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建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核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基石。而我国目前企业信用缺失现象遍地开花,关键原因在于缺少相关制度约束。本文通过阐述信用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目前的客观状况,提出了建立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核心制度的设想。主要包括以改革企业产权制度作为重点突破口、建立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企业信用中介服务制度和建立企业信用人才培育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当务之急是加快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而建立整体良好的信用环境则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探讨如何优化企业信用管理的制度环境,即道德环境、法制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等外部环境,以减少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信用管理制度是现代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湖南省995户工商企业调查问卷分析表明: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缺失、信用销售能力不足、信用风险巨大影响企业竞争力.为推进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我国应尽快建立信用管理研发和推广机制,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健全失信惩戒机制、信用风险转移机制以及应收账款再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基本框架分析出发,编制了制度量表,并以838户信用销售企业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信用管理制度指数,对样本企业制度状况进行评估,得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缺失的基本结论。同时,运用结构方程式建模方法,构建了信用管理制度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分析模型,得出信用管理制度主要通过影响应收账款质量和盈利能力两条途径,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2013,(2)
企业信用文化是一个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交集合。文章借用、结合以上学科理论成果进行研究提出:政府可以通过企业信用文化法律环境的优化、企业信用文化信用信息制度环境的改善、企业守信用观念的提升、企业信用行为约制环境的强化分别从意识形态和制度建设层面上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6.
巴曙松  何雅婷 《征信》2023,(9):10-14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用机制的支撑。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信用管理数字化是企业参与数字经济建设、应对信用监管的必然要求,是加强企业经营能力、提升信用管控能力的迫切需要。在信用管理数字化过程中,企业面临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信用管理意识薄弱、缺乏信用管理沟通机制、信息化发展滞后、数字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建议企业信用管理数字化实施“一三五步走”发展战略,即构建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数字化信用管理机制,达到全业务覆盖、全链条控制、全过程跟踪,实现对企业信用风险的闭环管控。  相似文献   

7.
<正>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对规范和健全企业各项制度,培育和加强企业信用意识,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和诚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几年来对企  相似文献   

8.
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增长和和谐发展,而企业失信行为的频频发生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在"信用安徽"建设进程中,企业信用缺失阻碍了安徽信用建设前进的步伐。本文着手于安徽企业失信状况,研究了失信惩戒力度、信用法律及信用环境等是造成安徽企业信用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并从道德、法律和政府等层面提出了减少企业失信行为、改善企业信用状况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增长和和谐发展,而企业失信行为的频频发生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在信用安徽建设进程中,企业信用缺失阻碍了安徽信用建设前进的步伐。本文着手于安徽企业失信状况,研究了失信惩戒力度、信用法律及信用环境等是造成安徽企业信用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并从道德、法律和政府等层面提出了减少企业失信行为、改善企业信用状况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良辉 《福建金融》2008,(12):31-33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对扩大企业信用交易规模、防范企业信用交易风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指出当前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社会信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对规范和健全企业各项制度,培育和加强企业信用意识,建立良好的银企信用关系,构建社会信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了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对企业信用管理的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中出现向题的对策,以便更好推进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有利于扩大信用销售规模,防范风险,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信用环境和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当前,我国应加强信用观念和法制建设。要加强市场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建设。要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为首要环节、加强企业信用建设为基础、加强个人信用建设为主体。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表现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缺失所导致的经营风险、融资风险和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为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一方面中小企业应自身加强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有效地进行信用风险控制与防范;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应尽快制定出信用立法体系,为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15.
胡艳 《时代金融》2013,(9):51-52
当前,我国企业的经营性风险日益增大,主要是由于赊销方式日益盛行。因此,本文将探讨企业的全程信用管理工作,主要是为防范经营性风险日益突出的问题。具体来讲,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信用管理的含义及作用,然后解析了当前企业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基于当前的市场环境提出了我们要尽快完善企业全程信用管理体系,从企业内部入手来积极应对各种经营性风险。  相似文献   

16.
罗鸿勇  黄翠平 《征信》2016,(3):50-52
信用信息共享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四川省遂宁市作为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开展先行探索,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共享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促进了地区信用环境改善,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形成了以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带动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全面建设的“遂宁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企业债券发展中的企业信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企业信用有其内在运行规律,企业信用行为是企业内部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博弈的均衡结果,企业信用运行机制是企业信用及与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相关因素之间所固有和特定的联系方式,而企业的行为方式、信用信号的传导途径及利益相关者特征是企业信用机制的三个主要方面。因此,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发债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及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是我国企业信用建设的三个主要方面,也是我国企业债券市场顺利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
<正>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对于培育和强化企业信用意识,规范和健全企业各项制度,鼓励企业和银行建立长期信用关系,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体系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为了解掌握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征信系统上线后在县域金融机构中的使用效果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难以开展的原因,特对寻甸县金融机构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寻甸县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社会信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对规范和健全企业各项制度,培育和加强企业信用意识,建立良好的银企信用关系,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和诚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征信管理工作经过了几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宏观以及微观层面分析了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信用管理进行了比较,认为我国与西方主要在制度环境、应收账款管理以及是否存在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三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针对这三个问题对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