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工研院     
工研院与美商签约开发高介电材料应用技术工研院化工所与美商签约开发半导体上游关键材料“系统晶片用高介电材料”,并签订应用技术转让合约。化工所将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的化学技术做深入的材料实验及应用技术的开发,并进一步结合电子所、光电元件设计与模组开发、电通所的电路设计,推出完整的技术。工研院整合台湾生物晶片筹组生物晶片联盟工研院积极推动台湾生物晶片与创投等相关业者,筹组“生物晶片联盟”。同时将在未来几年创立衍生公司,争取未来每年高达50亿美元的商机,进而与国际大厂携手合作,扩大台湾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
(上接第5期)2.台湾光电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促成台湾光电产业格局演进的原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概括起来讲,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引进技术引进是促成台湾光电产业格局演进的基础。以光碟机技术为例,早在70年代,日本、美国的科技公司已开始从事有关激光技术储存与读取磁记忆体的研究。音乐CD、LD分别于80年代初期即已应市,CD-ROM也在80年代中期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而台湾的光碟机技术是在90年代初期由台湾工研院光电研究所率先引进美国ECD公司的技术,并于1992年衍生成立公司。工研院光电所这种“…  相似文献   

3.
台湾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成立于1993年,是台当局设置的科技应用研究服务机构。台湾工研院下设7个研究所,3个技术发展中心,即化学工业研究所、电子工业研究所、机械工业研究所、工业材料研究所、能源与资源研究所、光电工业研究所、电脑与通讯工业研究所、量测技术发展中心、工业安全卫生技术发展中心、航空与太空工业技术发展中心。工研院另设有创新技术移转公司配合其从事技术转移及引介的业务。目前,工研院各种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总计近6000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者约2900人。其所涉及的技术领域涵盖了化工、电子…  相似文献   

4.
工研院     
台湾纳米科技研发中心在工研院成立工研院纳米科技开发中心正式成立。首届正、副主任分别由工研院副院长杨日昌及“企划处处长”苏宗粲兼任。纳米中心最大的特色是一科技网络型组织,是以一个知识运筹团队为中心。这个团队包含核心的纳米科技委员会、开放实验室、产业合作、基础平台、国际合作及尖端技术研发团队等。今年投入7.45亿元资金,明年经费预算17亿元。希望5年内成为世界纳米科技产业化的先导者之一。台湾TFT-LCD大厂拟出资数亿元买断工研院所有TFT-LCD技术专利台湾7大TFT-LCD面板厂商拟集资数亿元向工研院电子…  相似文献   

5.
在6月10至12日举办的2009台北国际光电周中,台湾工研院(ITRI)展出多项光电热门创新技术,包括ACLED应用产品、导光板技术、多点触控显示、电子纸技术,以及3D立体影像显示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工研院     
台工研院展示微机电系统技术产业成果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产业,已被全球公认为21世纪最重要的明星产业之一。台湾工研院,在岛内外企业的期盼下,决定开放成立3年半、耗资近3亿元的“微系统技术共同实验室”资源。设在新竹工研院中兴院区的“共同实验室”,已完成“微加工实验室”、“微光电系统实验室”、“微电铸实验室”、“微成型实验室”、“体型微加工实验室”、“微封装技术实验室”、“微流体实验室”等多个子实验室区的建置。其洁净室内的技术模组区域又可涵括黄光区、镀膜区、蚀刻区、高温炉管区、检测区、封装区等实…  相似文献   

7.
1991年1月26日,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郝柏村再度莅临台湾工研院,分别参观了化工、电子、电通、光电、机械、材料和能源资源等研究所,以全面了解岛内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状况.由于当时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不久,军人出身的郝柏村自然对工研院在台湾防务工业的研究现况非常重视,所以当时工研院搬出的展示品除了通讯材料外,还增加了战机引擎齿轮箱、装甲车传动系统、导弹弹体精密铸造等项目.郝柏村指示工研院应以发展世界一流技术为目标,同时加强次微米、环保和航太工业技术,使台湾跃居亚洲四小龙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工研院     
工研院将成立纳米研发中心工研院将在年底前成立“纳米科技研发中心”,并与台大、“交大”、“清大”及成大4校签订合作计划。计划明年先投入7.2亿元,针对纳米电子、材料、生物、检测与设备开发4大领域,展开10项技术研发工作。工研院化工所开发出两项纳米化学技术工研院化学工业研究所完成“高画质纳米颜料”与“高性能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两项纳米化学技术。“高画质纳米颜料”技术,是利用湿式分散技术将喷墨复印机的墨水饮料微粒分散成纳米级大小(小于30nm),为台湾首创。“纳米高分子复材”是将纳米级无机层状材料添加于…  相似文献   

9.
台湾太阳光电产业布局及产业链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台湾行业分类标准的定义,“太阳光电产业”系归类于“电子零组件制造业”之“光电材料及元件制造业”细项之内,而不是放在“能源业”。  相似文献   

10.
工研院     
台工研院成立产业经济与资讯服务中心台湾工研院因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成立了产业经济与资讯服务中心。该中心以经济研究、技术预测、市场调查及产业研究为未来的经营发展方针,致力于建立客户管理、知识管理、流程管理、技能管理、资源管理、科技管理,是台湾产业升级的智能库、国际竞争的驱动力、厂商决胜的伙伴、产业咨询的渠道。机械所开发可降低产业制程污染的技术台湾工研院机械所新研究开发的硬脆基板延性加工技术,可以降低半导体、光电、通讯等产业制程污染。该技术以清水为加工液,制程精简、适合大尺寸工件加工。如以传统的再…  相似文献   

11.
台湾联电集团总部设在台湾,集团旗下有5家晶圆代工厂,包括联电、联诚、联瑞、联嘉以及最新投资的合泰半导体,是全球半导体投资第四大,仅次于英代尔、摩托罗拉及西门子。根据“经济部中央标准局”公布的近5年岛内百大“专利大户”名单,以申请件数排名,联电第一、工研院第二、台积电第三;就取得美国专利件数而言,1993年至1997年所累积的件数,联电是台积电的两倍、工研院的3倍。品质认证有保证联电精益求精集团底下的联华电子创立于1980年,专营超大型积体电路制造服务。目前拥有6英寸及8英寸超大型积体电路晶圆厂,其中8英寸晶圆厂之…  相似文献   

12.
《调查研究报告》2002,(176):1-10
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对新竹科技园区和台湾产业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工研院的功能、战略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机构、人才     
台拟成立半导体研发中心为推动台湾半导体领域的深入发展,台拟于今年第2季度成立“半导体研发中心”。该中心是由台经济当局委托工研院电子所协助规划及建成,会员厂商共同筹组,以开发新世纪高精尖关键模组及相关技术为目标。研究中心的技术开发人员将包括各会员厂商派驻的研究人员,初期核心研发人员将以电子所深次微米计划员为主,现约有80人,未来将增加到150人左右。(晓)卓越技术中心成立台工研院为加速吸引岛内厂商加入WinCE的行列,最近与美国微软合作,共同成立了卓越技术中心。该中心设在工研院开放实验室内。未来,该中心将…  相似文献   

14.
<正>据统计,2016年全球植物工厂市场产值可达40亿美元。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台达电荣誉董事郑崇华、金仁宝集团董事长许胜雄、亿光电子董事长叶寅夫等台湾光电行业知名企业,因光电行业毛利逐年走低原因,纷纷着手建设植物工厂。台湾工研院也邀请了晶元光电、台肥及台湾大学等产、学、研团体,共同组成"台湾植物工厂产业发展协  相似文献   

15.
●光电业2000年台湾光碟机产业,发展得十分迅速,而且整个产业集中度相当高,如DVD-ROM光碟机具有高容量、高品质的优势,2000年的出货量超过了CD-ROM光碟机。CD-R光碟片,全球约25亿片的需求量,台湾有80%的市场占有率。在光学器材产业方面,数码相机2000年的出货量约100万台以上。目前,台湾的光纤业产值,在全球的占有率尚低,还不到1%。据台湾工研院光电所光电系统组经理胡杰分析,台湾的光纤产品产值将快速增长,预期至2004年将可达30亿美元,占全球产值4.6%。展望未来,预估到2002年时,台湾的光电产业将达到高峰,产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台湾半导体工业和信息产业发展历史的考察,重点分析了工研院电子所在其中所起的重大而独特的作用,进而提出了产业升级的"工研院电子所模式",这种模式非常值得后起国家(地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工研院     
台工研院为产业发展、转型贡献卓著   台湾工研院院长史钦泰,在该院 27周年年庆时指出,工研院在技术转让过程中,有许多的同仁带着技术投入产业界,其中大部分都在高科技产业,最为明显的是新竹科学园区内就约有三四千人是由工研院出去,其它 1万人则分布在全省各产业,对岛内的产业发展及产业转型,技术提升都有相当贡献。未来该院将在新的领域,如生物科技、网际网络及无线通讯等领域,再接再励,与企业界产生良好的互动。 台电子所将研发微系统、构装等技术   台湾工研院电子所,将以持续发展前瞻的技术,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阵营;…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18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全球100大科技研发奖”(R&D 100 Award)颁奖典礼上,一组来自台湾“工研院”的7人团队,从全世界1000多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首次为台湾赢得国际创新大奖。  相似文献   

19.
史钦奉先生,出生于1946年10月5日,台湾省高雄县人。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毕业后,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奖学金出外留学,于1975年顺利取得电机博士学位,并在美国Burroughs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1976年返台,任职于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历任工程师、经理、所长及副院长等职务,1985年取得史丹福大学管理硕士学位。1994年史钦泰先生升任为院长,迄今已在工研院服务近23年。史钦泰先生以其丰富之管理及研发经验,致力于推动产业之升级。他积极参与积体电路产业技术发展及整体产业体系之建立,先后协助成立“联华电子”、“台湾光…  相似文献   

20.
台湾成立产业技术鉴价协会为辅导公民营企业机关通过技术鉴价及交易机制,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岛内产、官、学界共同发起的“社团法人台湾产业技术鉴价协会”于7月8日正式成立。台湾“经济研究院”院长吴荣义当选该会第一任理事长。未来协会主要任务除了从事岛内技术鉴价与技术交易事务的开发、推广产业技术鉴价与技术交易及技能外,也将研究推动建立技术鉴价与技术交易标准规范,健全技术鉴价与技术交易市场。台湾成立光学微机电封测联盟工研院光电所与台湾光通信产业联盟结合日月光、“中钢”、隆磐、安德越、等五家公司共同成立“光学微机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