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齐薪 《河北企业》2012,(11):10-11
<正>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实施绩效管理、关注绩效改进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措施,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结果的正确评价和绩效水平的持续提高更是企业成长发展的持续动力。本文阐述了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体系实现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转变的必要性、前提与基础,就构建科学的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体系,加强绩效管理的深度和力度,实施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初  相似文献   

2.
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重点阐述了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构建方案,分别针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的绩效考评内容及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绩效考核流程及反馈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银行业因其行业特殊性,参与市场竞争意识普遍不强,对绩效考核机制体系的优越性、必要性、科学性认识不足,束缚了企业全面深入推进绩效考核的进程,也严重影响了优秀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进取意识。中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核心骨干力量,对保障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切实改善银行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对进一步激发国有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在企业中占据核心位置,而且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直接与企业的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挂钩,所以做好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管理工作,是值得企业深思和探索的事。对于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来说,建立完善的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有效的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通过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叶文娟 《企业研究》2006,(12):60-61
员工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保障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与传统企业相比.IT企业具有员工思想活跃、企业体制随需应变快、整个行业对全球化和网络经济反应敏感等特点。而IT企业的项目导向型、方案导向型的产品开发、市场开发过程.又使价值创造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员工绩效难以定量、定性地考评和具有与奖金和晋升挂钩的说服力。加之中层管理人员管理素质和执行力的缺失.导致绩效考评总是难以把握并有效地与企业战略配合得以开展。  相似文献   

6.
电力行业因其行业特殊性,参与市场竞争意识普遍不强,对绩效考核机制体系的优越性、必要性、科学性认识不足,严重束缚了企业全面深入推进绩效考核的进度,也严重影响了许多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意识。中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核心骨干力量,对保障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切实改善电力行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制体系,对进一步激发国有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绩效考评的障碍式跨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绩效考评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考核的重要性,并且在绩效考评的工作上投入了较大的精力。绩效考评也是企业管理人员的最棘手的问题:根据某机构对国内500多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查反馈,在“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十大困扰”中。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我国高科技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为对象,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其周边绩效模型,结果表明其周边绩效可以区分为五个维度。周边绩效是高科技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的研究对于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周边绩效的认识,明确周边绩效的考评内容、方法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一凡 《中外企业家》2014,(10):255-255
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当前企业绩效管理中,作为绩效主体的员工在对绩效管理的认识方面与绩效管理部门存在着一定的出入,使绩效考核没有发挥应尽的效果。如何有效推进绩效管理中企业管理人与员工对绩效管理认识的统一,发挥绩效考核在企业发展中的深度和作用,就成为当前绩效管理人员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探索绩效管理在中国企业中的作用,并对加强企业绩效管理的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灰色聚类评价方法应用到石油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中,给出了被考评者绩效水平的等级判断和排序,对各考评指标的总体水平进行了评价,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在人力资源绩效考评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卢婵 《价值工程》2014,(2):162-163
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对部门主管的考评存在制度不规范、指标设计不合理、考评方法原始、对考评结果疏于管理等问题。本文简述了电力企业部门主管绩效考评的意义,提出电力企业部门主管绩效考评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公开性、重视反馈性、可行性和实用性、重视时效性、定期化与制度化、立体化等原则。指出考评指标设计应注意选用的指标要简单、明确,指标设计要坚持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个体指标与中层指标相结合的原则,要将任务绩效、管理绩效和关联绩效等指标相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徐刚  郭文林 《价值工程》2011,30(27):93-94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者与企业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个主要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但是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绩效管理所发挥的作用及意义并不尽人意,本文着重分析了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长虹 《价值工程》2014,(8):169-170
本文结合矿山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强调了绩效考核在矿山企业应用的必要性及其作用,阐述了该类企业绩效考核的框架体系,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说明,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销售人员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直接关系到对销售人员的激励与约束,也影响着企业的内部管理。当前国内的企业在销售人员的考核中对绩效考核的内容考虑不全面,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行为对绩效考核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企业应该从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指标入手,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一整套销售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从而提高绩效考核在企业销售人员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建 《价值工程》2012,31(36):126-127
绩效考核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要素,随着企业各项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的需求,势必要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能够增强企业员工劳动积极性的运行机制。在这一机制的作用下,企业员工也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与民主测评,从而也使得这一机制成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现如今很多企业的考核机制都比较单一,他们通常是用薪酬来考核绩效,但企业员工的多样性决定了如果只是依靠单一的考核制度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的,因此,企业的考核机制还涉及到与其激励相关的其他因素。绩效与激励之间应维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谈一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新思路,使企业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达成留住人才、抓住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建筑施工企业效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奎 《价值工程》2008,27(3):130-136
针对一般竞争性状态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从出资人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效绩问题的深入研究,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施工企业效绩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建筑施工企业效绩评价体系,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7.
杨玚 《价值工程》2012,31(32):238-239
本文以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以构建学生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学业评价体系为研究方向,分析当前校内成绩考核同企业实践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理顺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关系的对策及建议,优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王琼 《价值工程》2022,41(4):17-19
在新时期,企业想要保持健康发展,必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如今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也不应回避绩效考核在实施中遇到的瓶颈,仍需不断探索,寻找支持国有企业长期战略规划要求的绩效考核体系,并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使之顺利落地.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势下国有...  相似文献   

19.
刘睿 《企业经济》2012,(1):81-84
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对选聘、培养和考核人力资源经理,对管理好企业的人力资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企业的战略目标确定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位目标,运用职位分析,把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位目标分解成8个一级指标及22个二级指标,设定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对绩效考核指标的计量、标准化,突出了可操作性。通过试测、反馈、循环完善,最终形成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attitudes of three groups of managers in Hong Kong, namely, Hong Kong Chinese managers in local Chinese firms (HK/HK), Hong Kong Chinese managers in US firms (HK/US) and American managers in US firms (US/US), towards supervisory, peer, subordinate and multi-source appraisal of executive performance. The more recent perspective of crossvergence, within the convergence-divergence debate,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ormulating the hypotheses. The findings indicate support for this new perspective of crossvergence. There is also evidence of the coexistence of all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convergence, divergence and crossvergenc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practice of supervisory appraisal is supported more by HK/US and US/US managers than by HK/HK managers. Furthermore, both HK/US and US/US managers are more supportive of subordinate evaluation than peer evaluation. Overall,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may be more congruent with the notion of supervisory appraisal than with peer and subordinate evaluation. The study thus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patibility of norms and beliefs regarding a management practice such as performance appraisal with the local national cultures in determining the acceptance and hence the transferability of that practice across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