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反洗钱视角下空壳公司监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空壳公司洗钱具有较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已经成为当前犯罪分子洗钱的惯用工具和隐蔽通道。本文通过对空壳公司洗钱的模式、特点以及对反洗钱工作的影响进行剖析,从反洗钱角度对加强空壳公司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工作方法已成为国际较为通用的方法,对提高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解和掌握金融机构对风险评估和管理现状,本文对河北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了抽样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多层次立体化的分析对比,剖析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优化方案,以此提高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3.
4.
金融机构是反洗钱的主力军。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反洗钱法规,但是反洗钱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对我国的洗钱犯罪活动和反洗钱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机构完善反洗钱的具体对策.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6.
从国际和国内经验来看,在保险业开展反洗钱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随着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洗钱分子通过银行业进行洗钱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大,从而把目标逐渐转移到保险业等其他金融领域。保险业金融机构已经逐渐成为反洗钱斗争的主要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与信用的特殊的高风险企业,是一国经济金融的命脉。与普通的工商企业相比较,基于银行业三高一低的内在特点,其公司治理具有特殊性,并已凸显为关系到全球经济金融稳定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监督与评价机制,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改进,正确认识并重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并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以促进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是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了公司治理下内部审计的现状.最后针对上市公司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完善公司治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一般重要的经济现象都能够通过金融机构的交易记录等信息资料综合分析反映出来,同样,很多有资金流动的犯罪行为也能够通过金融机构的交易记录等信息资料的专业技术分析反映出来.因此,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来揭露和打击社会经济犯罪行为,切断社会经济犯罪行为的资金链. 相似文献
11.
金融机构基于风险的反洗钱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决定于法律规制和控制体系,它集中体现为制度风险;外部风险包括产品/服务风险、客户风险、地理风险,它聚焦于账户。通过回顾反洗钱方法的历史演变过程,本文提出了金融机构基于风险细分与风险评估的洗钱风险管理两阶段模型。 相似文献
12.
洗钱是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为有效打击洗钱犯罪活动,我国参照国际标准,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反洗钱法律制度体系.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反洗钱法律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继续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反洗钱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也正因为如此,反洗钱工作在国家战略决策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目前情况来看,金融机构每年上报的可疑交易报告数量与日俱增,反洗钱监管部门如何"大海捞针",同时如何引导金融机构进行客户风险等级管理,都给中国反洗钱监管效率的改进留下了巨大空间。本文在介绍分析当前反洗钱工作效率不高的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拟从监管方式、制度设计等方面提出提高反洗钱监管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银行开展代理行业务可能面临的严重洗钱风险因汇丰洗钱案再次引起全世界瞩目。本文主要从国家风险、客户风险两方面分析了代理行业务面临的洗钱风险,从FATF风险为本方法入手,分析了银行控制代理行业务洗钱风险的反洗钱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反洗钱工作转型的需要,贯彻落实"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要求,本文立足工作实际,从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探讨如何推进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工作,有效提升反洗钱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6.
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成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成本分为公司治理机构的组织成本、总代理成本和协调决策成本三大部分.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家族企业治理成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代理成本相对较低,决策成本和协调成本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大三个方面.在治理成本的应用中,政府应充分考虑家族企业治理成本的表现特征对企业评价体系的影响,而家族企业则要重点寻找本企业的适度治理成本以加强公司治理建设. 相似文献
17.
18.
19.
客户身份识别是反洗钱的一项核心工作。金融业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的主要原则:一是确认、验证客户及其受益人,了解客户交易的目的和性质原则;二是风险为本原则;三是报告可疑交易原则。在执行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要落实好上述主要原则,就必须高度重视接受客户、持续识别客户和重点审查高风险客户三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公司治理能促使财务控制有效运行,是保证财务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财务控制的制度环境。财务控制在公司治理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加强和完善企业财务控制,应从完善公司治理出发完善企业财务控制环境,财务控制作为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