅绿色。透明度大,可达60—70cm以上。浮游生物  相似文献   

15.
<正>7月16日上午10点,晴,洪湖龙口王家庙养殖户老刘一口12亩的池塘,有规格为400g/尾的存塘草鱼2000kg,前些天加水施肥后出现了花白鲢死鱼现象,一天死花白鲢七八条。经检测,池水氨氮0.2mg/L、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16.
<正> 浮游生物是鲢、鳙鱼类天然的优质饵料,是池塘各种鱼类养殖模式中必不可少的生物种群。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是池塘溶氧的主要来源,鱼池浮游植物的增加与减少对池塘的水质变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浮游植物的组成优良与否直接会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很多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把池水浮游植物的丰度和水化学肥度概念混为一谈,认为“水色”淡即缺肥料,“水色”浓即不缺肥料,这种认为在生产中往往是不科学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搞清楚影响水化学肥度与浮游植物的增殖情况在渔业生产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正>现象1:放苗前,池塘经多次施肥都肥不起来,或水色很差。原因:由于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的严重超标,或池内有害细菌或浮游动物的大量滋生,或池内丝状藻、青泥苔滋生,或池塘严重老化、池底酸化、板结,池水与底泥之间物质交换停滞,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处理方法:①曝晒池底,用生石灰茶籽饼等药物彻底消毒,或干塘后池底种植牧草、青菜等植物;②全池泼洒排  相似文献   

18.
正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滩区池塘属低洼盐碱地池塘,面积一般4亩、8亩、14亩,池底呈"锅底型",池水充足,来源为地下渗水,水深1.5-3.5m;水质为盐碱水,硫酸盐含量较大,一般为307-442mg/L,底泥一般为30-50cm左右,池水易出现H2S、氨氮等有害气体,一直是制约滩区鱼苗"发塘"成功的主要危害,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滩区进行了多年实践摸索,现  相似文献   

19.
绿氧灵对中华绒螯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采取泼洒绿氧灵的方法对中华绒螯蟹传染性疾病治疗的试验结果。采用全池泼洒的方法,使各饲养池水中绿氧灵的浓度分别达到0.1mg/L,0.2mg/L,0.31mg/L,0.4mg/L和0.5mg/L,每天用药1次,连续泼洒3次。结果表明,绿氧灵治疗中华绒螯蟹传染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率达到60.0%以上。  相似文献   

20.
1.池塘水色的调控俗话说:“会管先管好一池水”.养虾塘水质与养鱼塘一样,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绿藻或硅藻是池塘生态环境中一种良性生物群藻,能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在池中按比例施放氮肥和磷肥,瘦水池塘早期还应施放有机肥,追肥量视池塘水体透明度、pH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