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宋魁 《亚太经济》2008,(1):24-28
在目前状态下,如何打破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僵局,寻找一个有利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机制、新途径,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认为,抓住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等机遇,协调区域经济政策,以次区域开发为先导,以物流合作为突破口,以自由贸易区建设为机制将有力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及构建和谐东北亚。  相似文献   

2.
张舒 《亚太经济》1995,(3):7-10,2
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环境中,近年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取得很大的进展,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本文通过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特点的分析,展望21世纪东北亚区域合作前景。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东北亚区域包括中国(指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和北京、天津两市)、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处于东北亚的主要地区,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主要力量。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经济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泛。2004年,中国与东北亚区域内的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4.4%。东北亚五国已成为中国和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特别是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联动关系,同时,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直接制约着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所能达到的程度。因此东北地区应抓住与东北亚合作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东北亚区域各国的经济普遍出现了减速、下滑,甚至是衰退的现象。东北亚地区拥有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梯的国家经济体,这决定了它天然的互补性优势,全球性金融危机暴露出现存产业结构不完善的同时,东北亚区域合作创新调整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从东北亚所处的当前国际形式出发,分析了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因素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性。本文认为:自然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结构的互补、资金与技术的互补等因素将长期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而能源环境方面的合作更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大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及现状,提出东北地区应通过能源合作、绿色农产品出口、产业升级、国际劳务合作、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从而加速东北地区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6.
论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战略结合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在战略结合上各方都可以从合作中获利,实现共赢,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吸引力,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纵深的范围展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将中国东北的发展置于东北亚区域内,有利于东北地区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振兴和发展.同时,中国东北地区的振兴也会为东北亚区域国家的发展带来机遇.  相似文献   

7.
东北亚地区包括两个层次的国家,一是处于地理中心的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另一层是地理上稍处于外围的国家,蒙古、韩国和日本。在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东北亚区域以其巨大的潜在能力和资源优势而日益受到重视。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提出与发展1.东北亚区域各国双边经济合作发展迅速,相互依存关系明显增加。中国东北与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经济交往日趋活跃,两国边境贸易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区域内贸易合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洪梅 《中国经贸》2009,(12):11-12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近些年在区域内贸易合作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说,区域经济合作没有重大的突破。基于此,本文在介绍东北亚区域内贸易合作发展现状概况、特点、商品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其合作进程的因素,并提出了单领域开发合作以及次区域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东北亚区域各国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中俄人文合作机制成效显著、 跨境旅游持续发酵;中韩人文合作机制稳步推进、 跨境旅游蓬勃发展;中蒙人文合作机制亟待推动、 跨境旅游有待开发;中日韩人文合作机制务实推进以及中俄蒙三国旅游交流日益加强.通过联合打造"东北亚旅游年"系列活动,传播独特人文资源更好地推进区域跨境旅游+人文交流合作,有助于各国在经贸、 教育、 科技等领域全方位展开合作,加快东北亚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全球迅速发展,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新趋势。积极倡导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政治、安全合作的协调发展,将成为我国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新方向。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基本特征1.东北亚经济合作滞后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经济大国,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在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以及韩国的GDP约占东亚GDP的90%,但中日韩经济合作滞后于东盟国家。2002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  相似文献   

11.
王亚丰 《科技和产业》2005,5(10):35-37,41
21世纪是世界各个经济区域进行合作的一个良好开端,因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已趋于走向成熟,随之而来的区域经济合作更富有时代特征,并对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产生了强烈影响。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相对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本文将从世界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开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东北亚区域经济经贸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认为这个地区未来在资源开发与合作、工业及加工贸易合作、资金、劳务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东北亚各国发展水平各异,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东北三省通过不断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合作,将为东北振兴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东北亚有关国家也会从中受益,这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东北亚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因而发展潜力较大.目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俄罗斯与该地区各国之间的相互往来日益密切.随着与各国间合作的加强及人流和物流的日渐增长,俄罗斯与东北亚地区各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也将逐步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4.
朝鲜的经济变化与中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朝鲜经济变化过程中,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对朝鲜的无偿援助、贸易和投资为朝鲜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中国成功的改革开放模式为朝鲜提供参考与借鉴;中朝韩三国区域合作既有利于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又可以消除韩国对中朝经济合作的担心和竞争心理,更可以促进朝鲜经济开放,减弱朝鲜对体制安全的忧虑,并逐渐引导朝鲜融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之中。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Siberia/Russian Far East from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security perspecti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Siberia/Russian Far East is that of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China gains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ergy from Siberia/Russian Far East, while Siberia/Russian Far East secures consumer goods, food and labor to fill its shortage from China. The two regions are in an economically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However, they show differences in their interests in issues such as the Tuman River Development Project. If their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ld be called the “bright” side of their relationship, there exists the “dark” side of their relationship, which is the border dispute. The paper argues that as a way to reduce conflict and increase cooperation in Northeast Asia, a multilateral security/economic organization, tentatively called the “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Northeast Asia,” should soon be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6.
康学芹  郭娜 《特区经济》2011,(2):116-117
东北亚是全球超强博弈的重要场所,甚至可以作为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风向标,这使当地的区域合作变数更大。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中日韩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契机和挑战,为三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建设性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地缘政治时代过渡到地缘经济时代后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东亚国家需要积极推动本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在此进程中中国应有明确的应对策略。要有长期的系统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注意所参加的几个国际区域合作组织的相互协调与补充;应支持东盟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推动中、日、韩的合作。还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要素推动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刚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8):33-41
文章以目前东北亚区域的国际观光旅游交流的实际现状和所处水平为聚焦点,在分析其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问题点的同时,探讨未来在这一区域的有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国际观光旅游合作模式。本论文还将就如何振兴东北亚区域国际观光旅游圈和构筑东北亚区域六国旅游合作框架进行初步的论证,并对其将来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相关的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前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除东北亚经济圈外,还应构建以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和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管区为核心地带的北亚经济圈。构建北亚经济圈对于中国21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能源资源战略、水资源战略、生态保护战略、低碳经济战略、欧亚通道经济战略和未来的北冰洋时代战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构建北亚经济圈也将对内蒙古自治区在国家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提高和全面对外开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构建北亚经济圈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